2010年第7期
(总第17期)
西双版纳州委党校学术委员会 2010年6月3日
目 录
★沈卫国
西双版纳州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 桂蓉蓉
浅析昆曼大通道与西双版纳的发展
★ 刀庆华
对景洪市农村青年创业的思考
西双版纳州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沈卫国
摘 要:农村沼气能建设是一项对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循环经济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的工作。在西双版纳州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与发展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的对策与措施,才能使西双版纳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真正发挥出更好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农村;沼气池;建设
云南省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启动以来,西双版纳州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截止2009年底,全州的农村户用沼气池累计达到了24300多个,以平均每年3000个的建设速度在发展,大大超过了西双版纳州“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每年2000个沼气池的建设速度要求。如何使西双版纳农村沼气能源得到最佳开发,并发挥出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政府推动的沼气新能源建设项目如何更有效实施等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思考。
一、农村沼气池建设的重大意义
农村沼气池的建设意义,不仅是提供能源的问题,而且还改变了多年来农村群众生产生活与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农村沼气池建议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效益明显。一个户用沼气池就是一个家用垃圾处理机。农村沼气池的建设并不完全只是为了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更多的是体现在对农村垃圾的处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沼气池的建成,可以使所有的有机垃圾作为沼气原料进入池中气化,使人畜粪便、非木质的植物秸梗进入池中进行无害化的处理。在无害化的过程中,大大减少了农村的垃圾量,使农村面源污染需要处理的只剩下无机垃圾。因此从总体上讲,是使农村垃圾明显减量,大大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条件。而垃圾集中处理的过程,也在改变着农民随意丢弃垃圾、猪牛随意乱放等不良的生产生活及行为习惯。
2、生态效益明显。一个沼气池就是一个供气站。沼气的发热值相当高,一般为20934—25121千焦/立方米,燃烧最高温度可达1400℃,高于城市液化气的热值,是一种优质燃料。在西双版纳的气候温度条件下,一个6立方米的沼气池,可以产生400立方米左右的沼气,相当于每年节约薪柴近2500公斤,这对于西双版纳的森林保护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
3、循环经济效益明显。一个沼气池就是一个循环经济的连环扣。一切有机垃圾进入了沼气池之后,同时为我们提供了沼气能、沼水与沼渣。沼水与沼渣则为农村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肥料。从垃圾的无害化到肥料的生成。沼气池使农村经济的生产过程循环化得到了实现。通过走“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菜”等种养业生物链模式,可以改善土壤长期使用化肥出现的板结情况,有机肥成分明显提高,农村水体污染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使农产品品质得以提升。可见沼气不仅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而且将农户的生产、生活、种植、养殖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再生增值和多级利用,改善了农村环境,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带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政府推动型的沼气池建设利弊分析
西双版纳的沼气池建设是政府主导下的推动型发展模式。由于沼气池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家农业部实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全国在实施沼气国债项目的过程中,对户用沼气池每个池的补助标准:东部地区800元,中部地区1000元,西部地区1200元。我省也在2003年实施了《云南省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全省农村沼气建设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我州目前对农村的户用沼气池的最高补助标准提高到了每个池1500元。由于有国家的补助资金,有专门的管理部门组织实施沼气国债项目,使政府推动型的沼气池建设具有强大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政府推动型的农村沼气池建设优势
1、建设速度快。从沼气国债项目实施开始,西双版纳州农村沼气池的建设速度非常快。由于有国家的投资基础,农民自己拿出的资金不多,因此很多乡镇都开始启动了沼气池的建设项目。按照州“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全州每年要建成2000个户用沼气池,而实际的建设速度却大大超过了规划的目标速度,达到了每年3000个户用沼气池的速度。2009年,中央在扩大内需项目中安排了80亿元的资金用于建设沼气池。我州2009年的建设速度达到了3528口的规模,现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达到了24300多个。
