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学科研
学报162期
来源:科研科 发布日期:2013-11-01 21:00:40

云南边境地区跨国婚姻问题研究

——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

樊 坚 游启道 魏学红 郑继承

 

  在全球化背景下,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会交往的增加,跨国婚姻逐步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并引发诸多社会问题。中国地域辽阔,跨国婚姻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形态,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西攘缅甸,南连老挝、越南,拥有4060公里边境线、90余条边境通道和103个边民互市点,云南边疆多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跨国婚姻性状有着巨大的差异,它对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文献述评

  对于跨国婚姻的研究,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历来十分重视,美国每年都有新的研究报告和研究成果产生。马霍夫斯卡娅在《俄罗斯女性的涉外婚姻》中进行了大量的个案分析,目的在于深入理解女性的流动原因及流动方式中隐含的规律性及社会意义。十分重要的是,在文化层面上,西方众多学者从女性学、文化人类学等领域进行研究,使人们对跨国婚姻的深层认识获得了开阔的学术视野与理论背景,为我们的概念建构和理论探讨提供了较高的社会文化视点。

  在我国台湾地区,关于跨国婚姻的研究成果丰硕,这也从一个层面见证了跨国婚姻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夏晓鹃的《资本国际化下的国际婚姻——以台湾的“外籍新娘”现象为例》和王宏仁、张书铭的《商品化的台越跨国婚姻市场》,分别阐述了涉外婚姻的普遍内质是“商品化的跨国婚姻”,是一种女性的特殊移民形式。夏晓鹃认为,涉外婚姻中的“外籍新娘”现象,是来自落后国家的妇女嫁往高度发达国家的全球性现象中的一环,台湾的涉外婚姻是“商品化的跨国婚姻”,是一种女性的特殊移民形式,是在资本国际化的过程中,以国际婚姻谋求出路而产生的结果。

  近年,国内学者对跨国婚姻的关注与研究增多,其研究方向和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以西南边疆地区跨国婚姻较为普遍的乡村为个案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这些研究以大量细致的具体材料,分析了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跨国婚姻的发生原因和不同途径,以及在特定社会环境和社会群落中的实际情形。第二,在西南边疆地区跨国婚姻具体研究基础上所展开的社会文化思考。这些研究视野已逐渐开阔,不再局限于跨国婚姻本身,而重在考察它所涉及的相关社会和文化领域所发生的变化、以及产生的新问题,体现出文化思考的趋势。因此,也就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第三,研究涉及了境外国家的相关政策及我们的某些应对思考。它们将较为开阔的文化思考重新回归到现实领域,视野跨越国界,重在寻求解决由跨国婚姻带来的相关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社会管理的更为广阔的思考,应该说,这些研究所提供的路径是极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

  纵观国内外的研究,研究者们基本都是通过深入当地的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对边境跨国婚姻的现状、通婚形式、婚姻建立的基础,及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对策性建议。然而,以往对于边境跨国婚姻的研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其一,研究内容相对简单,实地调查面过于窄。研究内容大多停留在现状、原因和对策的层面,对研究问题发掘的深度不够;调查点也仅限于个别村寨,与漫长的边境线和跨国婚姻家庭庞大数量这一现实不相适应,研究结论难以反映边境通婚的全貌。其二,在提出解决性的对策时,只注重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边境管理手段的强化,忽视了传统社会的调控系统,尤其是地方风俗及乡规民约等手段的重要性。

  二、边境跨国婚姻的基本现状与特征

  (一)调查地概况

  本文的调查对象是位于云南南端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景洪市、勐腊县、勐海县。首先,它们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与泰国、越南毗邻,有着漫长的陆地边境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966.3公里。其次,景洪市、勐腊县、勐海县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绝大部分人口为傣族,此外还包括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等12个少数民族,且大部分均居住在边境地区。

  笔者访谈的对象包括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民政局、公安局、计生局、教育局等单位,景洪市、勐腊县、勐海县和相关乡镇、村、学校等各级负责人和扶贫、妇联、民政等部门的各级负责人,边境地区的中老、中缅跨国婚姻家庭。

  据不完全统计,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共有500个以上的跨国婚姻家庭(包含正式登记结婚和非法同居),笔者主要就家庭婚姻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访谈和细致分析。

  (二)边境跨国婚姻的基本情况和特征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中国的边境地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跨国事实婚姻”家庭。这种“跨国事实婚姻”是指:女方来自与中国接壤的外国边境地区,她们中的多数属于非法入境,长期定居在中国,没有合法身份;她们与中国当地男性组成家庭,婚姻关系被当地社会所认可和接受,但是没有在中国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办理婚姻登记手续;多数家庭长期稳定,并生有子女。在调查中得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种“跨国事实婚姻”在具备与其他地区一致性的特点之外,又存在人员流动的单向性、地域的贫困性和家庭的稳定化性三大自身特征。

  人员流动的单向性。在这种跨国事实婚姻中,95%以上均是与中国接壤的外国边境地区妇女婚嫁到中国边境地区(本次调查达到100%的家庭均是此类情况),极少有中国边境妇女嫁给外国边境地区男方,也很少有中国男性入赘到外国边境地区,从而形成了“缅甸媳妇”、“越南媳妇”等群体。

  地域的贫困性。跨国事实婚姻多数发生在中国边境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地区,越贫困的乡镇,此类现象也就越发相对集中。被调查的景哈哈尼族乡是景洪市两个民族乡之一,是一个集边境、山区、民族为一体的乡镇,东隔澜沧江与勐腊县关累镇相望,西与勐龙、嘎洒两镇相连,南至南阿河中心河道为界与缅甸一衣带水,国境线长达34公里。

  家庭的稳定性。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的逐步深入,与中国接壤的外国边境地区妇女婚嫁到中国的人数增多,其中有些已经在中国生活将近20年,她们多数吃苦耐劳,在家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家庭地位也有所提高,婚姻多数比较稳定,有1-2个孩子。多数地方政府都认为她们引发的民事纠纷较少,对当地的社会稳定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少数地方负责人也指出,这种跨国事实婚姻由于没有法律约束,当发生家庭纠纷时,有些“外籍媳妇”返回原来的国家,过几年再来中国另找人家,婚姻关系相对不够稳定。

  三、边境跨国婚姻产生的原因和问题

  (一)边境跨国婚姻产生的原因

  1. 历史同源与文化相通。中国与周边邻国边境各族人民由于地理相近、民族相似、文化相通,相互交往和互通婚姻由来已久,从古至今移民没有间断过。长期的接触和交往使他们的国家意识和边界意识较为淡薄,同族人和亲属感情往往超过其他观念和感情。在两国边境地区居民的眼里根本没有国界的划分、地域的差异,就像两个相邻的村寨、两家和睦相处的邻居一样,无论是否有血缘或姻亲关系,人们交往甚为密切,闲暇时互相走访拉家常、婚丧嫁娶的日子相互帮助,同时,由于边境两国边民劳作习惯、劳动工具、生活方式、语言习惯的一致性,这种文化上的认同使“外籍媳妇”婚嫁到中国能够很快融入当地社会,进行正常的生活和生产。

  2.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相对于老挝、缅甸、越南等欠发达地区,中国边境地区各县市的生活水平提高较快,即使在一些贫困的县市(如景洪市、勐腊县、勐海县)平均的生活水平也比毗邻的老挝、缅甸边民要高。婚嫁到中国边境的外国边境妇女多数家庭贫困,迫于生活压力选择嫁人中国。因此,经济因素是外国边境地区妇女愿意嫁到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3. 性别比例的互补。中国边境多是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地区,边境地区的女孩初中、中专、高中毕业之后,面对着升学无望就走出去打工,近者在当地县城、远者去北上广,加入到“打工妹”一族中,大批女性人口流向了中国内地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过去稳定的人口性别结构已经瓦解,这更加剧了当地人口性别比例的失调,出现了成年男性找不到媳妇,形成了众多的“男性光棍”。在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男性已经50多岁还孑然一身,甚至还出现“光棍村”的现象,主要是因为近十年当地成年女性外流太大,又没有成年女性流入该地,导致该村庄十年内没有一个成年男性结婚。然而,毗邻我国的外国边境地区由于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女性相对较多,迫于家境的贫寒、我国医疗等一系列农村政策的诱惑而嫁到边境地区。通过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调查发现,与邻国边境地区妇女通婚的中国边民主要有家境贫穷青年、年龄偏大者、社会残疾人和丧偶离异者四类。

  4. 地理交通条件便利。地理环境为边境地区的跨国通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与缅甸、老挝相邻的地区属中国云贵高原的一部分,其多数地段为山脉,少数地段为河流。然而,边境线上只有磨憨陆路(公路)口岸、打洛陆路(公路)口岸、景洪港水运口岸、西双版纳机场航空口岸四个口岸设有国家级和省(区)级的口岸凭证件出入境外,然而,在漫长的边境线上,还有上千条小径可以自由来往于两国,在边境地区常常出现“出省少,出国多”的现象,两国边民通过大路小径密切接触、交往,为边境地区跨国婚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二)边境跨国婚姻存在的问题

  1. 家庭贫困的深化。家庭的经济功能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家庭人口、土地要素决定了家庭经济能力,包括生产、交换和消费能力。通过实地调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边民与缅甸、老挝边境公民通婚的男子大多数家庭经济基础薄弱、文化水平不高、社会资源贫乏,娶成本相对较低的“外籍媳妇”为妻成为他们的策略选择。这样一来,边境地区的贫困家庭解决了男子单身问题,从而也解决了家庭延续甚至养老扶幼的问题,但是,由于通婚(即使领到结婚证)后“外籍媳妇”在中国无法落户,也无法分得田地,国家针对“三农”出台的一系列医疗政策、扶贫政策、小额信贷她们也不能享受,通婚后伴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多,在没有外来收入的情况下,家庭成员只能依赖有限的土地产出保障其基本生活,使原本贫困的家庭往往更加贫困。

  2. 教育功能难以正常发挥。子女的初级社会化基本是在家庭中完成的,家庭有对子女的教育功能具有很大的影响。跨国婚姻家庭由于具有双重文化根基,其家庭子女往往从母亲那里学到不同于中国的文化,但是,跨国婚姻家庭对子女社会化的困境也很突出,表现为父母婚姻的合法性冲突。跨国婚姻中孩子母亲社会身份不明确,导致其自身甚至整个家庭社会地位较低的现实,这多少在孩子心目中留下阴影。这种冲突给子女教育带来的后果是,孩子们普遍对非法与合法的概念模糊,面对非法入境、非婚生子等行为,出现思想和行为上的混乱,同时,没有法律约束的非法跨国家庭,由于家庭的不稳定,一旦“外籍媳妇”留下孩子一走了之,孩子的生活、教育、成长必然受到伤害,缺乏健康成长的家庭保障。

  3. 办证率低导致被遣返的风险。“外籍媳妇”与中国丈夫的婚姻虽然得到了当地民众的认可,由于办理结婚证的繁琐程序大多数跨国婚姻家庭都不进行婚姻登记,这样的婚姻是不受我国法律保护的,也违反了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没有结婚证而以夫妻名义与我国边民共同生活的外国边境地区女性,均属于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结婚的“三非”人员。根据国家规定,对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结婚的外籍人员,一经发现都要遣送回本国。居住在中国的“外籍媳妇”,按照这个原则,公安部门将对其进行不定期地遣返措施,生活秩序和质量将大受影响。

  4. 离婚后家庭财产划分困难。通过笔者的调查显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010年登记的跨境婚姻为174对(中缅跨境婚姻80对,中老跨境婚姻94对),到2011年上升到216对(中缅跨境婚姻190对,中老跨境婚姻26对),可见跨境婚姻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离婚的家庭也在逐渐上升,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政局在2010年受理跨境婚姻离婚的家庭为2对,2011年上升到了14对。究其离婚原因,家庭经济问题占75.2%,生活不习惯占3.7%,家庭暴力占10.1%,其他原因占11%。由于离婚原因导致家庭财产难以划分,有一部分女性完全是由于经济利益驱动和我国边境村民法律意识不强,买卖婚姻、骗婚而成为“外籍媳妇”,结婚一年(甚至几个月)后离婚却想要获取家庭的财产。国家在这类特殊情况下的法律还属于空白,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财产分割的问题。

  四、对策措施

  (一)提高跨境婚姻服务的广度

  边境地区一般比较偏远,甚至不通公路,而且边民经济比较困难。因此,跨境婚姻服务机构有必要采取一些便民措施,如婚姻登记、临时居留申请、永久居留申请和入籍申请的法定受理机关联合安排定时下乡、流动执法,帮助跨境家庭详细解答在婚姻登记、临时居留申请等问题的办理程序和所需要的材料,同时,执法部门还应该耐心调解涉外家庭引起的纠纷等问题。通过搭建方便边民的结婚登记平台,降低跨国婚姻办理成本,从而减少这类群体的非法婚姻,提高跨国婚姻合法化比例。例如,民政部门可以定期去边境各个村寨为涉外婚姻人员办理婚姻登记,计生部门、公安部门可以联合去边境各个村寨为涉外家庭办理小孩的落户等。

  (二)制定和完善跨境婚姻的政策法规

  要把边境地区跨国婚姻的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就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就目前的法律体系,跨国婚姻法律的滞后性和局限性使我们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无法可依,导致问题无法解决,并衍生出其他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及时地、不断地更新、完善与现时社会相适应的法律制度是立法机关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例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和《中国与毗邻国边民婚姻登记管理试行办法》的修改和完善,使其适应边境地区的实际情况。

  (三)加大跨境婚姻家庭的扶持力度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长时间对族群结构及族群关系起作用的因素,发展边境地区的经济是解决边民婚姻问题的根本。由于云南边境地区大多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针对跨境婚姻家庭多为贫困户的情况,当地有关部门应制定措施,从智力、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进行扶持。经济上富裕了,生活才会好起来,婚姻也就有了保障,那么非法通婚就会大大减少直至杜绝,这样才能推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例如,对于边境地区的“外籍媳妇”在扶贫政策、医疗政策上采取国内居民一样的政策,使跨国婚姻家庭的小孩享受与国内小孩一样的教学条件和师资条件。

