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群众路线 树立宗旨意识
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
邹乔忠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云南 景洪666100)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通过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三中全会精神,对党中央提出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坚持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提高群众工作水平是我们党推动工作,向前发展的根本工作方针。
如何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的理解是:结合实际,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党校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宣传的主阵地,就是要打造一支面向基层,熟悉州情,注重实践的理论科教骨干队伍,建立一套良好的工作机制,鼓励教师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实际,深入实践,面向基层,总结推介我州各个领域创新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并为这些生动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围绕这一个目标,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校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切实加强党校党员干部宗旨意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贯彻执行群众路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着力提高服务群众水平,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积极推进党校各项工作。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培养更多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西双版纳提供智力支持。
通过学习和思考,照镜子,使我更加清醒认识到我和党校一些党员干部在“四风”问题上还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比如:在形式主义方面,我自己重工作部署,少或忽视工作安排部署后的检查落实、跟踪问效,致使一些工作流于形式。有的同志在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做工作是为了在领导面前摆摆样子,在群众面前装装门面,让大家看看,我在做工作,至于工作成效如何,从不考虑。干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怎么省事怎么做,怎么方便怎么做,如教学不看对象,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想着完成“教学”任务,不思进取。在官僚主义方面,我自己是说的多,要求的多,做的少,特别是写的少,理论科研指导不力。有的同志干工作象推磨,推一步转一步,有时候推一步转半步,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有的在工作中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疲疲沓沓,精神不振,状态不佳;有的文风不正,“拿来主义”思想在一些同志身上表现突出,即:科研成果靠拼拼凑凑,不是自己深入基层获取信息和资料,而是简单地把别人的东西“拿来”,不进行深度的分析和思考,只是简单的进行拼接,没有自己的思想,等等。学风、文风、教风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影响了良好校风的形成。这些问题不解决,党校的发展就没有希望。
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我将带头进行深入思考、倾心听取教职工意见,进行深度的剖析和查摆,把问题找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边学边查边改,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见成效。
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最终目标就是要树立宗旨意识,强化群众观点,解决问题,推动工作。首先,就是要使广大教职工群众受到教育。我们领导班子成员要敢于面对教职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职工面前敢于揭短亮丑,身先士卒,为人师表,这样才可能在教职工群众中树立威信。教职工的信任才是我们真正的群众基础,用我们自己的真正行动去影响群众,号召群众,把我们的理论科教队伍培养成为一支思想好、观念新、理论强、业务精、作风优的骨干人才队伍,使党校真正成为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学习、研究、宣传阵地,努力做到“三个最早”,即:中央、省委重大理论和方针政策的最早学习者、宣传者;州委、州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的最早研究者、实践者;基层和群众重要典型经验的最早总结者、推介者。其次,就是要重视我们的服务对象,干部教育培训面对的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注重研究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和培训需求,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效果要使干部满意,科研成果要得到干部认可,引起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尽可能将我们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教学成果,切实为教学和实践服务。如果科研起不到这样的效果,那就是虚的、无用的。切实关心教职工的思想、学习和工作,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是我们校党委的工作目标所向。要在不断深入推进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创新学习方式,创新活动载体,深入学习,继续深化思想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州委的决策部署中来,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责任编辑:段丽萍)
0o0Allow0o0Page0o0
我校教师参与教材编撰工作
我校教师吴咏梅,参与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类学系列教材之《人类学调查方法》的撰写工作,负责撰写跨文化交流章节(第七章,共1.6万字)。该书由中央财经大学的王积超教授担任主编,由中央财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科研单位的多名教师,历时一年半共同撰写而成。人类学是一门基于实证调查的社会科学,虽然目前我国人类学学术成果丰硕,但是仍然缺乏系统论述人类学调查研究方法的指导丛书,而《人类学调查方法》一书则弥补了这一学术空白。该教材将当前人类学者使用的研究方法基本囊括了进来,这为人类学提供了调查的依据和指导,同时对于规范人类学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在方法论方面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0o0Allow0o0Page0o0
贯彻群众路线的根本
在于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游启道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云南 景洪666100)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有效工作方法,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有不同的方法和表现形式,但贯彻群众路线的最终目的和根本,就是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让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是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能变的。