2、农民实惠多。西双版纳州沼气池建设是国债项目,所有的沼气终端使用产品实行国家统一采购,也使终端产品的价格大大下降。2003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沼气用具的开发研究力度。2004年以来,国家多次制定了沼气池建设标准和沼气用具标准。广大农户在享用国债项目的政策中得到了实惠。
3、配套政策效益高。为了提升沼气池建设的综合效益,在实施沼气池建设的过程中,将“一池三改”,即沼气池建设与改厕、改厨、改圈纳入农村生态建设的系统之中,使农民感受到了配套政策带来的生态效益,也使农民从整体的生态建设层面上感受到了党的政策利好,实现了国家整体的生态建设、环境建设、能源建设的多重目标。
(二)政府推动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重建设,轻管理。主要就是建设热情较高而管理热情较低。由于是国家投资建设,标准达到了1500元一个沼气池,老百姓个人需出的资金量不大,因此,大家都愿意把沼气池建起来。但是建起来验收之后,对如何管理好沼气池,一部分农民群众的热情不高。本地农村一些地方,长期以来形成没有厕所,猪牛都是放养的状况,老百姓更没有把人畜粪便堆集发酵为肥料的习惯,因此,虽然建起了沼气池,但管理热情并不高。而一些没有养殖业的家庭,面临着沼气原料不足的状况,则更是疏于管理了。以秸杆为原料的沼气池,在加料时需要较多劳动力,也造成群众管理维护的热情不高。以上因素使沼气池建成后任其自然的情况比较明显,一部分沼池也因不加料无法产气而闲置。
2、建设速度与人才培养失衡。表现为建设速度快而人才培养速度慢。沼气池建设起来后,在实际的使用中是需要一定的人才做好技术支撑的。没有了技术的支撑,对出现的细小问题都会因难以解决而最终放弃沼气池的使用。在实际的使用中,沼气相关产品的后期服务体系还没有跟上。虽然国家已经把沼气技术工人(沼气工)纳入了技术工种培养之中,但以全州如此之快的发展速度对应的是这方面人才的严重不足。
3、尚未形成用具的统一市场。沼气用具用品在市场上远没有象其他家电产品一样可以采购。沼气设备是在国家集中采购的基础上形成并对农村沼气户的内部供应,在这样的供应体系下,从使用与采购的方便程度看,都不如一般的家电产品那样方便。从价格看也很难形成市场的价格竞争。
4、面向农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由于整个的沼气池建设在西双版纳州是在州农业局和县市林业局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从2009年起进入了国家整体推动的模式,因此,社会化的体系是在政府行为模式下进行的,市场还没有建立起来,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就没有形成。这必然带来了社会化的服务体系不完善,不全面。因此,在社会上的市场热情都没有的情况下,对沼气管理与使用发展的后期服务自然就没有跟上。
5、管理体制不顺。西双版纳州州一级的沼气建设、统计部门是农业局,县市的建设、统计部门是林业局。面向农村的具体管理完全靠农民自己的管理。就发展而言,建起了沼气池后,如何使用都是农民群众的自愿行为,国债项目的投资效益如何也没有进行过很好的跟踪研究。
6、新的建设发展面临更大的难度。在西双版纳已经建立起来了24300个户用沼气池之后,在补助资金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受价格因素、建池地理位置的影响,山区远离交通线的农村,最需要建设沼气池,但由于运输距离远,建设成本加大,在农民群众需出的资金已经明显加大的情况下,如何更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的建池热情,面临新的压力。
三、农村沼气池建设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0年是农村能源建设的新契机。经过了六年的国债项目的实施,对如何加强农村沼气能源的建设与管理已经被人们广泛关注,沼气池建设与沼气终端设备的各项技术标准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制订到2009年出台了一批新的标准,目前已经达到了31项,预计到2013年,各项标准总数将达到50项。2010年农村能源建设成为全国两会的重要话题。国家对沼气能建设高度重视,不仅是对户用沼气池的建设,也包括了大规模的沼气池建设项目和沼气发电建设。笔者认为,在政策推动的优势将更进一步加大的情况下,加大西双版纳农村沼气池建设力度并提升建设与管理的层次,应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沼气池建设后的大回访工作。西双版纳州农村沼气能源建设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建设后的使用情况如何,群众的满意度如何,需要什么样的后期服务,进一步发展的前景在哪里等这些问题需求及时跟踪了解。通过大回访获得的信息,可为政府管理部门如何把农村沼气建设置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中定位、思考,如何把沼气能主动融入发展循环农业、推进节能减排、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中心工作提供基本的依据。因此,根据西双版纳州的实际管理体制,拟由县市林业局组织,乡镇林业站做好大回访工作,弄清、收集第一手资料。
2、加大对农村沼气池建设重大意义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沼气能源的认识。把对沼气能源的建设与发展的宣传工作落实到位,特别是乡镇党委政府,农林管理部门要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利用多种媒体宣传到群众之中,把对沼气能源的认识从点灯做饭的层面上提升到环境建设、生态价值的层面上进行宣传。讲清楚建池意义以及沼气池使用方法、管理技术,引导老百姓学会算经济账、算综合效益,在提高农民认识的基础上,逐步改变农民的用能习惯和管理习惯。