  (四)加强边境地区的法律宣传

  目前很多边境农村的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法律观念淡薄,许多边民认为这种跨国通婚行为并没有什么错,很多群众也对与邻国妇女(也可以理解为相邻村庄)通婚觉得习以为常。因此,应在完善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加强法制宣传,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同时,加强各种法律的教育,加深人们对法律的认识,加强边民对“国界”、“国家”意识,使得边境地区居民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

  作者简介:

  樊 坚,男,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社会学。

  游启道,男,西双版纳州社科联主席、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副校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农村党建。

  魏学红,女,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法学理论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法学。

  郑继承,男,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经济学。

0o0Allow0o0Page0o0

云南边境地区跨国就学问题研究

——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

樊  坚 游启道 邢开蓉 黎志远

  

  随着云南省边境口岸的全面开放,打破了长期以来云南省与周边国家边境贸易口岸定期、定时互市后的人口流动限制,促进了境内外人口的流动。边境地区的人口流动,推动了云南省边境地区的跨国就学。边境地区跨国就学是“国门教育”,是牢固树立边民对国家认同感的最好方式,是我国边疆安全的需要。如何推动边境地区跨国就学的合理管理,对于推进当前的“桥头堡”建设,维护边疆的长期和谐稳定意义十分重大。

  一、云南边境地区跨国就学发展历程

  近年来,云南边境地区跨国就学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周边国家边境的学龄儿童多向中国流动。

  (一)云南边境地区跨国就学的兴起

  云南省边境地区跨国就学的兴起,应归于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向边缘地带的渗透,归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向国家间边境地区的推进,催生了边境地区儿童读书的跨国流动,也催生了边境地区跨国就学的兴起。

  边境贸易产生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边境口岸最早的境外流动人口。境外流动人口全家迁移到边贸口岸,其子女在当地就近入学,成为最早的跨境民族教育生源。要实现边境地区教育的流动,打破原有的边境口岸管理模式是人口流动的前提。

  20世纪50——60年代,云南省中越、中老、中缅三段边境主要是由边防公安部队实行边界军事警卫。为照顾跨境民族历史形成的往来关系,对双边跨境民族出入国境未予限制,边民出入境也无相应的管理制度,但云南省的中小学校是不接纳境外学生的。进入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和周边国家情况的变化,三段边境由军事警卫转入行政管理,对双边边民出入境采取“我方边民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登记,境外边民到前往地派出所登记,从指定口岸出入境”的管理办法。虽然在冷战时期,在云南省边境口岸依然存在有定期定时互市的传统,但是双方边民或跨境民族的跨境互市受到严格限制。互市结束后,双方边民或跨境民族不能逗留在他国境内,边民或跨境民族的流动也受到严格控制。在这种边境管理体制下,云南省沿边境地区的学龄儿童不能越界读书。

  20世纪80年代期间,三段边境除中越段因战事实行军事封锁外,中老、中缅边境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逐步实行开放管理。虽然这一时期云南省的边民出入境仍然采取乡镇政府开具证明,但这预示着云南省边境地区户籍制松动,为云南省边民的自由来往创造了条件,也为边民子女跨境读书成为可能,但是,这一时期云南省边境地区的中小学校,甚至中心城市的高等院校还不对境外学生开放,外籍教师到高等学校任教也受到严格限制。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云南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形势的发展,三段边境地区人员出入境剧增,建立正常出入境秩序已成为当务之急。由于1986年国家颁布的出入境管理“两法”及其《实施细则》对边境地区人员出入境的管理未作具体的规定,为了将云南省三段边境地区的人员出入境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从而适应云南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形势的发展需要,云南省公安厅依据出入境管理“两法”及其《实施细则》,结合边境地区人员出入境实际,1990年和1992年颁布了《云南省中缅边境地区境外边民入境出境管理规定》、《云南省中缅边境地区中方人员出入境管理暂行规定》;1992年中越边境军事对峙结束后,云南省政府颁布了《云南省中越、中老边境地区人员出入境管理暂行规定》。这一时期,云南省与周边国家的边民孩子或跨境民族孩子开始出现在异国学校的教室里,但是,这种跨境读书的人数还不是很多。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和边境口岸管理的人性化,促进了沿边境地区的人口流动,随父母到云南省经商的境外跨境民族子女就地入学成为可能。云南省境外沿边界线一侧的边民把子女送到云南省境内读书,境外学生每天早出晚归。云南省内到邻国经商的父母也有把子女带到境外读书,甚至出现退休教师或退休公务员也到邻国任教。云南省沿边境地区两侧的跨国就学的双向流动有所增多。

  (二)云南边境地区跨国就学逐步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云南边境贸易逐渐发展,随父母从周边国家到云南境内做生意的跨境民族子女进入了中国的课堂。在当时由于云南边境地区教育相对滞后,尤其是边境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广大边民难以承担读书费用,致使边境地区入学率低、辍学率高,学生外流甚至教师外流的情况都有。特别是随着大批中国边民以及内地公民到周边国家从事资源开发及第三产业活动后,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学龄儿童外流读书的现象。

  边境学生外流现象引起了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向云南省政府提出“对边境沿线乡、村学校学生实行免费教育”的建议。2000年,云南省民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云南省边境沿线行政村以下小学学生免费教育试行办法》,对边境沿线村委会以下小学学生实施了免除课本费、杂费和文具费的“三免费”教育。2000——2001年,省民委、省财政厅将边境建设事业补助费全部用于“三免费”,每年共计1800万元,受益学生24万人。2002年,把边境一线乡镇行政村农村小学和省定脱贫攻坚乡的初中学生列入“三免费”范围,省民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安排经费4400万元,受益学生共计26.5万人。2003年,云南省政府首次将“三免费”教育列入为人民群众办好的8件实事之一,范围扩大到7个人口较少民族和藏族聚居区的农村中小学生,经费增加到5167万元,使31万多名农村学生受益。2004年,云南省政府再次把“三免费”教育列入为人民群众办好的10件实事之一,把边境沿线129个乡镇、7个人口在10万以下的特有民族聚居区23个乡镇和85个村委会、农村户籍初中生和小学生列入“三免费”范围,投入经费7263万元,受益农村中小学生40.8万人。

  从2005年开始,中国全面实行边疆地区中小学生“两免一补”政策,使原在境外借读的学生也纷纷返回境内就读,基本消除了我边民子女到境外读书的现象,特别是彻底扭转了我方边民因家庭贫困到境外就读的情况。自2008年,边境沿线基本上没有因家庭贫困到境外就读的情况。

  2008年,保山市有缅甸学生约472人,其中隆阳区有91人,腾冲县和龙陵县共381人;德宏州有缅甸学生977人,其中潞西市有400人,瑞丽市有318人(含畹町区79人),陇川县有50人,盈江县有209人;普洱市有缅甸学生382人,老挝学生27人,其中思茅区有79人,孟连县有205人,澜沧县有53人,西盟县有62人;西双版纳州有缅甸学生368人,其中小学生124人,中学生128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116人;临沧市境内缅甸学生大致与普洱市相同;怒江州边境县的缅甸学生有187人。

  (三)云南边境地区跨国就学发展的原因

  1.政策优化。从2005年开始,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有财政能力的市县把这些政策也贯彻到来本地就读的境外学生身上,同时改善办学环境,增强师资力量。这些政策措施不仅使边境地区的辍学率有所下降,学生向境外流动的情况得到很大程度的遏制,同时还吸引了境外的学生。中方的学校一般都本着“教育公开”的原则,境外学生只要愿意到中国境内学校就读,中国学校都会接收并与中国学生同等对待。

  2.因父母通婚和入境经商,学生随父母来华就读。一是父母入境经商。边境口岸的开通使彼此交通往来便捷,邻国的商人选择到中国境内经商,带来的子女多数是适龄入学儿童,这部分人的子女就构成了云南边境地区中小学校境外学生的主体。二是父母通婚来华。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国边民长期以互市、走亲、访友等形式交往,在边境一线彼此往来和通婚的现象较多,一般都会将子女送入中国境内就读。

  3.文化同根。从文化背景来看,入境学生中有很大比重都是华侨华人后代,长期以来或多或少地接受了中华文化的熏陶,中华文化已经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此外,近几年境外的华文学校(主要在缅甸境内)由于当地政府的压制、资金困难或经营管理等问题而日渐萎缩。所以,到师资力量强大和教学环境相对好的中国境内读书成为部分境外学生的选择。

  4.地域因素。云南与周边国家在地理上大多是山连山、水连水,中间都是无天然屏障的陆地边界,有多个民族跨国境而居,彼此来往非常密切,“一街跨两国”、“一寨跨两国”的情况比比皆是,而在对方的村寨拥有学校较少等情况下,部分境外学生自然就到中国边境的中小学读书。

  二、云南边境地区跨国就学发展现状——以西双版纳州为例

  以西双版纳州为例,云南边境地区跨国就学规模不断扩大,从中小学到职业教育都有跨国就学的情况,中国教育对周边的一些国家的影响也比较大。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辖景洪、勐海、勐腊一市二县,东、东南与老挝接壤,南、西南与缅甸接壤。全州总人口为1133515人(西双版纳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州二县一市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40431人,占总人口的30.0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93084人,占总人口的69.97%。其中,傣族人口为316151人,占总人口的27.89%,世居傣族、汉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彝族、基诺族等13个民族。

  据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教育局统计,截至2012年底,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72所,在校生182858人。其中,有职业技术学院1所,普通高、完中15所,职业高中4所,普通初中37所,职业初中1所,小学157所。全州小学在读境外学生(外国籍学生)有544人,其中景洪各类小学有境外学生123人,勐海各类小学173人,勐腊各类小学248人。全州中学在读境外学生(外国籍学生)有77人。以西双版纳边防支队关爱学校为例。西双版纳边防支队关爱学校,又称勐海县友谊学校,位于勐海县打洛镇中缅街,与缅甸第四特区勐拉县相连,距边境口岸0.5公里。“云南省勐海县友谊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于2004年12月成立的勐海县唯一的跨国招生的民办寄宿制学校,现有学生近327人,境外学生92人。该校约60%的学生是缅甸来中国学习的孩子。最初,由于境外儿童年龄较小,达不到办理合法证件的条件。因此,他们大部分不能从打洛口岸正常出入境,导致部分学生只能从边境小道非法入出境求学。针对这一情况,西双版纳州公安边防支队打洛边防检查站为境外学生开通了“求学直通车”。凡是到中国上学的学生可以凭缅甸户口办理入出境通行证,并且给予优先办证和优先通关便利。现在统一办理了学生证,缅甸小学生一天出入几次都没问题。绿色通道开通以来,边防官兵每年服务境外求学儿童达32400多人次。2010-2011年,共有85名缅甸籍跨境民族小学生免费办理了入出境证件顺利就读,与此同时,2012年2月以来,仅10多天,该站就为境外学生办理入出境通行证30余本。在职业教育方面,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院在读缅甸和老挝学生116人,其中,学汉语的有84人,其余32人分别学习旅游、物流、园艺、会计等9个专业。

  三、云南边境地区跨国就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家对边境地区跨国就学教育重视不够

  云南边境地区跨境民族教育发展水平、教育竞争力等远远强于老挝、缅甸,但义务教育普及率低于越南。就云南与越南比较,在跨境民族的教育政策、教育收费、教育均衡发展度和教育发展战略等方面,我们没有明显的优势。我们对边境地区跨境民族教育的支持力度还逊于越南,越南出台了专门的跨境民族教育政策及相关法规,对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子女入学有一整套优惠政策。

  虽然我国也实行了中小学教育的“两免一补”政策,但该政策对边境地区跨境民族的子女读书来说,受惠面还是很有限的。有一部分教育主管部门对我们的边境地区民族教育盲目乐观,甚至认为对外汉语推广是国家层面的事,地方政府及教育机构不必考虑,认为地方政府及教育机构的任务就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两基”成果和发展高中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群众提供教育服务。

  还有些人认为,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都还没有办好,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都还没有得到满足,在这样的条件下对外推广汉语,帮助周边国家办教育,这无异于不务正业。也有人认为,经济文化交流是必要的,应该积极促进其发展,但在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把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作为基础,尤其是把汉语推广硬拉进去未免太牵强了。还有的人认为,对外汉语推广有必要,但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国内教育尚且投入不足,还要对汉语推广给予大量投资不值得。

  (二)对跨国就学教育在提高软实力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边境地区的跨国就学教育,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实力、基础教育水平和教育竞争力的窗口,被称为国门教育。周边的越南、老挝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其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与我国不尽相同,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与我国相比差异更大,再加上民族文化和地域差异的影响,这些国家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评价体系都与我国不尽相同。用我国现行的教育手段施之于周边国家的汉语教育,无疑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边境地区儿童接受教育的境内外流动变化,反映出边境地区各国对跨境民族群众的民心争夺。近年来,越南境内跨境民族学生到我方境内读书的人数,较之老挝、缅甸的跨境民族学生到我方境内读书的人数少得多。这种现象说明,越南政府力争通过对跨境民族的教育投入和教育环境的改善,与我方争夺跨境民族民心。越南政府十分重视中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兴边富民行动”计划,特别是重视研究我国近年来推行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两免一补”政策,用越北教育优待政策来应对我们的边民教育政策。越南对边境地区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说明中越之间的跨境民族教育存在暗中的竞争、较量,越南在同我们争夺跨境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和边民之心。长期以来,我们所认为的边境教育中我强邻弱的局面正在有所变化。

  越南与中国接壤的边境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全由中央直接拨款发放,不会出现因县财政不足而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越南政府大力发展边境地区教育,由政府拨款,在与云南接壤的边境县修建起一幢幢现代化教学楼并配置现代化教学设备。

  (三)缺乏对边境地区跨国就学教育的有效管理

  中国境内的教育在学校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较缅甸等国强得多,但是,缅甸学生主要来自北部的特区,由于管理制度不统一,直接影响了边境地区跨国就学教育的正常推进。2008年,中缅两国1997公里的边界线上,除缅甸中央政府对实际控制的243公里(与我省德宏州的潞西市、瑞丽市及陇川县的部分地区接壤)实行双边管理制度外,其余由5个缅甸地方特区政府控制的1754公里尚属我方单边管理状态。