西双版纳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接壤,与泰国毗邻,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傣族自治州,在近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13个世居民族96万人,其中农民(含农场职工)约80万。在这样一个边疆民族地区,如何正确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州委州政府认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让各族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按照这一思路,根据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西双版纳的具体实际,州委州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实现了共同繁荣发展,积累了许多成功而宝贵的经验。
一、提高群众收入水平是贯彻群众路线的物质基础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一切为了群众”,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由于历史的原因,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普遍较为落后,西双版纳也不例外。在新中国成立前,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落后,基本上采用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和实行封建领主制的社会制度。而基诺族等民族则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新中国成立后,西双版纳各族人民实现了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建立了人民政权,实现了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大跨越。为了尽快改善各族人民的生活状况,各级党委通过组建民族工作队等形式,团结和带领各族群众修沟开田、修路架桥、架设电线、兴办学校、创建医院。尤其是引进了一批农业科技人才,建立了热带作物、茶叶、南药等农业科学研究机构,极大地促进了全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善了边疆各族人民的生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迅速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增加群众收入,州委州政府冲破了“以粮为纲”思想的束缚,根据西双版纳独特的气候和丰富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条件,因地制宜,转变发展思路,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截止2012年,在保证150万亩耕地的基础上,全州种植了经济林木近600万亩。实现农民(含农场职工)人均拥有2亩耕地,7亩经济林木。这些经济林木的种植,为农民群众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09元,连续多年位居云南省前3位。目前,新式傣楼已在各村各寨拔地而起,高档家电、电脑、移动电话甚至汽车都已成为寻常百姓家庭的必需品,边疆各族人民群众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
在推动全州经济发展的同时,为了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州委州政府还以特殊措施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和少数民族困难群体加快发展。尤其是加大了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抓住国家把“两山”(基诺山、布朗山)列为人口较少民族扶贫综合开发试点乡的机遇,使268个人口较少民族自然村全部实现了“四通五有三达到”目标,基诺族实现了整体脱贫,为人口较少民族综合扶贫开发积累了宝贵经验。2013年,基诺山乡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58元,大大超过了全州和全省平均水平。
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
文化既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人民群众的需求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两个方面。全面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享受。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仅要满足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上的要求,而且还要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长期以来,西双版纳州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不仅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和武装边疆各族人民,而且还充分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注重保护和弘扬各少数民族先进文化,有力地促进了边疆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促进了文化的融合,民族的和谐,边疆的稳定。
首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各族群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群众、教育人民,用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了边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同时,注重挖掘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赋予时代内涵,使其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作为边疆民族地区,除平时注重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对干部群众进行教育引导外,州委州政府还决定,从2000年开始,将每年的9月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要求各级党组织以各族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知识宣传教育,在干部群众中开展以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为重点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和凝聚各民族的爱国热情和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向心力,使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进一步增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对党和国家的感情,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树立“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的思想,共同维护各民族的大团结。
