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校时讯 党校声音
张志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种观念”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22-06-09 20:03:09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在历史、心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层面取得一致性或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他还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开创党的民族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党的民族理论的原创性重要论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历史、心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层面取得共识性集体的身份认同涵盖共同的国家观、共同的民族观、共同的历史观、共同的文化观和共同的价值观五种观念。他们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百年历史交汇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加大各民族共有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价值观的阐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磅礴力量。

共同的国家观:各民族共同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回顾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及演进脉络,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即使出现分裂也能重新走向更高度的统一。不论是南方北方,也不论是东部西部,农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大交流大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先秦时期夏商周大一统,春秋战国短暂分裂;秦汉大一统,三国两晋南北朝短暂分裂;隋唐大一统,五代十国短暂分裂,辽宋夏金大理多政权并立,元朝大一统,明清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自清朝后期,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割地、赔款等丧权辱国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民国政府。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未能让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境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勠力同心,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独立自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当家做主。不论是从传统中国到现代中国,也不论是从今天中国到明天中国,各民族共同的记忆形成的家国一体的国家观已深深融入血液并必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共同的民族观:各民族共同维护。中华民族是由许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各民族不仅人口多少、历史长短、社会发展程度高低等存在差异,而且语言文字、服饰、建筑、音乐舞蹈等也存在差异。各民族不论大小、发展程度都一律平等,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权利。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有的民族观。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中华民族和各民族之间是石榴和石榴籽的关系,石榴籽有大有小、有红有白,也是各民族共同性和差异性的生动体现。因此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维护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共同的历史观:各民族共同书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中华大地上各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不仅创造了物质文化也创造了精神文化,同时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交往交流交融是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观。从唐代的德化碑到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从吐蕃松赞干布到西双版纳“老州长”召存信,从南方丝绸之路到茶马古道……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下派民族工作队开展民族工作,邀请少数民族代表团进京参访等,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到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从民族识别到整族脱贫……长期以来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是共有历史观的集中体现,新时代,正在共同书写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共有历史。

共同的文化观:各民族共同创造。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吸收、相互渗透的关系。各民族因生活地域和生产方式的差异在文化中体现为农耕文化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化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化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等。中华民族绵延上下五千年创造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光辉灿烂的文化。少数民族文字、服饰、建筑、音乐、舞蹈等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胡服骑射、昭君出塞、北魏孝文帝改革、文成公主进藏、茶马互市等不仅书写了民族团结佳话,而且成为各民族共同的记忆和精神家园。不论是在内地,还是在边疆地区,不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家庭让子女学习唐诗、汉字书法等,汉族家庭则让子女学习少数民族舞蹈等比比皆是,成为各民族之间共有文化观的最好见证。

共同的价值观:各民族共同遵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中国古代思想家主张“重义轻利”“舍生取义”“以义制利”,以重义轻利为基础。中华传统文化中义利是核心命题,不仅是立身处世的终极追求,而且也成为是非对错的价值评判和行为准则。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成为传统的价值观,孔孟倡导仁者爱人、实施仁政,又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具有时代价值。汉文化中的重义轻利、舍生取义、以义制利与少数民族文化中尊老爱幼,尊敬师长,遵纪守法、与人为善等不谋而合,相互吸纳、相互重构,不仅成为自己是非对错评判标准,而且也成为共同的行为准则并自觉严格遵守。

总而言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云南省是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不仅是世居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独有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和自治民族最多的边疆省份,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我们要用中华民族共同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融入各民族的血脉,成为独有的精神标识,为云南实现“十四五”时期目标和2035年全面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磅礴的动力。

作者系州委党校教授,文章发表于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