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队伍素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培训农民技术员,建立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沼气建设技术推广队伍。每年对专业技工进行上岗培训,尽快推行职业准入制度,使技术培训工作能够适应每年新增3000农户相应的需求。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委会,凡是建池规模已经达到400个沼气池以上的,林业部门应该为该乡镇或村委会组建一个管理小组,负责项目管理。一个服务小组的管理范围逐步从400个沼气池扩大到1000个的范围。加快提高农村户用沼气池的基础性人才培养工作,像培训胶工一样的培训用池农民。2009年,国家已将沼气工纳入了“阳光工程”的培训范围,对全州沼气工开展一轮大培训,努力实现每个有沼气池的自然村都有1-2个沼气使用管理和综合利用的明白人。
4、把农村沼气池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结合起来组织实施。把“一池三改”纳入新农村建设中,在宅基地建设中做好沼气池的位置选定,在确保建设的安全性基础上,使进出料口实现合理的设计,达到 “一池三改”的国家农业部验收标准,让环境整洁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与沼气池建设目标一致。
5、加快对沼气能源综合利用的研究工作。对西双版纳而言,首先要认真地研究好山区农村沼气能源原料的来源研究,这是让沼气池不断产气的基础前提;其次是对沼水与沼渣综合利用的研究,特别是对肥力特点,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肥源研究,形成以沼气池建设为中心的循环经济研究。
6、从政府项目建设管理逐步走向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模式。乡镇林业站要根据已经达到的建池规模,鼓励建池农民组织起来,成立沼气协会。例如,勐腊县勐棒镇勐润的沼气协会,会员每年交40元的会费,可以获得全年免费的维护服务,这是一种很好的沼气池管理服务的新模式。协会可以在县市林业局及林管站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技术帮助与服务,同时把沼气的各项用具从政府的统一采购进入到基层协会,以市场化的方式,进入群众的手中,以销售养协会。最终使沼气池的管理服务逐渐走向市场化。
总之,属于热带雨林的西双版纳有着非常丰富的沼气能资源。从动物粪便到植物秸杆,充足的沼气原料,发气的适宜温度,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进一步搞好沼气能的建设,对西双版纳农村新能源的建设与发展,对西双版纳农村的生态与环境建设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0o0Allow0o0Page0o0
浅析昆曼大通道与西双版纳的发展
桂蓉蓉
摘 要:昆曼大通道是连接云南与东盟各国的交通大动脉。2008年4月,大通道全线贯通,给西双版纳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其功能以及对西双版纳经济的带动作用远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效果。大通道为何通而不畅?应该如何解决?大通道对西双版纳有何影响?西双版纳应该如何依托大通道实现跨越发展?值得进行深入分析探讨。
关键词:昆曼大通道;西双版纳;发展
为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与联系,2000年5月,中、老、缅、泰四国达成协议,合作建设中国昆明经老挝、缅甸至泰国曼谷的国际高速公路。2001年11月,中国和东盟领导人达成共识: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8年4月,昆曼国际大通道全线贯通,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又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昆曼公路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计划的重要基础性项目,也是中国云南连接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西双版纳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接壤,与泰国毗邻,正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结合部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开发的核心区,国境线长达966公里,有4个国家一类口岸,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昆曼公路过境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和勐腊县的9个乡镇,最后从磨憨口岸出境进入老挝。昆曼国际大通道的全线贯通,对沿线经济社会乃至整个西双版纳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一、昆曼大通道的全线贯通,加速了西双版纳对外开放的进程
磨憨是我国通向老挝唯一的陆路国家一类口岸和通向东盟各国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同时也是西双版纳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昆曼大通道的全线贯通,使原来需要4-5天时间才能到达泰国的昆明车辆,只需要20几个小时即可到达,大大节省了时间和运费。这对于地处昆曼公路要冲的磨憨经济开发区和西双版纳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大通道贯通后,经昆曼公路进出境的人员及货物大幅增加,西双版纳州对外贸易大幅攀升,使长期徘徊不前的对外贸易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有力地推进了全州改革开放的进程。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2009年,西双版纳州对外贸易却逆势而上,达到7.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4%,其中外贸进出口6.73亿美元,同比增长52.6%。