  云南省25所高等院校也招收有周边国家的留学生,全省25个县(市)的129个边境乡镇的中小学都不同程度地招收境外学生,但各地区教育主管和各高校之间对跨境民族教育各行其是,招生规模及招生渠道各自为政。有的学校采用义务教育标准招收境外学生,有的采取地方政府补贴招收境外学生,有的则收取学费。甚至各地教育局和省教育厅对全省各州市在招收境外学生的学校、招生人数及办学形式等方面都不甚了解,使云南边境地区的跨国就学教育处于无序状态。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不清楚所辖中小学是否有境外学生,即使知道哪些学校招收境外学生,也不清楚具体招生人数和管理办法。更为严重的是,云南省教育厅对外交流处和出国留学生处对当前云南省边境地区招收境外学生的情况也不清楚,没有边境地区招收境外学生的基本信息资料,甚至对昆明市各高校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规模和学生来源都不清楚。教育厅下属各州市教育主管部门不关心境外学生的招生和管理,认为招收境外学生是可有可无的事,不属于他们的分内之事,不值得过问。这对云南边境地区跨国就学教育发展不利,对云南省基础教育走向东南亚发展不利。

  四、解决云南边境地区跨国就学问题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对边境地区跨国就学教育的管理

  随着中国软实力的不断增强,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边疆地区义务教育推行“两免一补”政策以来,云南省周边国家的学生纷纷进入我国接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对各级各类学校招收外国学生要有具体的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使周边国家的学生进入我国接受教育从无序管理变成有序管理,这对促进中国教育走出国门十分重要。除了加强对边境地区教育的管理外,还要加强对周边国家使用中国国内基础教育教材和侨校教材的管理,对境外中小学生的教育收费或免费要有同一政策,对高等教育中的境外学生教育收费和招生渠道要统一指导,招收境外学生的高校要定期互通信息,并加强内部管理。

  (二)加强对边境地区教育的投入和学校硬件建设

  中国对边疆民族地区中小学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使许多边境地区的学龄儿童走进学校,有的边民子女从周边国家到国内读书,增强了边民,特别是边境地区中小学生对新中国的认同和热爱,但是,由于绝大多数边民家庭处于贫困状态,他们分散在边境各地,那里道路崎岖、路途遥远,他们的孩子大多数只能寄宿学校,而“两免一补”教育经费中的寄宿补助对他们来说,难以维持最低生活费用。因此,进一步提高边境地区贫困学生的寄宿补助标准十分必要,这才能真正让边境地区跨境民族贫困孩子从读得起书向能安心读书转变。

  (三)加强对边境地区跨国就学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教育

  在边境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民族同一性,使得许多边民缺乏国家意识和边界意识。模糊的边界意识影响到了边民的生活、劳动和对外交往,也影响到他们的孩子。因此,加强边境地区跨国就学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教育十分重要,这是构建边疆非传统安全的基础工作,也是构建和谐边疆的重要环节。

  (四)积极研究周边国家的基础教育政策和教育发展战略

  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使中华文化走向东南亚,除了增强对边境地区跨国就学教育的经费投入和政策倾斜以外,我们还要积极研究周边国家的基础教育政策和教育发展战略。要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使我们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走出国门时有所选择并有所成就。

  作者简介:

  樊 坚,男,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社会学。

  游启道,男,西双版纳州社科联主席、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副校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农村党建。

  邢开蓉,女,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科研科科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管理。

  黎志远:男,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社会学。

0o0Allow0o0Page0o0

西双版纳发展现代农庄经济初探

张志勇

(西双版纳州统计局,云南  景洪 666100)

 

  随着农庄旅游的兴起,我国农庄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云南省委九届四次全委会作出“大力发展以现代农庄经济为重要组织方式、发展模式的高原特色农业”的战略部署,这预示着现代农庄建设将成为我省农村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但在现代农庄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整体规划层次不高、产业链不长、资源综合利用不高等问题,制约着农庄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对农庄经济的研究和思考,对加快我州现代农庄经济发展,提高整体效益,促使其走向可持续健康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现代农庄经济的初步认识

  (一)现代农庄经济的内涵

  现代农庄经济是以实现生态环保和经济社会效益为目标,以资源有效利用为载体,以资本为纽带、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集农业生产、加工、旅游休闲度假、农事体验等为一体的规模集约化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一种崭新的农村生产组织形式,将农业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和辐射,拓宽了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同时也大幅提升农业附加产值。农庄经济曾经成功地改变了美国、荷兰等国的农业经济状况。应该说,发展现代农庄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有效途径。今年2月26日云南省农业工作会议提出:云南将以农业庄园为重点,按照“政府主导、多元参与,以农为本、突出特色,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严格标准、动态管理”原则和“有基地、有加工、有会所、有品牌、有市场、有文化”标准全力打造100个现代农业庄园,整合产业基地、农业园区、种养大户和龙头企业资源,走农业与旅游、休闲、文化、医药、保健、养生等产业相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推进高原特色农业跨越发展,吹响了我省大力发展“农庄经济”的号角。

  (二)发展现代农庄经济的意义

  1. 增强农村经济规模效益。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成本高,效益低。实行农庄经济以后,可以把成百上千亩农地规模化经营,将农户、城市居民、开发商或企业通过承包、租赁或购买适度规模的土地,以自己开发经营或委托代理经营等形式,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规模发展。

  2. 优化农村资源配置。通过现代农庄建设,有效整合一、二、三产业各种生产发展要素,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3. 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过去是自种、自收、自卖,进入农庄经济以后,是老板经营或者董事会经营,农民进农庄做工,增加了农民工资性收入、股权收入等,增加了农民增收渠道。

  4. 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庄园经济把农民组织起来,用办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行农工商科工贸一体化,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了农村城镇化进程。

  5. 推动环境友好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现代农庄在生产上普遍走循环农业道路,由多种农业生物组成,进行封闭式的物质循环利用,各业之间“相继而生成,相互利用”,利用生物食物链形成生态农业经济链。笔者曾参观过位于印度卡纳塔克邦班加罗尔以南230公里的印度橙色旅游小镇农庄,深入考察了该农庄废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循环再利用过程;农庄沼气池建设有效控制了垃圾和粪便进入地表水体,也减少了焚烧桔杆等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有机肥代替了化肥,农庄的资源结构实现植物、动物、微生物的“三维”转变循环利用;立体种植咖啡、胡椒、珍贵树种等高效生态农业,并为健康食品加工提供了原料;用环保的电动车辆代替了传统的机动车辆,做到整个农庄无废气排放,实现节能减排;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生态农业、林业、加工、休闲旅游、新农村建设的有效组合和良性互动发展。

  二、当前农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设计滞后,生态环保措施不力

  当前我国农庄的兴起多属于自发的,由于缺乏技术指导,一些地区的农庄在规划时只是简单的按照一个旅游景点或农家乐来设计,采取的生态环保措施不到位,重复雷同现象较为普遍,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农庄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整体效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同时,与国外的农庄旅游相比,我国农庄旅游客源大部分是周末进行郊游市民,由于缺乏农业生态和环保意识,也会人为地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二)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综合效益不佳

  许多农户并未受过专业的管理培训,虽然一些进行了规模化扩展,但没有把环保、生产、生活、生趣(休闲观光)有机结合,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产业链不长、资源综合利用不高,产品副加值低,综合效益不高。

  (三)政策不配套

  因为刚刚兴起,这种组织形式还很不完善,农业、林业、建设、土地、旅游、工商等部门支持农庄经济发展的配套法规政策未出台,制约了农庄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我州现代农庄建设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西双版纳农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结构单一,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发性的农家乐形式。应该说,加快现代农庄建设是我省破解“三农”问题,构建“山青、水秀、天蓝”的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大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我州应审时度势,立足州情,将现代农庄建设提到全州经济发展战略高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现代农庄建设步伐。建议州政府成立现代农庄经济协调领导小组,各有关部门应加快研究制定鼓励现代农庄建设的措施,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建立有效的协调推进机制,围绕我州比较资源优势,积极组织策划一批技术含量高资源综合利用的现代农庄项目,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投资现代农庄项目,扎实地推进现代农庄经济发展。

  (二)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现代农庄发展

  从项目策划、规划,到项目建设、管理,都应按照循环经济理念,以科技为先导,采用节能节水、资源再生回收利用等措施规划建设农庄项目,依托农业开发绿色有机食品,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价,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沼气池建设,实现能源、环境、资源、景观生态循环支撑体系,形成适合生态环保理念的有机农业循环生产模式;在项目审批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坚决贯彻“环保一票否决制”,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三)强化政策引导,扶持示范项目

  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召开专家研讨会,深入探讨加快现代农庄经济与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等相关课题,研究提出符合我州实际和现代农庄经济要求的扶持政策,鼓励先行先试,形成有利于促进现代农庄项目建设的舆论和政策环境,同时,引导、扶持示范项目建设,通过示范项目建设,宣传生态农庄建设和环境保护知识,让参观者亲自参与体验农事活动,在感受山、水、田、园、林、花、民族文化等整体布局之美中,体验回归自然,感受生态环保的新生活,进而引导我州现代农庄的建设走上和谐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张志勇,男,西双版纳州统计局党组书记。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0o0Allow0o0Page0o0

加快推进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策研究

——以西双版纳州为例

杨 林 邢开蓉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云南 景洪 666100)

 

  摘 要: 西双版纳欠发达地区要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跨越发展、率先建设平安和谐州和生态州,关键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长期发展中由于历史和自然所形成的难点问题,具有其特殊性。西双版纳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中,需要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陈旧观念;探索后工业经济跨越发展新路子,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策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发达地区的选择,也是欠发达地区的选择。党的十八大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作为欠发达地区的西双版纳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傣族自治州,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得更为紧迫,面临的难点问题较为突出,而且具有欠发达地区具有的普遍性问题。如何做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篇大文章,是实现西双版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

  一、加快西双版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西双版纳要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州委提出的率先建设平安和谐州和生态州的目标,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西双版纳要实现跨越发展,更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总体上讲,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粗放程度,比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要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又低于平均水平,但是,欠发达地区要缩小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就必须保持高于全国全省平均的经济增长率。因此,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整体素质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如果欠发达地区仍然是在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下来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其结果只能是导致经济整体素质的更加低下,最终会因资源的严重耗费、经济结构的失衡加重,经济效益逐渐低下,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因此,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实现跨越发展,更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保证既要达到较快的发展速度,又能不断地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实现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西双版纳州近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经济总量跨上了百亿元台阶,经济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是发展最好最快最稳定的时期。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三一二”向“三二一”的转变。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自主发展能力得到增强,但是,总体上,西双版纳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面临着一些新的竞争和挑战。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协调、发展不可持续、发展速度不够快仍是最大的问题,西双版纳经济规模仍然偏小,人均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仍然艰巨。今后一个时期,是西双版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期,是加快建设“两强一堡”的黄金期,也是西双版纳缩小差距、追赶先进的机遇期。面对机遇,抢抓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西双版纳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西双版纳率先建设平安和谐州的需要

  “十二五”时期,西双版纳州经济发展模式、体制机制、社会结构将面临全面、深刻的转型。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由基本建立向完善转变,城乡结构由二元向统筹转变,产业结构向更加合理转变。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战略转型期,转型期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会逐渐凸显,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扩大,以及由各种矛盾和问题纠结而引发的一系列不和谐因素,使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这些结构性矛盾如果不解决,势必影响西双版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影响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发展。因此,随着经济发展环境和制约因素的变化,西双版纳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在注重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从而才能实现在全省率先建设平安和谐州的目标。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西双版纳率先建成生态州的必然选择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西双版纳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现象,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使西双版纳保护森林与发展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要保护森林,建设生态州,当地经济就受到限制,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就难以提高;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保护森林的难度加大。近几年来,由于当地群众,特别是大量的外来人员对森林资源的过度掠取(毁林开荒、偷捕盗伐、林下种植、开矿办厂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西双版纳州生态退化。如毁林种胶、种茶,造成一些村寨水源枯竭,人畜饮水严重短缺;大面积地破坏森林(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40年间,西双版纳一半以上的热带雨林已消失),造成西双版纳的气候日趋干热,雾日减少、霜期加长、风速加大、泥石流频发等生态危机。西双版纳生态建设工作在全省都是走在前列,取得积极进展,并提出在全省率先建设生态州,但西双版纳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还是比较严峻的,长期积累的环境矛盾尚未解决,新的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又陆续出现。因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西双版纳率先建设生态州的必然选择。

  二、西双版纳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难点

  当前,西双版纳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既面临“桥头堡”战略实施的历史机遇,但也存在自身长期发展中由于历史和自然所形成的难点问题。

  (一)传统观念制约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思想观念上的一次大解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首先要解放思想。长期以来,西双版纳由于交通不发达,信息相对闭塞,经济发展滞后,教育落后等原因,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上,存在着思想不够解放,小农意识观念还较强,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特别是面对改革困难时,敢想不敢干、敢干不会干、会干不大干,安于现状、固步自封等状况,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受传统经济增长观念影响,存在一种认识,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任务,对于经济落后地区来说,目前重要的是上项目、上速度,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这样必然带来重经济总量扩大,重增长速度的加快,轻质量、结构、比例的结果。因此,部分人在对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态度上,不是十分热心、积极,或者强调种种困难,看不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性。