其次,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努力用健康的文化产品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世界。能歌善舞是少数民族的共同特征,并且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虽然各少数民族在经济上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但各族群众的精神需求一点也不比内地群众低。为此,州委州政府立足当地实际,十分注重保护和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阵地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创新体制机制,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努力为边疆各族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州委州政府根据当地民族文化资源独特而丰富的实际,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名州”发展战略,并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着手实施文化事业惠民工程:州级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十大工程、县市“六有”工程(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影视剧院、文化广场)、乡镇(街道、农场)“四有”工程(有标准的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广场、体育运动品牌、文艺活动品牌)、自然村“十有”工程(有1个综合文化室、1块文体活动场地、1个村史馆、1块宣传栏、1个广播电视室、1个科技活动室、1支文艺队、1支篮球队、1份《西双版纳报》、1套管理制度)。配备了专抓文化的副县市长、副乡镇长。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已占全州GDP的7%。全州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1500个。220个村委会,2221个自然村中,已有农村综合文化室413个、农村文化体育广场782块、陀螺场144块、门球场217块、地掷球场98块、篮球场1588块、农家书屋275个、文艺队3128支、篮球队1504支、门球队2751支。全州共有11个国家级、26个省级、62个州级保护名录和4名国家级、49名省级、195名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立了1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所(基地)。这些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人才的培养和文体队伍的组建,不仅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而且还极大地丰富了边疆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幸福感。由于西双版纳地处边疆,当地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跨境而居,民族同根、文化同源、习俗相近、山水相连,一些民间文体队伍已经走出国门,开展了国际交流,不仅增加了友谊,而且还扩大了影响,为边疆民族地区文化走出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保护生态环境是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
良好的生态是西双版纳最响亮的品牌,也是西双版纳的生命。让人民群众生活在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之间,是边疆各族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标志。为此,州委州政府始终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维护群众根本利益,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作为重要职责。自古以来,西双版纳各族人民就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良传统。傣族谚语“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就很好地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正是这种朴素的生态观,才使西双版纳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得以保存至今。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保护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责任越来越重。为此,州委州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出了“生态立州”发展战略,并列为“六大战略”之首,制定了《西双版纳生态立州战略行动方案》,编制了中长期《生态州建设规划》。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目标后,又出台了《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工作思路,提出了 “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美丽云南的典范”的工作目标。与此同时,州人大充分发挥自治州优势,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生态的地方性法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级党组织注重引导村民将生态保护环境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从不同层面为西双版纳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制保障。
通过多方努力,全州保护自然、善待自然、尊重自然以及建设生态文明人人有责等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保护生态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法律法规更加完备。2012年,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78.3%,其中天然林覆盖率为54.9%。除403万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全州还有州、县(市)自然保护区面积143万亩,使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9%。各族群众已从良好的生态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保护生态环境也已成为全州各族群众的自觉行动。
四、维护边疆和谐稳定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根本保证
对于西双版纳这样一个边疆民族地区而言,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代表和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以及群众最大的利益就是维护民族的团结,促进边疆的和谐稳定。
州委历来把民族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全州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来抓,每次党代会议、人代会、政协会都把民族工作作为重要任务来部署。州委常委会和州政府常务会坚持每年听取1次以上民族工作情况汇报;州、县市委成立了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州、县市政府设立了民族宗教事务局,乡镇有民族宗教专兼职助理员,农场有民族科。州委、州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民族工作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兴边富民示范村”、“民族团结示范村”、“民族团结和谐村”、“军民共建”等创建活动,促进各民族团结、军政军民团结。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非法宗教渗透和邪教活动。妥善处理各类涉及民族的问题,严格区分矛盾性质,不把涉及少数民族成员的一般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归结为民族问题;坚决依法打击少数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恶性事件的犯罪分子。