作为中老两国唯一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的磨憨经济开发区,昆曼公路对其的促进和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2009年,磨憨经济开发区实现生产总值7000万元,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亿,同比增长52%,进出口贸易总量达到38万吨,同比增长16% ,对外贸易总额达3.6亿美元,同比增长96%。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磨憨口岸货物进出口总值已跃居全省之首。2004年,磨憨口岸开始办理口岸签,2009年办证人数达到6440人,居全省首位。与此同时,昆曼公路沿线的勐腊、勐仑、勐罕、勐养、普文等城镇经济和社会也快速地发展起来。可以预见,昆曼大通道对西双版纳对外开放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如果有关部门能认真分析研究,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存在问题,攻坚克难,趋利避害,这条大通道一定会为西双版纳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二、造成昆曼大通道对西双版纳带动作用不明显的原因分析
昆曼大通道虽然全线贯通,作用也显而易见,但其作用和影响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大,未能充分发挥经济动脉的功能,也未能达到中老泰三国政府及企业所期望的效果。泰国一商务专家曾测算,昆曼大通道全面通车后,每天将有2000辆车进出,每年过货量总值将超过4000亿美元。但昆曼公路开通两年来,其优势和潜力并未充分发挥。2009年出入境车辆136461辆,平均每天370多辆。通过昆曼公路的对泰贸易,在中泰贸易额中占不到万分之一,与原先人们的预测有天壤之别,昆曼公路还远没有发挥出“黄金通道”的作用,大通道对西双版纳的带动作用也非常有限。归结起来,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昆曼公路通而不畅,影响了大通道功能的发挥
虽然昆曼公路全线贯通已两年之久,但通而不畅的问题至今仍未解决。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新的机制尚未建立。由于一路跨中、老、泰三国,新的商贸机制尚未建立,三国的法律、政策、技术等不对接,加之各国的运输、贸易、通关的规则、制度存在很大差异,通关信息不完全公开、透明,有部分路段存在重复收取关税、乱收费、索要小费、检查手续复杂等问题。尤其是中泰双方没有签署陆路运输便利协议,双方车辆不能实现直接互通,不仅耽误了时间,而且还大大增加了损耗和运输成本,严重影响了边贸的健康发展。以“蔬菜换石油”为例,尽管国家给了11万吨的配额,但由于上述原因,2009年实际只完成了2.5万吨的贸易。
2、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为了促进边贸企业的发展,国家及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政策和措施未能落实。如2008年实施的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办法、互市贸易额标准的提高、人民币结算办理出口退税的试点工作等相关政策的落实进展缓慢,甚至有的至今都未落实。另外,由于操作程序等问题,导致替代种植产品返销难。
3、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一方面,由于目前昆曼公路上老挝会晒—泰国清孔的大桥还没有修好,过往的人员和车辆需要轮渡过江,货物在会晒等待二、三天才能过江,大大影响了大通道的功能和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监管不力等原因,昆曼公路老挝段破损严重,影响了车辆的通行速度。第三,磨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比如,每年十余万吨的“蔬菜换石油”项目已经启动,但磨憨口岸连储油场所都没有,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作为货物进出口已位居全省第一的国家一类口岸,查验货场太小,且设施设备落后,致使许多车辆只能停靠在通道上等待查验,大大影响了通关速度和查验质量。货物装卸基本还是靠人背肩扛的原始方式,无现代装卸机械设备,装卸效率较低。口岸服务手段落后,科技化、信息化水平不高,贸易便利化程度较低。第四,随着出入境人员的大幅增加,磨憨口岸医疗卫生条件滞后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为境外热带传染病较多,出国务工人员一旦染病都会回国就近治疗,这类疾病又不宜深入到内地医院医治。
4、进出口货物差异,造成运输成本高。经昆曼公路进出口的货物,大部分是经老挝到泰国的,而近年来对泰国的贸易增幅较大的是“蔬菜换石油”产品,由于这两类产品在运输工具上的差异,因而常常是单边拉货,单边放空,从昆明满载蔬菜到泰国的车辆,大多是空车返回,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加上高额的通关成本,致使运费占到整个货物价格的18%左右(一般来说,商品物流成本应控制在整个货物价格的3%以下),使企业利润非常微薄,甚至出现亏损。
(二)通道经济意识不强,制约了西双版纳的发展
昆曼大通道的贯通,给西双版纳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从目前情况看,我们对大通道的宣传和介绍不够,干部群众面向东南亚开放的意识不强,普遍只把眼光投向国内市场,而忽视了东盟这个国外市场,没有发展通道经济的意识。对大通道建成后,到底能对西双版纳经济有什么拉动作用,具体会带来哪些机遇,哪些挑战,我们应该如何调整产业结构,等等,普遍研究不够,准备不足,规划滞后,通道经济意识不强。甚至有个别职能部门为了部门和行业的利益,对大通道设置重重障碍。
(三)忽视出口产业的培育,影响了对西双版纳经济的带动
产业培育是增加出口的前提和基础。由于此前我州干部群众普遍缺乏通道经济意识,对大通道的研究不够、准备不足,没有培育相应的出口产业基地,培植相应的出口产品,因而当大通道全线贯通后,虽然进出口商品大幅增加,出口的货物以水果、蔬菜、百货、鲜花及机械设备为主,但出口的这些商品基本上产于昆明周边地区,真正产于西双版纳的却微乎其微,西双版纳仅仅是一个“通道”而已,大通道对西双版纳其他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非常有限。