  (二)经济发展处于扩张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难度加大

  30多年来,西双版纳州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都保持着两位数以上。在“十一五”期间,全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跨上了百亿台阶。5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5亿元,比“十五”期间累计增长1.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6亿元,年均增长18.6%;对外经济贸易总额10.3亿美元,年均增长31.3%。到2015年,全州生产总值力争年均增长10%以上,比2010年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累计比“十一五”翻一番以上,力争达到1000亿元。从经济发展的周期看,西双版纳的经济正处于上升期,这一时期城镇化加速,生产力规模快速扩张。注重量的扩张过程中必然累积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在经济运行中出现部分产业低水平重复、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够协调、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高度依赖等一些不稳定、不健康、不可持续的等不良后果。在这个时期,要努力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也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唯一路径,才能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的压力制约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改造传统产业的压力制约着政府发展方式的转变。欠发达地区城乡二元结构十分明显,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的质量不高,缺乏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撑。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壮大需要一定的时间,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地方的税收,影响地方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性。一方面,传统产业仍然是西双版纳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但是,西双版纳胶、糖、粮、茶等传统产业发展面临诸多调整,需要进一步优化升级,粗放的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劳动力、土地、燃料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升,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趋强化,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调整优化不到位,必然影响着稳增长促转变的目标实现。因此,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必须增强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自觉性,努力使传统产业发展更好适应市场变化;另一方面,新兴生物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这些新兴产业刚进入规划和起步阶段,要真正代替传统产业成为主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新兴产业的培植中也还存在政策扶持不到位、产业规范不够科学、缺乏龙头企业等问题。因此,西双版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转型如何与新兴产业培植状况直接制约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三种文明形态之间有其共同的特征,其中之一是无节制地索取生态资源,忽视生态保护,片面追求无限增长的物质需要的满足,工业革命以来的产业发展尤其如此。这种发展模式致使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引发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寻求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成为当代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从西双版纳的州情看,这一问题也较为凸显。西双版纳是地球北回归线上唯一一块绿洲,因热带雨林生态保护较为完好而著称于世,而作为西部地区的西双版纳,经济落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生产方式粗放,而国家出台的如退耕还林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其侧重点在于解决西部地区的生态问题,对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当地居民收入增长的效果并不明显,这导致西双版纳与大多西部地区一样往往陷入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难的境地。

  (五)少数民族科技文化素质整体偏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后劲不足

  发展方式的主体是人。人的认识能力、发展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因受教育的程度影响。能力的积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西双版纳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傣族自治州,截止2011年年末常住人口114.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75%,全州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15年,贫困山区的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大。科技人才严重不足,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只占总人口的1.1%,远低于全国和全省的水平,而且西双版纳山区半山区占总面积的95%,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根本途径在于农业科技进步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只有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一批又一批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才能为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注入内在、持久的动力。然而,西双版纳农民科学素质普遍偏低,农村实用人才缺乏,农业专业服务组织发展落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如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后劲乏力,难以持续。

  (六)经济发展实力不强,基础设施条件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础不牢

  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一个共性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虽然西双版纳取得了巨大成就,开展了以交通为重点的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财力薄弱、欠帐过多等因素的制约,使之与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体系尚不健全。经济发展实力不强,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发展质量不高仍然是转变发展方式要长期面对的问题。经济实力既是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体现和累积,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和进程。与全国、全省相比,西双版纳的经济规模仍然偏小,人均水平低。全州GDP仅占全省的2.2%,2011年,全国人均GDP为3508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977元,云南省人均GDP为1895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5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22元,而西双版纳州仅为17357元、15190元、5327元,制约了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由于经济规模小,自主发展能力弱,加之地处边疆民族地区,远离省会城市群,基础设施条件弱,使西双版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础不牢,无论是省里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定位、重大项目配置,还是市场选择,都难以对西双版纳州有更大的倾斜,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这是西双版纳州长期以来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上述问题,不仅是西双版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难点问题,同时,这些问题在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需要认真对待,加以解决,否则不仅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势必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

  三、加快西双版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采取的对策

  不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是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西双版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要跨越发展,实现以转变谋发展,以转变促发展。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陈旧观念

  1.破除落后地区难以坚持科学发展的观念。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有些人存在这样一些观念,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从全国而言的,在西双版纳这样经济发展不充分的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难度大,加快发展必然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认为我们现在经济发展中缺少技术,缺少资金与人才,能干起来就不易了,其经济增长方式只能是粗放型的,环境的污染是无法完全避免的。面对这些对科学发展观不全面的认识,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全州上下干部群众都要破除这些片面认识和不科学的发展观念,齐心协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州经济社会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2.破除我们州正处于为经济快速发展打基础的时期,经济增长只能靠投资拉动的思想。毋庸置疑,这些年来,我州经济能保持较快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投资拉动的,我州50%以上的GDP来自投资拉动,而且今后投资仍将是拉动我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我们要改变长期以来主要靠投资这一单驾马车突进不协调的状况,实现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发展。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我们应更加注重消费和出口的作用。从消费方面看,近几年来,州委州政府发展经济的正确思路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使我州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部分农民收入增长较快,通过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发展具备了一定的潜力,但目前农民的一些畸形消费心理不利于拉动经济增长,引导农民如何科学消费、合理消费,成为拉动经济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从出口方面看,我州许多特色产品,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其都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关键要解决一个规模生产和技术的问题。

  3.破除存在的我州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和以农业经营为主,靠自主创新不能解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观念。有些人认为,自主创新是政府和大企业的事情,经济不发达地区没有能力解决这一问题。其实,自主创新可在各个层面、各个行业、各个组织及每个人之中开展。我们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结合我们当地的实际,在推广中创新;结合我们的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创新,对民族特色产品进行创新;每个家庭在生产生活中进行创新等等。

  4.破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企业的事,与个人无关的思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关系到每一个人,涉及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每一个人都从节能减排,降低环境污染开始做起,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生活细节,消费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等等各个方面的活动,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联系起来,破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己无关的观念,人人行动,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积极探索后工业经济跨越发展新路子,推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调整产业结构要从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入手,包括调整整体结构和内部结构。西双版纳特殊的州情决定了调整经济结构必须在处理开发与保护关系中走出一条有自己特点的道路,即走后工业经济发展的路子。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和主体的经济形态,使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50%以上,凸显西双版纳品牌优势。这一发展道路既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又能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因此,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方面,要在集中力量培育壮大天然橡胶、傣药南药、生态食品、生态用品、文化旅游、电力“六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突出抓好第三产业的发展:一要着力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把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龙头,带动一、二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旅游业的食、住、行、游、娱、购等方面引导农业、加工业产业发展。推进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转变,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生态旅游州,建成一批世界级的旅游项目,形成包含观光、休闲度假、运动康体、商务会展、节庆赛事、生态体验、避寒旅居、养生长寿等功能完善的旅游体系。二要着力推进以文化旅游产业为支撑的特色城镇化。把景洪中心城市及其他城镇建设成为出行通畅、环境优美、文化发达、物资丰富、民族祥和的世界级宜居城市与幸福家园。三要着力发展以文化旅游产业为牵引的健康产业。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增强文化旅游产业促进身心健康的功能,使文化旅游产业能够牵引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把文化旅游产业做成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生物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国家级保健品示范园区,做大做强做优傣药南药、生态食品、生态用品产业;大力发展以医疗服务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健康理疗康复调理美容化妆为主体的非(跨)医疗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顾问中介服务养生文化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产业,使全州健康产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要通过探索后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新路子,实现西双版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三)抓住“桥头堡”战略带来的机遇,不断拓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空间

  “桥头堡”战略为云南跨越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西双版纳处于“桥头堡”建设的主阵地,这有利于西双版纳在更大程度上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投资西双版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西双版纳要按照服务全省全国、服务东盟各国、发展西双版纳的思路,积极参与中国---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机制、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云南---老北和云南---泰北合作机制;积极参与云南省与泛珠三角各省区、长三角地区和其他西部省区的合作;推进中老泰三国边境六方合作机制务实发展。加快昆曼经济走廊、沿边对外开放经济带建设;加快推进中国磨憨---老挝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全力推进中缅老泰“边境贸易圈”和“金四角旅游圈”建设,着力打造西双版纳边境贸易旅游交易会和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际文化艺术节国际品牌,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沿边开放和面向东南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先行区,为西双版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拓展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

  围绕构建综合交通体系、面向东南亚的能源通道、保障有力的水利工程体系、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的城镇体系、口岸通道体系和内通外联的信息通道与枢纽,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民生工程为重点,加快推进“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交通、水利、能源、旅游、工业和民生、文化、科教、生态等一批大项目和一大批项目开工建设。特别是加快提升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按照“以航空为先导、以公路为基础、以铁路为重点、以水运为补充”的综合交通发展思路,加强机场、公路、铁路、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便捷、高效、安全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面向东南亚、辐射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围绕“口岸大州”和“口岸强州”目标,加强四个国家级口岸和重点边境通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口岸管理、通关和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生产方式从传统作业模式向机械化、设施化转变。

  (五)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提高国民素质,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支撑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欠发达地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把发展教育放在优先地位,着眼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科技素质。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事业落后是科技落后、国民素质低下的根本原因。要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必须全力普及义务教育,重点抓好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和青壮年的实用技术学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职业中学生占高初中在校生的比重。作为高等教育的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要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市场对高级技术人员的需求。要发展成年教育和职工岗位培训,以便适应企业集约型经营对人才的需要。

  2.大力发展科技事业,促进科技进步。驻州的六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要贯彻科研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思想,紧密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急需解决的科技问题进行攻关;企业和企业集团要加强研究和开发资金投入的力度,有条件的也可以组建企业的科研机构;城市和农村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加强农业科技队伍的建设,培养大批农民技术人员。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机制,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杠杆作用。

  3.调整投资结构,加大科技、教育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离不开政府的投资,而落后地区“百业待兴”,资金不足,但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局考虑,把有限的资金主要投向发展科技和教育,是明智的选择。因此,就应从调整投资结构入手,适当削减其它方面的投资,加大科技、教育投资。

  (六)积极实施”生态立州”战略,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好中国”的要求,建设好“美丽西双版纳”。这一要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也是指引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为此,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必须坚持不懈地实施“生态立州”战略。一是倡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和弘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大力宣传弘扬西双版纳各民族生态文化,让“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传统独有的生态观深入人心,不断增强全州各族群众的环境忧患意识和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文明理念进行业、企业、学校、社区、家庭,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二是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制度。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围绕生态州建设考核指标要求,加快生态州、县(市、区)、乡(镇)、村“四级联创”工作。建立完善政绩考核体系与科学决策机制,实施生态建设目标责任制及环境质量行政首长负责制。三是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保障。在认真贯彻执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基础上,发挥地方自治立法的有利条件,因地制宜修改完善已颁布实施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更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四是建立环境经济制度。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健全环境设施使用和服务收费制度,推动生态建设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五是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加强全州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机构和能力建设,健全乡镇环保所工作机构,提升环保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完善科技支撑体系,以环境管理能力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高效、稳定、配套的综合能力保障体系的建设。

  (七)应区别对待,分类指导,逐步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逐步推进的动态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要做长远打算,打持久战。西双版纳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由于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处理经济量的扩张与质的提高、传统观念与可持续发展观念之间的关系更为突出,且客观上存在城市与农村、坝区与山区半山区、主体民族与较少民族种种差别。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区别对待,分类指导,逐步推进。对城镇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坝区,要率先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于山区半山区经济发展较为薄弱地区,当前主要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好基础。

  欠发达地区转变发展方式要勇于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一方面,欠发达地区政府在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社会管理体制、农村经营体制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走出一条符合欠发达地区发展实际的体制创新之路;另一方面,国家省级部门要根据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实际和需要,赋予欠发达地区对改革先行先试的自主权。

 

  作者简介:

  杨 林,男,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教务科科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

  邢开蓉,女,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科研科科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管理。

0o0Allow0o0Page0o0

促进西双版纳州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

周玉燕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云南 景洪 666100)

 

  摘 要: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也适应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必然要求。本文试从西双版纳州非公有制经济"十一五"期间发展的情况、遇到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探讨,希望对推动全社会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所启示。

  关键词: 西双版纳;非公有制经济;思考

  党的十八大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对非公有制企业而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既是难解之题,也是必解之题。本文试从西双版纳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和建议进行探讨,希望对推动全社会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所启示。

  一、西双版纳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基本概况

  “十一五”期间西双版纳州非公经济、中小企业总量不断扩大、质量有所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公经济经营领域已涉及建筑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农产品加工业、社会服务业等众多的行业和门类,形成了城乡结合,三大产业互相渗透,集农工商贸为一体的发展格局。全州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在繁荣城乡经济发展、增加劳动就业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对社会贡献不断加大

  “十一五”期间,西双版纳州非公经济、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15%(到2011年州民营经济从业人员10.8万人);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对财政贡献日益增强,2010年上缴税金7.5亿元,上缴税金年均增长13.4%。

  (二)非公经济、中小企业总量迈上新台阶

  2010年,全州非公、中小企业完成经济增加值55.2亿元,是2005年的2.4倍,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20%;占全州GDP的比重达到34.3%;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共39857户,比2005年年均增长12.72%。全州非公经济、中小企业一、二、三产业从“十五”末期的13.83:37.77:48.45调整为“十一五”末期的10.15:46.37:43.5,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三)成为西双版纳州实施“走出去”战略和扩大对外开放的生力军

  全州外贸企业基本是民营企业,对外经济贸易总额从2005年的2.7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0.34亿美元,对外经济贸易年均增长31.3%。对外经济贸易总额从2010年的10.3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1.6亿美元,对外经济贸易同比增长12.6%。

  (四)非公经济在繁荣市场、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方面作用巨大

  非公经济提供了全州城镇80%以上蔬菜、肉类、水产品、禽蛋、水果等生活必需品的供给,并在服务、商业零售、交通运输餐饮、旅游等行业中显示出明显优势。2010年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1.2亿元,比2005年的17.7亿元增长2.33倍。2011年,全州第三产业中民营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8.8亿元,同比增长18.4%,占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1.4%。

  二、西双版纳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十一五”期间西双版纳州经济年均实现了12.1%的增长速度,同时也存在问题和差距。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思想观念问题

  有相当的非公中小企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相关部门对企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引导、支持不够,同时也存在企业自身能力不足的问题。

  (二)发展环境仍不够宽松

  由于中小企业变数大、投资风险大、资产小、责任能力低、融资的成本和代价高、信用低、还贷没有保障等不利因素,影响到银行的借贷,加上实行对国有企业倾斜的政策、担保机构规模偏小和担保方式单一等因素,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筹资能力低,融资难仍然是制约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发展最突出的瓶颈问题;用地难问题较为突出,非公经济、中小企业用地不但手续繁杂,耗费时间长,用地成本高,还难以得到生产经营所需的土地;企业税赋偏重,各种乱收费、乱摊派现象依然存在。

