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校时讯
于志升:推动贝叶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23-12-27 08:55:2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贝叶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和社会意识,延续了上千年,同时,它也是一种应用文化,是一种“活”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地转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历史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等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要推动贝叶文化主动适应新的时代条件,与时俱进地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更丰厚的文化滋养。

推动话语载体的转化发展。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绵延五千年而没有断绝,语言文字功不可没,因此要大力推动贝叶文化的翻译工作。一方面,大力推动贝叶文化典籍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翻译工作,使其可以被更多人识读、理解,同时在翻译的过程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遵循,正确阐释蕴含其中的价值观精髓;另一方面,结合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时代任务,大力推动贝叶文化典籍的外国语言文字翻译工作,同时在翻译的过程中要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基本遵循,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推动交流方式的转化发展。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可以被看作是当代人与古代先贤的交流对话,这种交流对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贝叶文化典籍中有许多既通俗易懂又富有哲理的谚语,可以直接引用,如“搭棚为防雨,挖井为解渴”“单支箭射不死老虎,一根藤挂不住大象”“众人爱,可以把你举到竹梢;众人弃,可以把你摔落谷底”等,可以通过准确阐释,把其蕴含的思想精髓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增强说服力、感染力,提高艺术性。二是激发文化创意,转化发展成寓言故事、格言谚语图集、歌舞、影视等群众熟悉的风格、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可读性和影响力。

推动呈现途径的转化发展。传统文化典籍是以纸质为媒介,在传播上面临一定的时空局限性。现代信息社会要更加注重呈现途径的数字化,以广播、影视、网络等为媒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保护、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积极推动贝叶文化的数字化转化发展,通过多媒体动画、虚拟现实VR等情景化、沉浸化方式更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更加重视自媒体、短视频的价值,充分利用好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兴媒体平台。

推动价值实现的转化发展。推动贝叶文化走进市场,实现产业化发展,增强转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大文创商品开发力度,整理编纂一套“傣族谚语图集”“傣族寓言故事”“傣族佛经故事图集”等具有纪念性、艺术性、地方性特色的便携读本;加大影视作品的创作力度,深入发掘整理、精心打磨弘扬主旋律的影视素材,比如,《三尾螺》《娥并与桑洛》《南波冠》《葫芦信》等等,打造新时代的艺术精品;加大傣医傣药的研发力度,积极探索傣医傣药与现代医药技术相结合,形成片剂、胶囊、口服液等不同形态的药品和保健品,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