三、充分发挥昆曼大通道作用,促进西双版纳对外开放跨越发展
昆曼大通道为西双版纳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抓住这难得的机遇,打牢基础、调整结构、营造环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干部群众的通道经济意识
昆曼大通道在我国的战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其对云南和西双版纳的作用和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当地的干部群众对此认识并不够,应加大对昆曼公路的研究和宣传力度。可以在州、市县委党校开办“昆曼大通道对西双版纳经济的影响”专题研讨班,促使领导干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从而牢固树立通道经济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发展思路。通道沿线各县市、乡镇也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加快昆曼通道经济带建设。要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从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角度出发,调整思路,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城镇化经济和通道经济建设上来,加快城镇化、产业化、工业化和民族文化建设,力争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二)积极协助有关部门,促进昆曼公路运输便利化
昆曼公路的全线贯通只是硬件方面,如果软件跟不上,新的体制和机制不建立,大通道就会“通而不畅”。因此,必须积极协助有关部门,敦促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与泰、老有关方面进行磋商,尽快建立一个中、老、泰三国层面的权威性协调解决机制,实现昆曼公路运输便利化。对于昆曼公路便利化问题,老挝有个很好的例子,即越南经过老挝通向泰国北部省份的国际公路。在这条国际公路合作模式下,三国之间解决了很多问题,对于车辆通关、边检等实行一站式服务,车辆在泰国办理好通行手续后可以一路畅行抵达越南出海口,昆曼公路可借鉴这个模式。作为中泰双方,应尽快签署陆路运输便利协议化协定,因为双方贸易的互补性确实太大了。中老双方应建立更加完备的合作协调机制,推动成立昆曼公路运输、物流、贸易便利化工作组。此工作组应为昆曼公路政府层面的权威性贸易便利化协调机构,构建深化区域合作相适应的人员货物通关体系,积极推动磨憨—磨丁口岸为滇老“一站式”通关试点口岸。最终达到中国与老挝、中国与泰国之间,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缩短交易周期、改善贸易环境、扩大贸易规模的目的。
(三)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努力搞活磨憨经济开发区
磨憨口岸、磨憨经济开发区,是昆曼公路的咽喉,也是西双版纳对外开放的主阵地。要积极向上级反映,争取给予磨憨经济开发区更多的优惠政策,营造更为宽松的商贸环境,努力把磨憨经济开发区搞活、做大、做强。一是争取批准建立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并给予税收、资金和管理方面的政策支持。在建立合作区的基础上,建立中老双方共同保税区。二是争取放宽人员出入境限制。给予出境经商、办厂、投资的管理人员出入境便利,并降低收费标准。同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的有效范围从老挝北部四省扩大到琅勃拉帮、万象一带。三是积极促成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尽快落实。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放宽边民互市进口商品免税范围,加快推进出口退税试点,增加相关配额指标,推进通关便利化。四是争取资金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建立成品油储备库,建立外经贸信息平台,整合现有各种电子网络资源,建立权威而具有丰富资源的外经贸网站,利用信息发布方式向社会提供外经贸公共信息,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五是积极为企业走向东盟市场牵线搭桥。利用各种手段和已经拥有的合作机制、会晤机制与相关国家尤其是泰、缅、老等国家积极沟通,为当地企业服务。同时积极组织国内企业到相关国家进行市场调查、举办和参加各种产品推介会、展销会。六是向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积极反映,协调老挝、泰国尽早推动泛亚铁路中线(昆明—西双版纳—老挝—泰国)建设。
(四)培育出口产业,大力发展通道经济
所谓通道经济,就是以地理环境相互联结为前提,以发展城市经济为中心,以交通干线为纽带,以经济合作为依托,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各产业之间建立紧密的经济联系。要使西双版纳在昆曼大通道上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必须变当前的“交通走廊”为“经济走廊”,大力发展通道经济。
1、培育和发展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建设通道经济,必须以产业化为支撑,围绕城镇化实施产业化,依托产业化支撑城镇化。西双版纳应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培育出口创汇产业。农业方面,尽管西双版纳气候总体上与东盟相似,但东盟气候类型单一,而西双版纳州气候及地形复杂,适合多种作物生长,经昆曼公路出口到泰国的蔬菜水果,绝大多数西双版纳都可以生产。西双版纳应根据不同气候类型以及东盟所需产品来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勐海、勐遮、勐旺等坝子与东南亚国家的气候差异,重点发展亚热带产品。当前,应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注重产品质量,实施农业品牌战略,走产业化、公司化和国际化道路,改变水果蔬菜种植分散、竞争力不强的局面,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在工业方面,应紧紧围绕东盟市场需求,充分利用西双版纳的地缘优势,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把通道经济带建成绿色工业区,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培育壮大第二产业。