  (三)发展总量不足,生产经营粗放,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较少

  西双版纳州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在全省仍处于偏后的发展水平,2010年排在全省第11位。大多数非公经济、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偏低,优强企业、龙头企业产业链不长,高附加值产品少,生产经营属于粗放型,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企业生命周期短,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追求的效益型、技能型、低消耗、少排放、可持续、可循环等内在要求不相适应。

  (四)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力素质偏低,技术创新能力差

  目前我州非公企业中缺乏的是高素质的经营者、劳动者,以及技术和管理人才,具有职业技术职称和大专以上学历的分别占总数的3%和9%。大多中小企业处于维持生存状态,缺乏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对外依存度高,科研研发力量薄弱,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较慢,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

  (五)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政府主办的公益性服务机构数量少,社会化服务机构不健全,服务功能弱化,覆盖面窄,功能单一。非公经济、中小企业缺少完善的信息交流、沟通、互动的平台,获得政策信息和市场信息不够及时。全州各类商会、协会、联合会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尚不能满足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服务需求,不能为非公经济、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低成本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非公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思考

  西双版纳是一个边疆欠发达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必须结合西双版纳州的州情,积极探索后工业经济跨越发展,促进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提升思想认识,把握非公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首先要加快思想观念转变,以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以正确的思维指导实践。破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不愿意转”这一难题的关键就是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国家利益与非公有制企业自身利益的关系,自觉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其次是紧跟国家政策导向,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与国家宏观政策密不可分,国务院新的一系列政策将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增添活力和后劲。非公有制企业要用好用足国家各项支持政策,把政策运用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之中。建议由州发改委牵头,加强信息平台建设,规范信息发布制度,增强信息政策透明度。通过定期发布我州产业发展规划,把握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快速发展。

  (二)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经济基础

  优化产业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企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1.要依托特色优势产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升级。加快非公有制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要着重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加快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科学管理。首先是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向“专、精、特、品”发展。引导扩大非公有制中小企业选准主业,做精商品与服务,突出特色,争创品牌,不断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其次是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向“实、强、大”发展。要重点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围绕支柱优势特色产业前伸后延,延伸产业链,延长产品链,形成地域化集聚、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非公有制企业集群,提升非公有制的整体实力。

  2.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西双版纳州非公企业应当结合当地的区位和资源等优势,抓住 “桥头堡”建设的机遇,瞄准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选择潜在市场大、带动能力强、吸收就业多、节能环保的产业。西双版纳州以生物产业为重点,进一步发挥本地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突出“生态、绿色、特色、健康”理念,巩固壮大天然橡胶、制茶、傣药、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等产业。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和生物资源产品的附加值,优化品种结构,扩大经营规模、建立品牌优势,推进生物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

  3.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举措,是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也是解决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剧的重要途径。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今年制定的后工业经济发展的路子,就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和主体的经济形态,着力发展以文化旅游产业为支撑的特色城镇化,以文化旅游产业为牵引的健康产业。非公经济、中小企业要紧紧围绕我州特有的原生态、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围绕旅游业的“两大战略”目标,突出“热带雨林,避寒胜地,和谐家园,神秘风情”的独特品牌,做好“热,傣,水,边”和“三个好地方”这两篇大文章,集中力量实施“五大工程”,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生态旅游胜地,带动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引导乡村发展各具特色旅游和文化产业,形成新型的文化旅游产业群及特色旅游项目,促进城乡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同时要重点发展文化产业、现代物流、社区服务、旅游、房地产、金融、信息、中介等新兴服务业,不断提高非公经济、中小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非公经济、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增强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联性,打造大产业,寻求大联动,提升企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三)提升非公企业自身综合素质是加快非公有制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加快非公有制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非公有制企业科学发展,关键取决于非公有制企业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1.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和经营管理人员要自觉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增强法制观念、诚信意识和社会公德。统战、工商联等部门要加大对现有非公企业家队伍的培养,联合国内重点高校建立两地培养企业家队伍的长效机制。

  2.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科学决策能力。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需要作很多的决策,一个好的决策能使企业起死回生,一个坏的决策也会使企业陷入危机甚至破产。所以,非公有制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彻底杜绝“一言堂”的做法,要采纳各方面的意见,进行科学决策。鼓励非公有制企业管理者掌握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增强理性思维,科学判断形势,纵览发展全局,应对复杂市场。

  3.支持、鼓励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建立稳定的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协作关系。通过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培育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发展专业化市场,创新市场组织形式,推进公共资源共享,促进以中小企业集聚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4.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科学管理能力,要着力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的经营管理模式。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进一步壮大实力,发展成为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争创名牌产品。

  5.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聚集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能力。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广泛吸纳人才、真心对待人才,增强人才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四)强化政策落实,改善发展环境是加快非公有制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

  西双版纳州应当结合实际,根据形势变化,认真落实好现有政策措施、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清理、修订限制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继续研究出台进一步改善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服务平台建设、创新扶持等方面的政策。在大力宣传专门针对非公经济发展政策法规的同时,也要注重宣传普惠制的政策法规,使企业用全、用好、用活政策。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健康规范的市场环境、多元诚信的融资环境、宽松规范的创业环境和务实开明的政策环境,使非公经济、中小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加快发展步伐。

  总之,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当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统筹考虑,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整体转变。

作者简介:周玉燕,女,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经济理论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

0o0Allow0o0Page0o0

勐腊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段丽萍  邱晓灵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云南 景洪  666100)

 

  摘 要: 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以自然资源、民俗风情、茶马古道之源、异国风光为四大特色。要将勐腊县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需要从保障机制、景点景区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设施、市场营销及运作模式等几个方面着力。

  关键词: 勐腊;旅游发展;对策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在贯彻实施云南“旅游经济强省”、西双版纳“旅游强州”及“旅游口岸活县”发展战略过程中,突出“生态旅游”主题,以昆曼国际大通道建设、云南旅游二次创业、西双版纳旅游业再创辉煌为契机,以建设特色旅游品牌产品为目标,逐步推进全县旅游业健康、顺利发展。笔者们仅对勐腊县旅游业发展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勐腊旅游资源优势

  勐腊县属云南省四大旅游区的西双版纳旅游片区,是西双版纳州所属的一个县。其以自然资源、民俗风情、茶马古道之源、异国风光为四大特色。

  (一)热带雨林资源

  西双版纳在气候上属滇南热带区域,勐腊县更有其代表性:热量较多、干湿季分明、微风多雾、气候多变,其独特的气候造就了勐腊多姿多彩的以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为代表的旅游景观,同时,勐腊县还是没有冬天的全天候旅游胜地,全县平均气温为21℃。森林面积大,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覆盖面积达490万亩,占全县面积的46%,是云南省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县份。有国家保护植物354种,重点保护植物43种,占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12%,县内野生动物资源也很丰富,动物种类之多,为全国之冠。1958年经云南省批准建立了“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划分的5片中勐腊县就占有3片,面积达13.4692万公顷,占整个自然保护区的51%。闻名遐迩的五A级景区热带植物园,四A级景区望天树景区,中国热带雨林就在勐腊境内。

  (二)民俗旅游资源

  全县共有25种少数民族,13种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72%。少数民族主要有傣族、哈尼族、彝族、瑶族等,其中未归系的有补过人、排角人、克木人等。多种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节庆文化、饮食文化等形成了勐腊县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勐腊民族文化多元性特征明显,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茶文化等方面。各民族文化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给人以天人合一、自然纯朴的感受和意境,如傣族文化与热带雨林风光相融合,形成文明的竹文化、水文化等。

  (三)跨境旅游资源

  勐腊县素有“滇南桥头堡”和“祖国南大门”之称。境外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是勐腊特色旅游发展内容的拓展。勐腊县与老挝、缅甸、泰国民族同宗,文化同源,山河相连,世代友好。境外最大的吸引地之一就是著名的“金三角”。乘坐国际班车从勐腊磨憨国家级口岸出境进入老挝半天左右时间可到达“金三角”。坐船从勐腊关累码头直下到湄公河3小时左右可到达“金三角”。可以让游客尽情体验勐腊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之后,通过水路(澜沧江——湄公河)和陆路(昆曼公路)到最神秘的“金三角”猎奇、探秘,再到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新加坡等东盟国家观光,可以感受欣赏体验境外自然地域奇观和异国民族文化异彩。

  (四)独特区位优势

  勐腊县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通向东南亚的通道。中、老、缅三国交界于南腊河汇入澜沧江处。澜沧江流出境即称湄公河,是一江连六国的“东方多瑙河”。陆路国境线上有大小通道46处,边民互市点14个,有5条公路直通老、缅边境。磨憨口岸已列为国家级口岸,至老挝,延伸到泰国的旅游线路已开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昆曼国际大通道以及澜沧江——湄公河黄金水道的开通,为勐腊旅游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茶文化资源

  勐腊易武乡是茶马古道起点,中国第一古茶镇,云南省革命老区,云南省60个历史文化名镇和旅游小镇之一,是普洱茶古六大茶山生产、加工、贸易集散重镇。古六大茶山中的易武茶山,是近代汉文化在边疆民族地区传承和发展的集中反映地,植茶、制茶、茶贸易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是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中茶马古道、古镇街道文物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易武的茶文化、文物古迹对全国茶叶发展历史、普洱茶文化研究都具有珍贵价值。

  二、勐腊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困境

  近年来,勐腊县旅游产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并将发展成为勐腊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但是与州内及省内外其他县市相比,存在几个较为薄弱环节。

  (一)旅游线路及景区开发不足

  如前所述,勐腊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勐腊旅游深度开发不足,许多旅游景区、景点开发不足,一些景区、景点仍需进一步开发。勐腊县是中国通往老、缅、泰等东南亚国家重要的水陆通道要冲。发展边境旅游、跨境旅游前景远大,有待于进一步深度开发。

  (二)旅游产品开发不足

  随着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旅游对传统的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增加了新的旅游要素(体、训、探、休、养、商),针对这一特点,勐腊的一些旅游产品还有待开发出来,例如: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有待进一步开发。勐腊除了(傣族、哈尼族、瑶族、彝族)四大主体少数民族外,还有独特的排角人、补过人、克木人。对这些民族民俗的民族村开发还远远不足;节庆旅游文化开发力度不够,还有挖掘的潜力;旅游商品开发不足,有待进一步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产品。

  (三)旅游接待设施等基本要素不足

  旅游接待设施包括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方面的相关场所和设施,涉及餐饮业、宾馆饭店、娱乐业及商业等行业和部门。接待能力不足和可进入性差已成为制约勐腊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勐腊县缺少购物和娱乐场所。作为目的地,要能让客人停下来,就要让游客有可消费的项目,可目前勐腊没有可参与的娱乐场所与活动。吃住的条件跟不上。住宿、用餐的条件达不到客人要求。

  (四)营销不足,尚未树立统一的旅游形象

  勐腊县旅游营销的内容、形式和手段总体滞后,表现在只重视业界展会推广促销和节庆营销,相对忽视了政府引导、媒体宣传和消费引导,没有充分利用新型的营销方式如网络、宣传牌子、宣传片子以及与旅行社合作等形式来宣传勐腊;进入勐腊的沿路引导标识少且不明显,通达不顺畅。外界只知道西双版纳,不知道有勐腊,原因是没有整体对外推介宣传勐腊,没有具体、明显的勐腊形象来让外界认知。

  (五)旅游运作模式滞后,游客少

  勐腊处于西双版纳旅游的末端,路程远,成本高的客观因素导致旅游运作模式滞后,游客少。如何宣传推介旅游资源,扩大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何融入旅游线路,开拓旅游市场;如何创新运作模式,激活发展动力;如何通过文化引领,实现旅游带动,推动城市提升和产业转型等等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三、勐腊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强化机制保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政府主导是关键,要形成科学合理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机制。政府对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要制定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协调各部门,形成统一的政策,引导企业进行开发。政府的旅游为全县发展中心,整合各方资源,总体统筹旅游开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企业开发旅游资源。政府出台旅游优惠政策,为旅游发展做好服务。

  (二)开发主要景区、景点,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勐腊可以围绕资源优势,推进重大景区的开发。开发曼旦、勐远仙景、孔明山、植物园二区、望天树二区、勐远绿道、易武贡茶镇,规划推进特色旅游村开发,包括勐仑哈尼族大卡老寨、象明石良子基诺山、勐腊镇曼龙勒漂流、瑶族村寨、基诺山寨子。形成孔明山基诺族生态文化度假区;勐仑热带生物、傣族文化游览区;南腊河沿岸民族村寨;“西双版纳橡胶博览园”;磨憨跨国通道风情;关累绿三角多国文化体验;易武茶马古道源地等勐腊文化旅游几大品牌。

  (三)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提升旅游市场竞争力

  一是开发好勐腊节庆旅游产品。包括傣族傣历年、哈尼族节、瑶族节和二月八节。特别是打造好斗茶大会。易武民间斗茶 “秉承传统、传承传统、凸现传统、延续传统”的工作思路,将原生态茶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有机融合,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保护和挖掘、开发和利用民族茶文化,努力打造斗茶大会品牌,有利于建设“中国贡茶第一镇”。二是打造好低海拔的体育旅游产品。包括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南腊河漂流、野外钓鱼大赛、撇岔河大赛、孔明山风筝大赛等等。勐腊县南腊河里野生鱼种多达70余种,根据鱼种分出档次,向游客出售,并制成各种特色食品打入市场大有可为;同时保护开发南腊河、罗梭江及水库天然垂钓市场,一定能吸引全国及世界钓鱼爱好者。让南腊河、罗梭江垂钓哺鱼成为勐腊县特色旅游项目,成为沿河流域村寨群众增收的途径。三是着力打造自驾游。勐腊县可以考虑建自驾游中心,涵盖“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规划为综合服务中心、游客接待中心、游客购物中心,同时提供旅游信息和咨询服务。可推动旅游产品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换升级,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旅游市场竞争力和凝聚力。还可以着力开发跨国旅游线路。