坚持每5年召开1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每年召开1次民族宗教工作会议,大力表彰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先进事迹,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认真落实民族团结进步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及时稳妥地处理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纠纷,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建州60年来,没有发生过因民族问题引起的事端。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州各族人民“三个离不开”思想更加牢固,“两个共同”信念更加坚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说到底就是要将党的根本宗旨落到实处。从过去几十年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成功实践中,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扎实开展,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一定会将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得更好,西双版纳各族人民一定会感受到更多的来自党的阳光沐浴,一定会更加幸福。
(责任编辑:邢开蓉)
0o0Allow0o0Page0o0
坚持群众路线 提高工作水平
沈卫国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云南 景洪666100)
虽然笔者是一名有着37年党龄的老党员,并且长期从事党的教育事业,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一直站在党校的讲台上,宣讲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也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带头参加到群众路线教育的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认识,紧紧跟上形势发展的步伐,才能够使宣传工作、服务群众的工作落到实处,让群众满意。
一、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意义认识的深化过程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在全党进行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时,笔者对如何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视与感觉还很不明显。2013年6月18日,中央机关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召开。笔者也在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活动中参加了宣讲。宣讲的内容主要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动员讲话精神和开展的具体做法展开,对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理解得还不是很深的,对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意义认识也仅停留在一般层面上。直到第二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才使认识逐步地深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加大了党的建设步伐,特别是中纪委十八届二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提出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并颁布了八项规定,在反腐败的道路上,老虎苍蝇一起打,十八大以来有23位省部级领导干部被带走接受调查。东莞扫黄,引发的全国扫黄。中央在治党治国领域,在改变党的作风中同时改变社会风气的种种做法,使笔者看到了中央的决心,看到了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我们党要确保中国梦的实现,党要领导人民群众开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就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护,就必须在党内开展一场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活动,在照境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过程中实现党的自我完善,实现每一个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反省中成长。
二、党校教师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就是要提高宣传能力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路线从内涵到外延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党的十八大在加强党的建设中提出了,我们党要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中落实群众路线。即在“三问”的过程中,了解人民群众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并把人民群众的需要看作是自己工作与奋斗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说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工作理念与工作思路的确立,本身就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因此,作为党校的教师,更要当学生,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老师,把人民群众需要了解的知识,需要知道的中国改革建设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看作是我们需要去学习,去研究的重大课题。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才会使我们找到党校教师的研究方向和教学的专题。不深入实际,不了解情况,我们的研究课题就会偏离方向,教学就会失去听众。讲什么,怎么讲,都需要在走群众路线的过程中自己去把握。
群众是需要组织宣传动员的。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必然的,但由于群众也是当前利益的体现者,群众也是划分阶层的。因此对群众的教育同样是共产党人的重要历史使命,是党校人的历史使命。当年,毛泽东对我们的军队进行了改编,在改编中,明确提出了新军队的任务要打仗,还要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今天,中国共产党自己的学校就更应该肩负起动员群众,宣传群众,把党的正确主张宣传到群众中去的职责。从群众中来,来的是零星的,不系统的要求、愿望与想法,回到群众中去的是经过党和政府研究后的系统的对策、措施。到群众中去后是否有效,不是领导说了算的,也不是我们的学术研究所能表达的,而是群众在新的实践中是否满足了需要。一旦不能满足,就必须在新的探索中寻求新的方法,满足群众的需要。即便是现在已经满足了需要,也有一个实践的深化从而提出更高要求的过程。作为教师,在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过程中,需要吃透两头:一是真正把群众装在心里,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在问需于民中了解群众的生活需要与政策需要;二是要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政策宣传好。在很大的层面上,不是我们的政策不好,而是我们的宣传工作不到位,没有让群众路线在自己心中真正确立起来,自然很难打动群众的心。
群众是需要党来引领的。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利益的最高和最集中的体现者,党必须永远站在群众的前面引领着人民群众前行,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因此,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党没有自己的利益,党的利益就是由群众的利益体现的,而意识的反作用,则体现在党对人民群众的引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靠什么?靠的就是党对人民群众的引领,体现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而党校教师体现的就是让这样的一种能动反作用力得到强化。教师的宣传能力越强,就越有宣传的效果,就越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到群众中去,党的正确主张就越能够成为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三、做一个能够让受众欢迎的优秀教师