2、趁势发展旅游业。西双版纳和泰国都是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而“金三角”地区又是世界瞩目的神秘之地,每年都要吸引400万左右的欧美游客。如能将三地的优势结合起来,一定可以大大促进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昆曼公路的全线贯通使上述设想变成了可能,这也为西双版纳旅游的“二次创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昆曼公路全线贯通后,旅游部门实施了“走出去”战略,分别在老挝的琅勃拉帮和会晒设立了“西双版纳旅游产品销售店”,使入境的东南亚游客大幅上升。2009年经老挝进入西双版纳的泰国游客就达15万人之多。当前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呈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为此,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借助昆曼大通道贯通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大好时机,加强宣传,加大西双版纳旅游营销力度,一方面想方设法吸引老、缅、泰高端游客及到东南亚旅游的欧美游客到西双版纳旅游,另一方面吸引内地游客借道西双版纳到泰、老、缅旅游。二是积极反映西双版纳边疆、民族的优势,尤其是傣民族与东南亚各国的历史渊源和西双版纳对东南亚的特殊影响,争取上级部门给予西双版纳各个口岸更多的旅游出入境政策支持和通关便利。三是加强协调,尽快开通中、老、缅、泰相关旅游线路。四是加大旅游发展资金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加强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3、发挥人文优势,促进贸易发展。西双版纳与东盟国家人民交往有着特有的人文优势。一方面,全州有8个民族跨境而居,与东盟的缅甸、老挝、泰国相应民族同宗同族,语言相通,习俗相同,山水相连,这就为相互之间的往来创造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东南亚地区是华侨华人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超过80%的海外华侨华人集中于东南亚国家,华侨华人的总数达2000多万人。尤其重要的是,东南亚华人经济实力在20世纪后期得到了快速增长,已成为所在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南亚地区的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同时,华侨华人既熟悉所在国的国情和法律,又与祖国内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寻根意识,具有与中国交往的亲缘优势和语言沟通便利,是推动东盟各国与西双版纳开展互惠互利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从西双版纳移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大多集中在周边国家,并且人数不少。我们完全可以发挥他们的作用,通过他们发展贸易。
(五)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是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建成通道经济带的重要依托。景洪、勐腊及沿线各乡镇应把城镇建设作为发展通道经济的龙头,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使城镇化建设有较大突破,从而形成以城镇为中心,辐射、影响和带动广大农村经济发展的昆曼通道经济带。加快城镇化建设,一要高起点、大手笔、高水平搞好规划。二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资建镇。坚持大开放、大开发的原则,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用市场手段运作城市资本。三要突出特色,加快城镇建设。景洪就应该突出“热、傣、水、边”特色。沿线乡镇应按照“合理布局、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突出特色”的原则,搞好城镇发展规划和布局。要以产业为依托,以培植繁荣集贸市场为中心,把集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经济开发区和发展民营企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集镇二、三产业的发展。建设资金除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外,还要做好“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招商、以商带农”这篇文章,为通道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0o0Allow0o0Page0o0
对景洪市农村青年创业的思考
刀庆华