  (四)抓好旅游服务设施项目,增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勐腊县应该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加大对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和旅游交通建设的力度,逐渐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产业。着力建设商业购物点和娱乐项目,引导旅行社吸引游客;建设提升勐腊县餐饮,满足游客的需求,可以通过评星的形式来开展;加强旅游交通建设,特别是景区与城区的、景区到景区的旅游专线有待进一步改进。整合资源,全面宣传勐腊整体旅游形象。策划好勐腊名片征集活动,包括勐腊县旅游形象标识的统一,旅游形象口号的统一。邀请省外乃至国外著名新闻单位记者到勐腊县来进行考察、宣传,借助新闻单位对勐腊县旅游进行大量报道和宣传;策划好勐腊的宣传。制作电视专栏、报纸专版、广播专题节日,在机场等公共场所加大宣传力度;出版一批旅游宣传册、宣传片、歌曲、纪念品等宣传;通过各种电视、电影、演唱会等,充分展示勐腊县旅游,增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五)畅通旅游市场营销渠道,提升勐腊县旅游知名度

  旅游市场营销是通过分析、计划、执行、反馈和控制这样一个过程来以旅游消费需求为导向,协调各种旅游经济活动,从而实现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使游客满意,使企业获利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加大旅游中间商的营销激励机制,让旅行社推介勐腊,介绍更多的游客来勐腊;建立自己的营销中心或介入全州的营销中心开展旅游营销;由政府组织旅游企业,拓展市场,统一团队出去营销;建立网络营销,利用现代媒体进行营销。通过网络营销向顾客传送的信息及采用的促销手段更具理性化,易于被顾客接受,常见方式有:网站营销、微博营销;整合区域营销。围绕六要素,实现区域内整合,行业上下和左右的营销联合;加强州内、省内区域合作;实现城市联合、景区联合以及跨境跨区线路产品开发;要大力推行委托营销,实现与知名旅行商、旅行社、驻外使馆等机构合作;进一步联合拓展联系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新航线、加强旅游热点地区的航班、联合到海外旅游客源地开展促销,共同采取促销措施开发新市场等。

  (六)发挥政策优势,创新运作模式

  就勐腊县旅游业经营体制机制而言,一方面,应按照“以资源打造产业,以产品整合资源、组建经营主体”的思路,优化完善经营主体,新组建一些规模适度、经营方向明晰的经营主体,同时改革和完善现行的旅游体制和机制,逐步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管理问题。有条件的景区,可以向建设旅游综合体方向发展,并在做强做大的基础上,实现企业联合兼并。在项目打造上,可吸引一批民资和外资来开发旅游产品和项目,鼓励引导有实力的大企业以参股、兼并等形式取得旅游景区经营权,形成多元化旅游发展投入机制。

 参考资料:

[1]李庆雷 西部边疆民族地区旅游国际化与旅游产业创新路径[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2011,30(1):53-57.)

[2]赵明 独具特色的勐腊旅游资源  《西双版纳报》(2008年7月17日)

[3]罗信远、苏西超 勐腊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 百度文库

 

  作者简介:

  段丽萍,女,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科研科副科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管理学。

  邱晓灵,男,勐腊县副县长。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0o0Allow0o0Page0o0

浅析西双版纳州古茶树(园)保护机制

武燕琼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云南 景洪 666100)

 

  摘 要: 随着西双版纳州大树茶叶经济价值的提高,过度开采已经严重威胁着古茶树(园)的生存,保护好、利用好、开发好古茶树(园)其实是顺应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如何保护好古茶树是当前所面临的棘手问题。本文试图分析目前古茶树(园)保护机制所存在的问题,浅析如何完善古茶树(园)的保护机制。

  关键词: 古茶树(园);完善;保护机制

  据专家考证,西双版纳是世界茶叶的原产地,在勐海巴达大黑山发现了距今1700多年的野生型“古树茶王”以及在南糯山发现的800多年的栽培型古茶树都是历史的证据。饮食大树茶在西双版纳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许多少数民族都有饮茶的习俗,同时也带着浓厚民族特色,如:傣族的烤茶、茶水泡饭、喃咪茶、竹筒茶,哈尼族的土锅茶、烤茶、竹筒茶、喃咪茶,布朗族的酸茶、基诺族的凉拌茶、包烧茶、炒老茶,拉祜族的烤茶、竹筒茶等。古树茶已成为了考证当地乃至世界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依据,保护和研究古茶树对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和文化保护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古茶树的生存现状

  (一)西双版纳古茶树的分布情况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南部,地处东经99°58′-101°50′,北纬21°09′-22°36′,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缘。古茶树分布在海拔760-2060米之间,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保存有原始热带雨林,特殊的自然环境,为古茶树的发育、驯化、栽培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清代檀萃的《滇海虞衡志》(公元1799年)记载:“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端,六曰曼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这些古茶山就是现在景洪市的基诺山及勐腊县的倚邦、革登、曼庄(砖)、曼洒和易武六大茶山,均位于今西双版纳州境内,至今仍在生产茶叶。另外,西双版纳州境内具有千百年发展历史的古茶山,景洪市的大勐龙勐宋及勐海县的南糯山、巴达、布朗山、贺开和勐宋,合称为“西双版纳十二大古茶山”,是现存古茶树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域。

  而现存的古茶树资源,据2004年全州古茶树资源的普查结果显示,全州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分布面积13万多亩,植株较多且连片百年以上的古茶园共有82234亩,主要分布于两县一市的19个乡镇100个村寨,其中:景洪市古茶园8225亩,主要分布在基诺山乡、勐龙镇、勐旺乡、景讷乡的17个村寨;勐海县古茶园46216亩,主要分布在格朗和乡、布朗山乡、西定乡、勐宋乡的37个村寨;勐腊县27793亩,主在分布在易武乡、象明乡的46个村寨。

  (二)古茶树的生存危机及原因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普洱茶热”持续升温,刺激了普洱茶生产的发展,特别是2002年在景洪召开中国普洱茶国际研讨会以来,西双版纳的普洱茶生产飞速发展。随着商业活动增加,古茶园生产的天然有机茶引起国际国内市场的极大关注,商家过分炒作古茶叶,圈地围树;当地茶农受经济利益驱使,杀鸡取卵,砍伐野生古茶树,毁灭性采摘古茶园茶叶的事时有发生。古茶树(园)这一重要资源面临严重危机,造成或者威胁古茶树生存的因素如下:

  1.自然原因。茶树的整个生命周期长达百年以上甚至上千年,百年以上的茶树己进入“迟暮”之年,目前在西双版纳发现的一些大茶树多数树龄很高,均在百年乃至千年以上,由于抵抗力不佳不能适应日渐恶劣的自然环境,从而,毁损或死亡也是避免不了的。如在倚邦发现自然枯死的茶树王,枯死时树龄达1000多年。

  2.人为的原因。虽然自然条件是造成古茶树的死亡的其中一个原因,但是不会给古茶树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人为因素就直接或者间接威胁着古茶树的生存。一是经济利益的驱使,古茶树被过度地开采。近年来,由于干旱和过量采摘等原因,春茶的产量锐减,再加上因茶业的兴盛各行业也纷纷介入,供不应求,导致春茶的价格一路上涨。如:2000年勐海茶厂收购老班章普洱茶价格为每公斤8元钱,2002年每公斤涨到180元至210元,2006年每公斤180元至400元,2007年每公斤800至1500元,2012年每公斤2600至3000元。由于古树乔木茶原料的紧缺和需求价格的暴涨,在古茶山乔木茶的竞争已日益加剧,利益的驱动和难以控制的抢摘,使茶农已等不到芽苞生长,没有芽叶便摘老叶,甚至为图眼前利益将茶树“剃光头”或砍倒大茶树摘叶子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二是移植种树,移植后期管理不当导致古茶树死亡。有些企业或者个人,为了美观,从山上把古茶树移植到平坝、城市当中。有些百年古茶树由于环境气候的改变难以适应,导致了古茶树的枯死,人为地造成了这些古茶树的损毁。三是认养不当。所谓的古茶树认养,指的是有些企业或者是个人为了能够喝到正宗的大树茶,提前到山上与茶农协商把古茶树所产的茶叶专门提供给一个企业或个人。通常要到收茶叶的时期,这些认养企业或个人提前到认养地守着收茶,以确保数量和质量。认养古茶树应该本着最小限度地伤害古茶树为原则,但是有些认养人私自在认养树旁边设立石碑、石埂,破坏了土壤的酸碱度,对古茶树的生存环境造成了破坏。四是当地政府保护力度不够。虽然政府也积极的保护古茶树,并为此制定了《古茶树保护条例》,但是仍有不足,如:条例明确了要保护古茶树,但是却未明确监管机关和监管的具体措施。监管不力,宣传不到位,人民群众保护古茶树意识不足,导致部分古茶树农户或企业老板受利益驱使,对古茶树进行攀爬采摘、使用超标化肥和过度修剪,极大地影响了古茶树的自然生存环境。

  二、古茶树保护机制存在的不足

  西双版纳古茶树保护的成文立法是由州人大牵头制定和实施的《西双版纳州古茶树保护条例》,条例共23条,基本内容包括了:一是明确界定了古茶树的保护范围;二是规定了古茶树保护的具体原则;三是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保护古茶树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性、可操作性极强的具体保护措施;四是明确了执法主体和保护管理机构的职责任务;五是条例在具体条款中充分引进了高科技,技术含量大的科技现代化生产、科学的行政管理、提高加工运作质量和水平等先进元素。《条例》和政府的管理形成了古茶树保护机制,为古茶树的保护做出了贡献,但保护机制自身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一)古茶树保护部门及职责不明确

  虽然《条例》第五条规定州、县(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古茶树的保护管理工作,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同做好农业用地范围内古茶树的保护管理工作;发展和改革、财政、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水利、科技、公安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古茶树的保护管理工作;古茶树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古茶树的保护管理工作;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协助做好古茶树保护管理的相关工作,但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基诺山、南糯山等几大古茶山乡(镇)政府都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管理古茶树,基本上是由茶农或者是企业自行管理,而政府只是起帮扶作用。依法保护与开发利用古茶树是各级人民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由于各级人民政府没有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专门来监管职能部门加强对古茶树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又没有制定对保护和开发利用古茶树资源的具体措施和职责,从而出现贯彻实施条例力度不够,出现古茶树资源监管不到位的现象,也影响了对古茶树的保护和开发。

  (二)没有设立古茶树保护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

  州、县(市)两级人民政府没有设立专项资金,没有按条例规定将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虽然个别县采取了对部分古茶树进行认养的方式来保护和开发利用古茶树资源,但也只是杯水车薪,对古茶树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缺乏经费保障。

  (三)对贯彻实施《古茶树保护条例》监管力度不够

  条例实施一年多来,条例的监管存在不足。一是对古茶树的监管范围不太明确。各县市虽然对古茶树的规模和生存地理位置等进行了勘查,但没有按照条例规定对古茶树保护范围进行划定,设置标志并向社会公布,社会认知度不高。二是条例没有设定相应的监管机关。没有监管的组织很难在监管的范围实施监管,那么条例也将成为一纸空文。

  (四)老百姓保护茶树的意识不高

  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他们没有足够的平地和水资源种植庄稼,并且生产力水平低下,能够维持生活的手段基本是饲养家禽和买卖古茶叶,大树茶叶被炒红火后,茶叶成为山里人增收致富的手段。老百姓的文化水平和保护意识不高,他们只是把古茶树作为一种经济作物,没有认识到古茶树的文化价值,保护和发展成了现存的主要矛盾。

  三、完善古茶树(园)的保护机制

  古茶树保护条例的完善和实施办法的立法,势在必行。为了能更好的保护好古茶树,政府这一强大的职能部门必须参与到其中,发挥政府的执行能力,发动群众的力量,保护古茶树和建立古茶园优美的生态环境。

  (一)成立古茶树保护管理委员会

  由于在古茶树、古茶园的管理上还未推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为了达到统一管理的目的,抑制各部门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有必要建立一个专门管理古树、古茶园的保护管理委员会。由于古茶树、古茶园自身的特点,有些是一般人难以知晓的专业知识,这就需要专家的介入。因此,需要吸收一定数量专家学者加入这一保护管委员会中,对古茶树、古茶园的保护出谋划策,使保护的方法更加科学、合理。

  (二)设立专项的保护基金

  西双版纳境内古茶树分布广泛,且大多分布在深山林,山路蜿蜒曲折。古茶树、古茶园保护持续时间长,维护需要大量资金作为保障。虽然政府会把古茶树承包给个人或者集体,但是承包者大多只从经济利益出发,很少会顾及古茶树(园)的保护和社会效益,有文化价值却没有经济利益的野生型古茶树没人认养,这更需要政府或有关部门专项保护。保护基金可以来源于政府的财政预算,也可以来自于社会的捐助。基金主要用于:一是鼓励支持古茶树、古茶园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科学研究。二是对一些地方的古茶树、古茶园保护资金予以补助。三是对保护工作做出积极贡献的个人以及村民委员会予以奖励。对于基金的数额、用途、去向以及以此所产生的科学研究成果、保护成效要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使基金的运作透明化,这样才能真正的把钱用到需要的地方,也能吸引更多的社会人士捐助资金用于保护工作。

  (三)加强监督管理,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

  古茶树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是否到位,监督至关重要。相关的部门按照保护条例规定认真落实各自的职责,尽快出台与条例相配套的实施办法,制定古茶树开发利用技术规程,加强监督管理,并帮助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制定与条例相配套的村规民约,在村规民约中规定擅自砍伐、严重破坏古茶树(园)、过度施肥破坏古茶树(园),应当受到处罚,注重惩罚与奖励并举。发动村民自发保护古茶树(园)切实管理和开发利用好古茶树资源。

  (四)开发古茶树的旅游资源,以观光代替采食

  西双版纳位于边远山区,和其他发达城市比起来,经济欠发达。自从国内外开始普洱茶热,使当地的老百姓又有了发财致富的门路。过度采摘古茶树(园),滥用化学肥料,破坏古茶树的生长周期,古茶树(园)毕竟资源有限,经不起人们的过度采摘。为了更好的保护好古茶树(园)需要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借着云南打造文化大省的历史机遇,西双版纳的文化旅游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打造茶马古道、古茶园旅游路线并结合当地具有民族特色的茶文化将成为西双版纳旅游业的新品牌。目前,三县(市)也正积极筹划中,如:勐海打造的茶马古道旅游路线、普洱茶第一县;勐腊县易武乡2012年打造的中国贡茶第一镇等规划项目都在不断推进,但这种旅游形式也带来一些问题,如外国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采摘野茶树或者有些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出现刻字、攀爬等不文明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考虑由旅游局根据古茶树、古茶园的现状,再通过咨询有关专家学者,并向当地居民进行调查,制定几条可供旅游的线路,由旅游团带团旅游,在景点制定禁止攀爬和采摘等标识。