党校教育,是一个受众面很广的群体。有在各个重要岗位任职的领导;有流动党校面对的广大群众;有正在进行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各单位的领导与群众。其实,在教学的过程中,党校的学员都应该被看作是群众,这样才有可能去尊重学员,并在了解学员的需要中开展教学。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就是要把课讲好,讲到听众的心里。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唯物史观。把“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思想贯穿到自己工作的全过程,从向群众学习的过程中找准专题,找好研究的课题,使教学的内容融入群众的需要之中。
二是坚持群众路线,俯下身段,虚心向群众学习。在群众中有智慧,有想法,有对自己幸福追求的理想与思路。党校教师就是要在集中的过程中形成尽可能的系统化,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中,以自己的宣传,引领群众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开拓进取,创造属于群众自己的幸福生活。
三是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思想的丰富总是需要技能的形式来表现的,党校教师的良好教学技巧虽然属于教学的形式范畴,但良好的形式范畴对内容的表现力同样是不可忽视的。让受众喜欢听,愿意听,就需要在教学的形式上不断地开拓创新,在服务学员,服务听众,提高教学技能的过程中,推陈出新,让丰富的内容在宣传群众的具体形式中表现出来,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将在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中,主动参与,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过程中,寻找工作的新内容、新思路、新方法。服务群众是一句口号,但在具体的工作中,就是服务党校的全体学员,服务听课的全体群众,也包括为党校的全体教师服务。
(责任编辑:段丽萍)
0o0Allow0o0Page0o0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执行好干部选拔任用条例
马 银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云南 景洪 666100)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群众路线历来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体现在组织人事部门的工作中。目前我们面临着新时期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如何加强信仰教育、宗旨教育、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等问题。其中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要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狠抓作风建设,选好用好干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民主质量,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为此,笔者结合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如何贯彻落实好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谈几点体会。
一、贯彻好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坚持走群众路线
(一)选用干部要尊重群众意愿。在干部选拔使用过程中,干部使用,首先是要得到使用单位、地区大多数群众的认同。《条例》第十四条“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民主推荐包括会议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推荐结果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在一年内有效。”干部的选拔任用,要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标准,采取民主的方法进行推荐,即听取群众意见。《条例》对不同层次的干部任用规定不同的范围,并按一定程序进行推荐。《条例》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所推荐人选经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符合条件的,纳入民主推荐范围,缺乏民意基础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在群众意愿表达上,《条例》的第四条明确规定了: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实绩有显绩潜绩,显绩大都容易看得出或是从统计数字反映出来;潜绩就要通过多方面访谈,全方位的考核综合分析后才能得知。群众公认,就是要从群众普遍认为好的干部中去选拔。实践证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干部具备更强的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些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紧密联系群众,能够倾听群众意见和呼声,能了解群众最强烈的诉求,对基层、对群众有较深感情的干部,人民群众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现在,我们选拔任用干部,从推荐、考察预告到任前公示等都是为了能更充分听取、吸纳群众的意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
(二)选用干部要依靠群众参与。我党的原则是党管干部,党领导人民群众选好用好干部。相对于群众而言,干部负有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之责,也就说没有群众,何来的干部。所以选干部必须有群众参与。干部的好坏,我们服务的对象——群众最清楚。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干部的优劣和是非功过,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汉代贾谊曾提出“故王者取吏不妄,必使民唱,然后和之。故夫民者,吏之程也。察吏于民,然后随之。”(《文集·政上》)可见,古时,就提出选官要听取群众的意见。为此,我们现在为了选好、用好干部更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离开群众搞小圈子选拔干部,这样的干部往往得不到人心,落不到实处。所以,现在个人推荐要署名,考察人员也要署名,同时《条例》在具体要求和程序上都有明确规定,以便监督和追究责任。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和单位内的竞争上岗都有明确的程序规定,这有利于群众的参与。
(三)选用干部要接受群众监督。选用干部还是临时动议,或是由少数人选少数人,容易滋生用人上的腐败,又会使干部队伍失去群众基础,难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因此,要通过认真执行考察预告、任前公示等制度,严格落实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监督权;要通过开展述职述廉等工作,畅通群众监督的渠道;通过行风评议、群众满意度调查等形式,全面了解群众的认可程度。《条例》第六十六条规定: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本条例,自觉接受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下级机关和党员、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纪违规行为,有权向上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举报、申诉,受理部门和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查核处理。