摘 要:创业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农村青年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蕴含着巨大的创业潜能和激情。文章通过对困扰景洪市农村青年创业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大创业宣传力度、丰富创业培训内容、树立创业典型、推广创业项目等实现农村青年创业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农村青年;创业;思考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就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国家历来都较重视就业问题,提出要:“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我国农村青年在农村人口中比例大,分布面积广,如何帮助他们立足家乡,成功实现创业就业,带动一方群众共同增收致富,成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同样,地处西南边疆地区的西双版纳,实现农村青年就业创业也是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仅结合景洪市农村青年创业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一、困扰景洪市农村青年创业的主要问题
景洪市现有农业人口22.53万人,其中有6.7万人是农村青年。由于经济结构调整、“惠农”政策落实、价值观念转变等因素影响,景洪市少部分农村青年通过发展个体经济、引进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等,经过艰苦的创业,不断提高自身经济水平,取得了一些可喜的创业成效。如出现了种植木瓜、香蕉、木耳、糯玉米,以及发展傣家乐和土鸡、鱼类养殖等的创业能手。但是总体来说,在景洪市农村青年创业中,仍存在自主创业人数较少、创业人员素质低、创业思路狭窄、创业规模较小、产品较为单一、资金严重缺乏、经营管理粗放等问题。
1、文化素质偏低。景洪市大部分农村青年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由于文化程度偏低,知识和能力水平有限,致使大部分农村青年对创业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不能真正的了解、把握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更谈不上如何运用这些政策。另外,创业对人员的知识结构、技术水平、驾驭市场的能力等都有较高要求,素质偏低也会致使农村青年在创业过程中容易出现项目选择错误、对市场、商机的判断失误、管理不善和创新精神不足等问题。加上缺乏正规的培训学习,制约了其主动创业的信心和驾驭市场能力的发挥,使创业难度加大。
2、创业意识和经验不够。景洪市农村青年自主创业的思想,受到现实环境的制约。在调查中,大部分农村青年对创业都非常有兴趣,但是付之行动的只有极少数人,大部分人都还处于尚未创业状态。究其原因是有的干事做事不愿意出头,安于现状,宁愿围着“一亩三分地”转;有的认为自己没有在社会上闯荡过,缺乏创业经验,要想自主自立创业,是很难取得成功的,遂选择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还有的虽然有创业计划但不知道该如何操作,这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加大扶助力度。另外,一些农村青年创业者靠自己的才干和技术致富后,担心其他村民嫉妒,不敢露富,又怕担更大风险,就不愿意扩大规模,仍然停留在原有经营规模中,限制了创业发展。还有的在发展过程,无故遭受到参与同伴的怀疑和猜忌,合作经验不足,无奈只好重新开辟自己的事业,一切从零开始。
3、创业融资困难。缺少创业的资金,制约了农村青年创业的实现。大部分农村青年普遍认为影响自己创业的主要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资金、技术和信息。造成目前景洪市农村青年创业资金原始积累较少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待业青年还没有涉足社会,没有自己的劳动所得,缺乏资金来源无法进行创业。二是即使部分已就业青年,由于就业时间短、工资水平低、家庭负担重等原因,要想自主自立创业,也面临着严重的资金困扰。三是家长对创业的风险看得过重,所以对子女的创业行为基本上持否定态度。再加上对农村青年创业的信贷支持量小面窄受惠者少,限制了农村青年的创业和发展壮大,削弱了他们的创业热情。目前景洪市农村青年创业主要依靠小额贷款或政府提供的其他创业基金,但由于信贷的担保门槛过高、还款期设置还不够合理等原因,加大了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的难度,从而限制了农村青年的创业发展。如果让农村青年去开创投资大、科技含量高的潜力农业项目难度就更大了。
4、劳动技能培训力度不够。据了解,景洪市的农村劳动技能培训多数是以政府组织培训为主,农民自发参加和企业参与培训的太少。不参加培训的原因是多数人认为本地没有劳动技能的培训或培训的内容不适合自己。因此可以看出:一是劳动技能培训方式不够灵活多样,企业参与职业培训力度不够。二是技能培训内容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对不同类型的培训对象没有分类对待,致使农村青年参加培训的热情不高,培训工作难以有效推进。三是技能培训宣传不到位,许多人无法了解相关信息。
二、促进景洪市农村青年创业的建议
景洪市农村青年创业,必须结合实际建立一套适应于现阶段农村青年创业的激励机制,引导农村青年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投身创业实践,进而提升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的大发展。
1、加大创业的宣传力度。一是加强领导,把农村青年创业工作列为重要工作日程,在原有的政策法规基础上,逐步完善创业管理服务机制,建立多机构参与的农村青年创业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二是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广播、电视、报纸、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通过开辟专栏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农民创业的重要意义和国家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从转移就业政策、劳动保障、权益保护、提高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宣传着手,力求通过宣传,使农村青年转变观念,使创业深入人心。三是团市委与劳动保障局、农村信用社、财政部门、工商联等部门联合起来利用农村青年中心这个阵地,深入乡镇向农村青年介绍各种来自正当渠道的致富创业信息,拓宽农村青年与外界的联系面以及向农村青年宣传金融知识和信贷创业政策等。四是利用电视网络媒介录播或刻录农村青年创业典型的光盘,举办农民创业成果展及创业典型报告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农村青年创业的成功实例,用他们的创业事迹来引导广大农村青年。