  (五)加大宣传保护力度

  向古茶树(园)的管理人员定时发放宣传材料,古茶树(园)不仅是个人的财产,更是国家宝贵的资源,并且古茶树不是再生资源,要让他们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大家同心协力地加以保护。当地的基层人民政府可以定期向古茶树(园)所在地的居民进行宣传教育,可以利用当地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或根据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如祭茶祖会,在这一过程中强调古茶树(园)的重要性,与当地少数民族的茶崇拜的心理能很好的结合,达到比较好的教育作用,使当地居民不再滥伐古茶树、破坏古茶园,并积极投身到古茶树(园)的保护行动中来,自觉形成保护古茶树(园)的良好风气。

作者简介:武燕琼,女,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法学。

0o0Allow0o0Page0o0

强化监督  以身作则  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赵 俊

(西双版纳州公安局,云南 景洪 66100)

 

  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出台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以良好的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的政治改革举措。规定出台后,从上至下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展现出了许多新风新貌,赢得百姓的称赞和拥护。结合西双版纳的实际,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八个方面着手,才能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

  一、坚定信心抓落实

  全州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吃透中央八项规定的具体内容、工作要求,从大处着手,小处着眼,因地制宜地把八项规定,特别是在改变文风、会风、纪律作风方面,在转变工作、生活作风方面,在以民为本,减轻扰民、减轻人民群众负担等方面,勇于推陈出新,细化工作措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把中央的每一项规定在本级党委政府、本部门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发挥出应有的成效。

  二、以身作则抓落实

  正如州委七届四次全会指出的那样,抓八项规定的落实,贵在领导带头。因此,全州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干部要从自身入手,以身作则地抓好规定内容的逐项落实。特别是领导干部下乡基层调研、检查指导工作一定要轻车简从,减少基层公务接待成本;能不开的会坚决不开,开会讲短话、讲实话,多讲管用、对工作有用的话;减少发文的数量,精减各类文件和简报,减少各类务虚的文件材料;加强科技信息化建设,改革文件流转和信息报送的传统模式,提高信息流转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把有限的政府资源用在刀刃上,发挥出更大的效能,推动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建设,同时,领导干部要管好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和亲属,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迎来送往和公务接待,切实把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加强自建设,拒腐防变的有力武器,在落实中保持干部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本色。

  三、解放思想抓落实

  全州各级领导干部抓中央八项规定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改革,彻底地摒除一些不符合时宜,不切实际的做法。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尽量减少行政审批的环节,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的力度,强化责任监督,保障人民群众有效行使权利,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近期,中央下放了多项行政审批权,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中央落实八项规定的新举措,彰显执政为民的新理念。因此,西双版纳州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加大政务中心的建设,进一步规范和精简行政审批职责权限,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办事,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如西双版纳要结合旅游地区的实际,大力推动警卫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的改革,使警卫工作适应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四、真抓实干抓落实

  中央八项规定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落实到全州各级各部门之中,还要靠各级各部门“一把手”的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特别是要杜绝“走形式”、“走过场”、“一阵风”、“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对违反中央规定,我行我素的领导要坚决加大查处力度,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部门和领导,坚决启动各项问责制度,坚决查处害群之马,让各级领导干部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抓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落实到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之中。

  五、上下联动抓落实

  州级不可坐等中央、省的落实八项规定的具体办法、措施。州级各部门要积极发动群众,集思广益,把上级一系列好的举措,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到本地本部门的工作之中,同时,要善于把基层的意见和建议,把基层的呼声及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中遇到的困难问题、阻力,及时向上级反馈,便于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争取在落实规定中取得更大的成效。

  六、依靠群众抓落实

  抓中央八项规定,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要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及时把中央的各项规定向人民群众宣传,把全州各级各部门制定出台的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的措施向人民群众公开,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人民群众充分理解并坚决拥护、大力支持中央八项规定和各级各部门的改革举措,为八项规定的全面落实打好坚实的群众基础。

  七、强化监督抓落实

  上级要加大明察暗访及其它有效监督检查,及时掌握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规定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督促整改。要发挥上级监督职能部门特别是纪委、监察部门的职能作用,也要发挥各级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督促、监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良好舆论环境。

  八、依靠制度抓落实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难在长期坚持,贵在持之以恒。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要做到规定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大工作制度建设,关键是要努力建立起落实规定的长效工作机制。要把全州结合实际制定的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措施制度化、法律化。充分发挥西双版纳是民族自治州的优势,如果需要,可以立法的形式,如以自治州单行条例或以地方法律法规规范等形式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的落实,这对实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更大的发展进步意义重大而深远。

 

作者简介:赵  俊,男,西双版纳州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研究方向:党建理论研究、公安文化建设。

0o0Allow0o0Page0o0

浅谈领导干部正能量的提升

李沿颖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云南 景洪 666100)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工作开局阶段,带头践行优良话风、文风、会风、学风、工作作风,启动着一场风气革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应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并在中南海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指出处理国与国关系,需要正能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需要正能量;推动发展和每个人的幸福,也需要正能量。“正能量”不仅成为了时下热门的一个话题,更成为了全社会的一种期盼。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执行者,为人民服务的践行者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引领者,无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源。

  一、何为正能量

  2012年,我们记住了“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和“最美代课教师”朱银全等一批“中国好人”,他们身上伟大精神的传递逐渐演变为一个流行词——“正能量”。何为“正能量”?顾名思义,就是正面能量、正向能量。这是一个物理学名词,运用社会学进行解释,那就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它已经上升成为了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和期待。

  细细品味当今的社会:在不排除、不否认诸多积极向上因素的前提下,有多少消极的因素在膨胀?有多少负面的因素在加剧?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关乎于对“正能量”的强烈需求。正能量对于当今社会无疑是需要聚合的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作为社会发展领头羊的领导干部,尤其需要提升这种正能量,必须首当其冲带头创造正能量、集聚正能量、传递正能量,只有如此,自信、团结、拼搏、创新的动力才会尽情发挥出来,社会发展才会充满活力和希望。

  二、提升领导干部正能量的意义

  (一)正能量是自善其身的立身之本

  人的内心就像一座“能量场”,既隐藏着自信、豁达、愉悦、进取等正能量,又暗含着自私、猜疑、沮丧、消沉等负能量,正能量一旦正确使用,就足够成就一番事业,相反,就会产生巨大的负能量,足以让人一生一事无成。正能量不足,就容易被负能量所操控,进入思维的误区,小则误己,大则误国。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在领导干部队伍中,确实存在一股不小的负能量在暗流涌动,主要体现在理想信念、作风养成和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干部党性观念不强,思想滑坡,意志衰退,信念动摇,在各方面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一些干部不想利民为民,将捞取政绩、赚取资本作为为人为政的动力;一些干部奉献精神和宗旨观念淡薄,把发大财、图享受作为人生的追求,以致跌入腐化堕落的深渊……具有这种负能量的干部还如何能够兴己、兴国?

  领导干部身上的正能量,是干事业、为党和人民服务的动力,是自善其身的立身之本,更是防腐反腐的内在力量。浑身充满正能量,才能保持平和宁静、热情友善、奋发向上的良好心态,才能在任何情况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善待权力,厚待百姓,智待事业,勤待工作;才有拒腐防变的自觉,才有拼搏奉献的自愿,才有干事创业的劲头。当正能量十足,就能抑制负能量,就能一身正气而歪风邪气不能侵入,保证自己永立不败之地。

  (二)正能量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之需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领导干部处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具有的示范带动作用不容小视,其成为社会“正能量源”,这既是特殊群体的身份所系,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之需。

  现实中不乏这样的例子,一心为公、奉献一辈子的杨善洲,用生命书写忠诚的李林森,以身殉职的派出所所长李方洪……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在各自的岗位上释放了“正能量”,向社会做出了榜样,给社会和谐之歌增添一份美丽旋律。当然,也有个别的领导干部,自私自利、贪污腐化、飞扬跋扈、麻木不仁……这些人身上释放出的不是“正能量”,而是消极的破坏力,对社会风尚起着反向破坏作用。

  在现在这个意识多元化、社会困惑诸多的时代,我们渴求一种强大的、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作为支撑和坚守,而作为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领导干部无疑是这股力量的源泉。激发领导干部群体的正能量,将给全社会带来巨大的正向引领和积极推动作用,社会的公序良俗会因此变得更加生动、具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得到完美诠释。

  三、提升领导干部正能量的途径

  正能量不是与生俱来的,要想最大化提升和发挥正能量效应,就需要领导干部在工作实践中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修炼官德品行

  只有品德高、作风正、修养好的领导干部,才能产生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才能具有巨大的人格力量。因此,领导干部要注重加强道德品质修养,修炼为官之德和做人之道。

  为官之德集中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上。作为领导干部,如果没有坚定的为民服务宗旨意识,就难以在内心产生强大的正能量,就不可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为官之德,重在具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情怀,以及心系群众、情牵百姓、真心爱民、脚踏实地为民服务、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责任担当;重在不为名利所绊,不为荣辱所累,不为财色所惑,不倚势,两袖清风,一身正气;重在依法行政、谨慎用权、办事公道、官民平等;重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不作秀、不做假,务求实效,让人民群众在得实惠享福祉的同时,更加信任和拥护党和政府。而彰显官德、坚守官德,则既要靠领导干部的责任自觉和道德自律,更要靠“教育、制度、监督”惩防体系来制约与督促。

  做人之道,即崇德向善的道德自觉意识和言行自律意识。有了这种意识,领导干部就会在身处世俗中,对名利荣辱淡泊坦然、洁身自好;就会逆不变节、顺不堕志,功不居傲、败不气馁。做人之道,是一种风度、一种胸怀、一种境界,但做人之道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坚持不懈地修养、历练、蜕变和彻悟才能具备,当然也不可缺少长期接受教育引导和制度的激励与约束以及社会监督来促成。 

  (二)强化作风建设

  从新华社公布领导人的工作履历、家庭情况,到中央政治局出台八项规定,强烈传递出党中央改进作风、贴近百姓的诚意和决心。领导干部必须将生活贴近群众、工作联系群众、思想扎根群众,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在服务群众中传递干部的正能量。

  1.要以“公开透明”的导向树立价值典范。中央领导人带头主动公开个人经历、家庭生活、住房存款等信息,坦然接受公众监督,不仅展现了中央领导集体有血有肉的亲民形象,更成为倡导透明化作风的典范。公开是对人民的尊重,是增进群众信任的基石,作为领导干部,要在作风上更加公开透明,坚持一切从党和人民的事业角度出发,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利,始终把权力放在阳光下“曝晒”,在真正亲近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中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2.要以“真抓实干”的态度回应民生诉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一要多知“实情”。真正扑下身子,带着问题、带着感情到群众中去了解情况、倾听民声,让问题在一线发现、经验在一线总结、矛盾在一线化解。二要多说“实话”。开会讲话直切主题、言简意赅,多说群众能听得懂的话,说群众容易理解的话。三要多办“实事”。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需,大力加强和改善民生,做为民谋利的实干家,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让人民共享小康社会发展成果。

  3.要以“勤俭自律”的作风展现执政新姿。一要带头勤政为民。认真执行八项规定要求,把作风建设落实在关注民生上,落实在解决突出问题上,把广大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化为促进发展、加快发展的巨大热情和动力,真正让群众感受到作风转变带来的实效。二要主动接受监督。凡与群众利益相关的重大事项,要依照法律和规定向群众公开,确保重大事项在群众监督下科学民主决策,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三要严格廉洁自律。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常怀律己之心,自觉遵守廉政准则,在处理个人重大事项和群众关注、社会关切的问题上,要严格按照有关廉政规范行事,以自身的清廉感染带动身边人,以朴实作风赢取群众信任。

  (三)坚持率先垂范

  从某个角度上讲,领导干部的正能量也体现在领导者带头实践自己所倡导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教育他人,其核心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要有率先垂范的品质,为基层干部和群众做榜样,做表率,以身为范,从而产生强大的群体正能量。

  1.坚持带头参与工作。领导干部既是工作的组织者,又是工作的参与者,更是工作的领跑者,因此,要勇于把自己摆进去,做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在工作中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规范言行,只有带头做好了,说话才有底气,干部和群众才能服气。

  2.坚持带头解决问题。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和一线,集中群众智慧破解最棘手、最紧迫、最误事的工作难题,千方百计妥善解决群众最关心、最困难、最恼火的现实问题,特别是要从领导机关和自身上查找问题根源,敢于带头查问题、亮思想、析根源、找对策,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解决问题。

  3.坚持带头躬身践行。领导干部要带头实践“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强世界观改造,提高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真正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始终站在排头,走在前列,要求群众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充分发挥教育引导的示范作用,影响带动部属,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诚信奉者、忠实践行者和积极促进者。

  (四)创新社会管理方法

  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网络日益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阵地和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的重要渠道,应对网络媒体成为了各级领导干部履职、从政的重要部分。领导干部重视和善用网络,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激活社会正能量的新方法。

  网络问政正在成为各级政府听民声、察民意、聚民智、解民忧、化民怨的重要渠道,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式武器”。因此,领导干部要重视和善于网络问政,这是创新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要求,更是凝聚正能量的需要。在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对于网络本身还存在距离感、恐惧感,这都是不了解网络、不懂得正确使用网络的表现。比如,有的地方对网民意见建议迟迟不予回应,甚至采取“围追堵截”的方式,粗暴对待网上不同声音。有的地方对于网民意见建议“热回应、冷处理”,也使网络意见表达大打折扣。从某种程度上讲,网络活跃不活跃,可以看出政民互动紧密不紧密。对于各级政府部门而言,只有为网民创造更多、更好的网络问政条件,网络问政才能化作政府工作的“助推器”和“智囊袋”。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而言,只有保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谦虚态度,真心实意地通过网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理解,真正使政府和群众心往一处想,聚成一股力,实现共同的目标和梦想。

  同时,领导干部还要善于掌握舆论话语权,赢得引导主动权,通过媒体释放正能量。新媒体舆论日益成为社会舆论发生、发展的重要阵地,越来越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引导媒体以人为本,把握时代主旋律,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舆论引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协助媒体做好热点敏感问题的报道,抢占舆论引导制高点;要与各类媒体互动,构建舆论引导良性格局。尤其是在公共突发事件中,要学会通过正确、有效的新闻发布与信息传播扭转危机,摆脱被动。面对公共突发性事件,关键是要从“捂盖子”思维向“揭盖子”思维转变,施加应有的舆论影响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展示好当代社会的主流,反映好人民群众的心声,引导好网络热点,壮大网络主流思想舆论,充分利用网络集聚和传递正能量。

  参考文献:

  【1】黄明哲. 党员干部的20个正能量[M].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3

  【2】理查德·怀斯曼. 正能量[M].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

  【3】李章军. 党员应人人释放正能量[N]. 人民日报, 2012.