二、贯彻好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树立正确用人导向
(一)把握德才关系,树立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是《条例》规定的基本原则,也是新党章对选拔干部的基本要求。德是才的统帅,才是德的支撑,两者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党员干部的德要做到: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党的事业、坚持党的路线、维护党的原则,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执政为民。正确对待权力、责任和利益。牢记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为民谋利。坚守清正廉洁,艰苦奋斗、廉洁自律。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侈之风。党员干部的才要突出推动科学发展、为人民服务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二)把握注重实绩原则,树立重实绩的用人导向。不拘一格降人才,对不同类型的干部,要坚持群众路线,实事求是考察选拔。对千里马型干部不亏待,让开拓者无忧;对老黄牛型干部不忽视,让实干者无悔;对包青天型干部不挑剔,让公正者无畏;对智囊团型干部不嫉妒,让谏言者无虑。破格提拔的特别优秀干部,应当德才素质突出、群众公认度高。一般要有以下表现的:在关键时刻或者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中经受住考验、表现突出,做出重大贡献;在条件艰苦、环境复杂、基础差的地区或者单位工作实绩突出;在其他岗位上尽职尽责,工作实绩特别显著的可进入破格之列。因工作特殊需要破格提拔的干部,应当符合下列情形之一:领导班子结构需要或者领导职位有特殊要求的;专业性较强的岗位或者重要专项工作急需的;艰苦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急需引进的。
(三)把握群众公认原则,树立重公论的用人导向。把“群众拥不拥护”、“群众赞不赞成”、“群众高不高兴”、“群众答不答应”作为干部工作“群众公认”的原则标准,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使每次干部调整和选拔都起到激励干部群众工作热情,发展一方事业、确保一方稳定的效果。“应当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重使用后备干部,用好各年龄段干部。”“应当树立注重基层的导向。”为了能从基层和不同行业中选拔出好的干部,让优秀的干部能脱颖而出,《条例》第十条中明确规定“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党政领导干部可以从党政机关选拔任用,也可以从党政机关以外选拔任用。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应当注意从担任过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领导职务的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中选拔。”
三、严格落实条例要求,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一)严格按条例规定的条件和资格选用人,提高群众对干部选用的满意度。《条例》中对选拔任用条件和资格都有明确的规定,只要我们坚持按《条例》规定的条件和资格选用人,就会提高群众的满意度。新修订的《条例》对人民群众关注的“破格”、“裸官”、“复出”等作了明确的规定。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裸官”不得列入考察对像,问责被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安排职务,两年内不得担任高于原任职务层次的职务,同时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按照影响期长的规定执行。破格提拔要德才素质突出、群众公认度高,《条例》在明确具体适用情形的同时规定,选拔任用的基本条件和有关法律、章程规定的资格不能破,任职试用期未满或者提拔任职不满一年的不得破格提拔,不得在任职年限上连续破格,不得越两级提拔,并在审批把关和过程公开方面严加要求,防止“破格”变成“出格”。凡民主推荐得票率、民主测评优秀率、民意调查满意率低的,不列入考察人选,不作为提拔重用人选。突出了对领导干部政绩、存在问题和不足的认定,防止干部考察失实。同时,为了防止在干部推荐过程中出现的“利益票”、“感情票”和“老好人”得票多,而敢于担当、敢抓敢管的干部容易得罪人而丢票的现象。《条例》第二十三条进一步规定:“确定考察对象,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德才条件,将民主推荐与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一贯表现和人岗相适等情况综合考虑,充分酝酿,防止把推荐票等同于选举票、简单以推荐票取人。”将推荐结果由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改为“重要参考”。
(二)严格按选任干部的各项程序办,增加干部选任工作的透明度。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五个环节,构成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流程。《条例》对选拔任用干部的民主测评、考察、讨论、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都有具体的程序规定。为防止以前选用人工作中出现过的临时动议、暗箱操作、人情因素、突击提拔等现象,《条例》把原“酝酿”一章拆分体现到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之中。增加了“动议”这一章,并把“动议”这一章作为干部选拔任用五个环节的初始环节。就是突出党管干部,在用人上有一个启动过程,让负责干部工作的领导同志和组织人事部门根据有关方面建议和平时了解掌握的情况,对领导班子进行分析研判,就选拔任用的职位、条件、范围、方式、程序等提出初步建议报告后在一定的范围内酝酿,提出方案。使得干部任用的程序链条更为完备,也更为透明,既为党组织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领导和把关提供依据,也强化了党组织在选人用人上的责任。干部选拔方案程序公开,干部任用资格条件公开,干部人选实绩公开,考察结果适度公开。让选人用人全过程都在群众的监督之下。
(三)严格干部选拔任用原则,增强干部选任工作的公信度。党管干部原则是最基本的原则,党要全面从严治党,党要管好干部,才能使党永远保持先进性,有凝聚力、战斗力。干部选拔任用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一是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原则。对干部来源要注意选择的广泛性,对民族、区域、阶层、行业等也要兼顾到,要公正地选有德能的人。二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选拔干部中找到德才兼备的人选后,必须全方位考量,以德为先进行选拔。三是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中,我们要注意对做出实绩干部的使用,但也要全面考察其所做的事情,是为了政绩而做的还是真正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做的实绩。四是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这是我们选拔任用干部过程的方式方法要把握的原则。只要我们充分把握和运用这些原则来运作好选人用人机制,就能增强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责任编辑:邓彩霞)
0o0Allow0o0Page0o0
整顿学风改进教风 转变作风
着力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窦晓辉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云南 景洪666100)
党校是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和熔炉,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担负着双重职责,既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参与者,也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参谋者、宣传者和推动者。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四风”问题,对党校而言,主要是解决好校风问题。努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干部教育培训阵地。