2、拓宽创业培训领域并提高培训质量。一是团组织要建立健全完善州内的各类培训机构,全面掌握每个培训机构的培训资源情况,并将这些培训机构的培训资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向广大农村青年进行宣传。二是结合实际分层地开展多种形式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农村青年创业的本领和技术。如针对社会上的农村青年,要积极争取劳动、财政、农业科技等部门支持,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培训范围要广,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就业岗位相结合,采取定向、定单培训。应着重对农村青年开展适应二、三产业的从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青年的素质,提高他们的致富本领。对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村青年给予相应的技术资格认定,合格学员可优先申请创业贷款等。针对已经实施创业的农村青年,要加强对相关创业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要丰富,不仅要有农业专业科技知识,还要有市场营销、金融财务、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电脑网络等方面的知识。
3、完善创业信贷机制。加大小额贷款扶持力度,为农村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通过提高贷款额度、简化申请程序、放宽担保形式、拓宽放款渠道等方式,使小额担保贷款在促进农村创业带动就业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一是适度增加信贷名额,完善信贷程序制度,根据农村青年信用,安排贷款额度。例如,由云南省政府扶持的“贷免扶补”政策有时间限制(从2009年开始到2012年结束)和名额限制。景洪团市委在2009年度,才分配到70个人的资金,其中农村青年扶持了47人,比例为67.1%。因此,在今后的“贷免扶补”中要鼓励农村青年创业,应在有限的资金里,依据农村青年信用程度,做到按比例、按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合理分配,尽量多增加信贷名额。二是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信贷机制,申请创业贷款,保证创业资金。比如可以向农业银行申请“小额信贷”,可采用保证、抵押、质押、农户联保等多种方式申请贷款。贷款授信额度为3000元至30000元不等,授信期限为1至3年,对从事林果业等回收周期较长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户还可延至5年。又如,还可向云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申请创业贷款。
4、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服务作用。由团组织牵头,成立农村青年创业服务中心。以会员制形式联系广大农村青年,做好农村青年创业项目规划、技能培训、提供信息、维护权益等服务工作。一是建立农村青年创业信息人才库,把有创业想法的农村青年组织起来,加强对农村青年的创业指导,免费为创业者收集适合农村创业的项目信息,进行农村创业项目“展示”,提供创业指导、培训、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二是定期举办关于农民创业的经验交流会及专家分析咨询会。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加深感情,形成“互帮互助,共建双赢”的关系网;邀请专家解读创业流程以及在各个流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使创业者少走弯路。三是提高信息服务的能力,积极和劳动就业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联系,及时掌握用工信息、科技信息和其他政策信息,为农村青年就业创业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服务。比如对农村青年创业服务的方法,景洪团市委的做法值得借鉴:首先是成立由团委、信用社及相关负责人组成的创业项目考核组;其次是对提出申请的创业项目做好摸底调查、咨询服务、项目筛选、项目推荐和资格初审的工作;再次是通过实地查看创业项目经营场地、听取创业人员项目陈述、核实创业人员信用等情况进行综合考察,确立扶持创业人员;最后继续做好创业青年的跟踪服务,通过开座谈会、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等方式,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困难。
5、开展城乡互动活动。建立城乡信息沟通渠道,实现城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局面,利用“乡村青年文化节”、“志愿者服务下乡”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城乡人才、物资、信息、市场、文化等资源双向交流,帮助农村青年了解更多现代文明,为他们创业成才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总之,创业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农村青年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蕴含着巨大的创业潜能和激情。因此促进农村青年创业,是实现西双版纳州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