  【4】王厚明. 领导干部要善聚人格的正能量[EB/OL]. 求是理论网, 2013.

  【5】劳春深. 陆浩为何把网络问政“作为创新社会管理基本方法” [EB/OL].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1.

 

作者简介: 李沿颖,女,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学。

0o0Allow0o0Page0o0

坚持质量立校要建设一支业务专精的教师队伍

苏 明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云南 景洪 666100)

 

  在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新形势下,要切实贯彻好“质量立校、资政兴校、人才强校”的要求,必须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政治坚强、业务精湛的党校教师队伍。党校教师业务素质有党性修养、师德优良、作风务实等诸方面要求,但业务精湛是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所在,是党校教师在职场上充分发挥执政者之师的首要资本。从业于党校讲坛的教师要把专修优势学科、专注锁定目标、专攻选定课题做得精益求精,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任。

  一、精益求精,专修优势学科

  党校专职教师是社会科学工作者,对文、史、哲、经、法、政、党建等各个专业知识都要知晓,在社科知识领域不应有盲点学科,这是基本要求,但是作为专职教师必须具有自己安身立命的优势专业学科,做到精通一门,知晓各科。在《礼记.劝学》中提到一种小动物叫鼯鼠,可谓是多才多艺,但有五能而不能成一技。五能是:能飞不能飞过屋顶;能攀不能攀上树梢;能游不能游过小河;能跑不能跑过人走;能藏不能隐藏住自身。这就是五技而穷的鼯鼠的悲哀,它拥有五项平庸的技能,但是没有一项是过硬的能胜一筹的技巧。现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教师业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仅仅是识文断字、讲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求教师严谨治学、潜心研究专业,要精通一个专业学科,具有其他教师不能替代的水平,达到艺术的境界。一名优秀教师不可能同时精通几门学科,钻研这个学科,必然会淡化另一个学科。聪明的教师总是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专修一门学科上,长时间地专心致志盯住一个专业,立足在这个方向出活出彩。专业教师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实践中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不断地丰富、完善、优化自己的优势学科,使自己在某个学科上达到同事不能逾越、不可代替、无法补缺的程度,把自己打造成本专业的良师名师大师,真正成为学科的专家学者,成为学科的领军人才,这样的优质教师越多,党校的质量立校、资政兴校、人才强校就越有了坚实的保障,党校教师也就成为了专精人才。

  二、心无旁骛,专注锁定目标

  专职教师的业务目标就是要锁定一个自己学有专长的专业方向,如公共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执政党建设、政治理论等等。一经锁定目标就要坚定不移地深入学习研究,做到心无旁骛。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诫人们:“致虚极、守静笃”。这是一种修为的方式方法,“致”是做到达到的意思。“致虚极”就是要空到极点,“守静笃”讲的功夫作用,说的是要专一坚持地守住。它昭示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做事要专心致志。现实生活中专注一事而成功的事例很多,吴大观终身研究发动机,袁隆平一辈子研究杂交水稻。吴、袁两人都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专家。动物界灵猫捕鼠的成功都是靠专注成功的;一只精灵异常的猫等待着要抓住老鼠,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动也不动,伺机一跃,给老鼠致命一击便抓到手,一举成功。动物界觅食成功是这样,人类社会上创业做事成功也是如此。现在社会上不少人做事心态浮躁,经常是左顾右盼,三心二意,对锁定的专业目标缺少激情,投入和专注不够。有的是有始无终;有的是博而不专;有的是杂而不精;有的是欲望多了,选择多了,困扰多了,烦恼多了,心绪乱了,业务也荒了。专业教师如果心绪被各种琐碎事情分散了,纠结了,那么肯定不可能致力事业,更不可能精通一门学科业务知识。党校专职教师如果能用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把精力心思专注在一个学科上,用心用情用力潜心学习研究,坚持与时俱进,那么一定能够成为某个学科的专家学者。只要广大教师能够心无杂念,把心思锁定在某个学科专业上,就能达到专则精,精则通,通则能的程度。

  三、全力以赴,专攻选定课题

  党校专职教师要出成绩,要出类拔萃,不仅要有高层次的学历、职称,丰富的实践经验,还需要全力以赴,竭尽全力攻克选定的专业课题。党校的教学课题和科研课题都具有自身的行业特点,时效性、政治性、政策性、实践性、实用性、严肃性、科学性、前沿性等都特别强。在党校担任专职教师非常辛苦。基本上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稳定的教学大纲;没有相对统一的教参资料。只有新提出的观点、论断;新发表的文献;新出台的政策;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在党校讲课主要是讲专题、讲思路、讲对策、讲理论成果、讲形势时政报告等。在党校担任一名称职的专职教师,只有紧密围绕形势发展需求,学员能力发展需求和党的事业展需求,把心力全部投入到选定的专题上,进行深入研究,紧密结合时代前沿成果和当地发展实际,精心进行专题备课,全力攻克,专题课件成熟后,讲授出来才能受到学员好评。要做一名优秀的专职教师,就要做到既温故知新又学新知新、知新创新,常年累月地紧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不停歇地把全部力量投入到选定的专题和课题上,才能出色地完成好教学科研任务。

  总而言之,党校专职教师是党校实施“质量立校、资政强校、人才强校、建设一流学府”目标的根本支撑,党校专职教师的使命就是学习执教施教的职责。在党校担任教师就是要专修优势学科、专注锁定目标、专攻专业课题、优化个人专长,形成个人独树一帜的特色,把自己毕生的心力都集中投入到党的干部教育事业上,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执政者之师。

作者简介: 苏 明,男,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副校长。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0o0Allow0o0Page0o0

对做好主体班班主任工作的思考

王亚军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云南 景洪 666100)

 

  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轮训的主渠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的主阵地,是干部增强党性的“熔炉”。班主任工作是党校各项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主体培训班班主任,如何通过自身的知识经验和辩证思维,灵活应用管理原则,方式方法,环境条件,有效地配合党校教学,完成培训任务,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把握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做好培训班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一)班主任是党校形象的代表者

  党校班主任是党校学员管理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校与学员联系的桥梁,是贯彻各项教学任务的纽带,与学员进行着面对面近距离的接触,代表着党校的形象。到西双版纳州委党校来培训的学员是全州的县处级干部、州级机关科级干部和乡镇主要干部,以及来自全州各行各业的骨干,要想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在党校的培训学习任务,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声誉,那么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班主任是党校学员活动的主要组织者

  为了保证培训任务的顺利完成,党校对学员有着严格的纪律要求和纪律约束,有一整套学员应遵守的守则,这些纸上条文要落实到学员行动上,就需要班主任做大量工作。有效的规章制度是学员的行为准则,也是班主任管理学员的直接依据。班主任对学员要做到从严管理,从严要求,执行铁的纪律,这是搞好学员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否则,就会步调不齐,其他工作就很难全面落实。

  (三)班主任是党校教学活动的有效引导者

  党校的中心工作是培训学员。班主任就是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聚精会神地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因此,组织好学员的学习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为了保证培训质量,班主任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学员的学习情况,了解学员对教师讲课效果的反映,及时反馈给校领导、教学管理部门或教师,帮助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随时调整教学课程,促使教学目标的顺利进行。

  (四)班主任是党校学员生活的管理者

  党校是学员之家。班主任除了要关心学员的学习外,还要关心学员的生活情况,热情地为学员服务。要想为学员所想,使管理工作跟踪到课外,经常了解学员的生活需求并及时向学校有关科室反映学员对生活等方面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善生活条件,使学员从内心感到在党校如在家一样亲切和温暖。

  二、班主任在工作中应树立“五种”意识

  如果说教师是蜡烛,那么班主任则是蜡烛心,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全心全意为学员服务。为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的需要,班主任除了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外,还应树立“五种”意识:

  (一)定位意识

  什么是“定位”意识呢?所谓“定位”就是指经测量后确定的位置。班主住的定位意识是指班主任与教学管理部门、任课教师、学员之间的位置关系。班主任在干部培训教学中要找准自己的方位坐标,确定班主任在班集体中的最佳位置,摆正班主任与教学管理部门、任课教师、学员之间的位置关系。良好协调一致的定位意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总之,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政治思想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只有树立而且始终坚持定位意识,才能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中介作用,为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服务。

  (二)党性意识

  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本性,是其所代表的阶级属性的集中体现。不同阶级的政党有不同的党性。党性意识,是共产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认识,是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没有党性意识就没有党的团结和统一,就不可能形成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班主任必须树立党性意识,充分发挥党校的阵地作用,把党校办成党性锻炼大熔炉、干部素质提升的大摇篮。作为各级干部培训班的班主任,讲“党性意识”就是在行动上坚持党校姓“党”的党性原则,把班主任的一切工作都紧密围绕党的(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来开展,在指导思想、教学科研、学员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要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严管意识

  所谓“严管”意识就是指对学员进行严格而科学管理的意识。要实现党校干部教育的培训目标,班主任就得树立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治班,“严”字当头的“严管”意识。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严管出人才,“严”是爱,“松”是害。“严”是一种压力,是一种促成学员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内驱力;“松”是一种放任自流,不负责任的自由主义表现,“松”放低了对学员的素质要求,既害已又害人。

  首先,班主任要具备“党校学员无论在原单位担任什么职务,到了党校都要按照党校的规定和要求办事,任何人都不能搞特殊”的原则,本着对党负责的态度,坚持原则,大胆管理,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把学员“逼”向书本、“逼”向知识、“逼”向能力。其次,在管理过程中要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原则,使“从严管理、民主管理、科学管理”的理念贯穿于党校管理的全过程,将人性化管理寓于制度管理之中,以人性管理之柔弥补制度管理的刚性之不足,使学员尽快适应新环境,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只有树立“严管”意识才能做到敢管、敢教、敢于负责,以实现管理的最佳化,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四)服务意识

  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是靠全体教职工来营造的,而为培训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的关键是班主任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所谓“服务”意识就是为社会或他人办事,也就是从事或承担有利于社会或他人的事务,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的需要提供帮助、贡献力量。自觉服务,用心服务,是服务意识的灵魂。具体来说,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思想上要帮助学员深刻认识读书求知和夯实理论功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在学习上要热心为学员做好一系列繁杂、琐碎、重复、具体的工作。三是在生活上要帮助学员解忧愁、送温暖。四是在行动上要忠于职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使学员真正体会到班主任是满腔热情地为他们排忧解难,是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的勤务员、贴心人。

  (五)协调意识

  所谓协调,就是调节各社会成员及社会组织在社会活动中的相互关系,使之做到分工合理,步调一致的活动。协调意识,就是注重协调的作用,在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去实现制定的发展目标。

  1.强化自身素质,提升协调水平。一是做到政治合格。政治合格、廉洁奉公既是班主任或组织员政治素质的体现,也是搞好协调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只有思想觉悟高,原则性强,才能维护党校的威信,保持学员管理部门良好的形象。二是做到胸怀宽广。班主任是代表党校、代表学员管理部门,按照教学计划做好学员的学习管理、组织管理、生活管理等工作,接触的人多,处理的事杂,容易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因此,我们必须有宽广的胸怀,谦虚有礼,热情待客,言谈适度,容人之短,异中求同,与学员、各科室建立良好的和谐关系。善于听取和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尽量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变被动协调为主动协调。三是做到工作认真。班主任所处理的问题都是与干部教育培训相关联,稍有不慎便会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和麻烦。因此,班主任工作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主动地、认真地做好每个细小的工作。四是做到讲究方法。班主任处于培训班教学管理工作的中心,协调处理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工作中要讲究方式方法,有时还能承受委屈,耐得性子。

  2.摆正位置,主动进行协调。一是协调好校内各科室的关系。培训班的教学管理工作离不开各科室的支持与配合,从吃、住、行、教室使用、安全保卫、文体活动等,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与相关科室联系协调,对培训班的教学管理工作合理调配,科学分工,责任到人。所以,要经常相互沟通交流、协助配合,以达到团结,以保持工作的高效、协调运转。二是超前预测,提前协调。比如,学员的吃、住、行、安全保卫、教室的(分组讨论)安排、音响设备、教室里的茶水、报到处的准备工作等方面的综合协调等等。凡涉及到培训班协调的事宜,班主任都要提前做好准备,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三是主动联络,争取支持。协调也是一门艺术,如果没有一点公关意识和水平,就很难做得好。与各科室平时多加强联系与沟通,建立良好的互信机制和沟通渠道,保证在关键时刻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3.主动汇报,正确给予协调。班主任对培训班的管理工作是按照培训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的,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困难和意外情况的发生,在职权范围内的当场解决,超出职权范围的要及时向学员管理部门和校领导汇报,请上级给予协调解决。一是按照领导的指示或授意进行,不自作主张,不越级、越权。二是要经常性的向学员管理部门和校领导汇报培训班教学和管理的进展情况、生活情况和学员的思想动态,把自己对培训班管理的思路想法向学员管理部门和校领导汇报,争取学员管理部门和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

  班主任工作包含服务和管理双重性质的工作,非常辛苦。有些班级的班主任还要求与学员同吃同住同学习;班主任要抱着对党校负责、对上级组织部门负责、对学员单位负责、对学员负责、对学员家庭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上级组织部门和学校的学员管理制度对学员进行严格管理。

 

作者简介: 王亚军,男,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培训部主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干部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