一、从整顿教学秩序,调整教学内容入手,转变学员学风
针对一些党校学员不重视学习,不珍惜到党校学习的机会,学习纪律松散,存在到课率不够、迟到早退、不遵守课堂纪律等情况。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西双版纳州委党校把整顿学风作为一项核心工作,在认真贯彻好《党校工作条例》、《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中央八项规定和中组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通知》等要求的基础上,力求在学风上有所转变,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以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良好校风引导学员端正学风、转变作风,使教育培训成为改进作风的具体实践。
3月3日至4月4日,州委党校举办了2014年西双版纳州级机关科级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班。培训分五期进行,每期培训5天,共培训985人。培训亮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训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对“四风”,整顿学风,专门成立了学风监督组,主要负责教学纪律监督,对违反教学纪律情况进行通报。学风监督人员在课堂上不定时地进行巡查,对上课睡觉、玩手机、讲小话、缺席等学员用照相机记录在案。同时,严格考勤制度,要求缺课学员必须补足学时,否则不能结业。二是在教学内容上既突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又抓好群众路线教育专题、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以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组织观看了《插甸经验》专题片,安排了《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和《榜样的力量》等材料的自学。进一步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努力使各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自觉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时代新要求。
二、从强化教学纪律,加强师德教育入手,改进教师教风
党校教风是指党校教师按照党校教育的总体要求,为完成党校教学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特有的教学风格、教学态度和思想作风。教风是党校的标杆,是党校的导向。教风影响学风的形成,事关文风的提升,决定校风的塑造。针对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进取精神不足,创新意识不强,缺乏钻研精神,文风不实等情况,学校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要在重师德促教风上下功夫。在提出弘扬党校精神,树立党校教风,建设党校文化,培育党校作风,塑造党校人形象的同时,提出了“三个最早”即:中央、省委重大理论和方针政策的最早学习者、宣传者;州委、州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的最早研究者、实践者;基层和群众重要典型、经验的最早总结者、推介者。
通过大力弘扬“勤奋求真、博学践行、严谨治学、善德奉献”的教风,进一步加强党校教风建设,提高干部培训和科研资政质量。一是把教风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长期战略任务,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工作和制度中。二是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强化教师的党校意识和岗位意识,培养教师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忠诚于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的职业道德和精神;三是着力塑造党校教师形象,树立良好教风。坚持“研究无禁区,课堂有纪律”,为人师表,不做有损党校教师形象的事;四是发挥中层领导和党员教师在教风建设中带头人的作用。各党支部加强对党员的党性教育,增强其党性观念、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发挥党员教师在教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从加强思想理论教育,改进“四风”建设入手,树立良好校风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是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切实改进作风,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主要任务就是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针对部分教职工中存在的工作纪律性不强,缺乏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不强等情况,学校把教育实践活动与转变作风结合起来。把坚持党校姓党的校魂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抓手,使之贯穿到教育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
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群众路线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服务意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一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要求,打造一支业务精、作风强的队伍;二是完善管理制度,严格工作纪律制度,实行工作纪律巡查制度;三是组织教职工学习先进模范事迹;四是开展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活动。要求教学科研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好调查研究,让教学和科研文章能够做到“三贴近”。五是认真执行中央、省、州有关规定,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争创节约型单位。六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积极推进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改革,提高党校教职工干事创业的能力,把党校建设成为理论宣传的阵地,人才培养的高地,风清气正的圣地。
(责任编辑:段丽萍)
0o0Allow0o0Page0o0
西双版纳州房地产市场调查研究
——以景洪为例
于志升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云南 景洪 666100)
摘 要: 西双版纳以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也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景洪作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以其较为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和居住环境引人注目。就景洪房地产市场而言,由于近几年房源供应较为充足,民众对房价大幅上涨的预期不强,投资需求得到较大的抑制。因此,房地产市场保持相对平稳将是基本趋势,大涨大跌的概率较低。对政府而言,在坚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应合理确定全市的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同时建立健全保障房机制,通过长效机制实现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景洪;房地产;市场供求;宏观调控
较长时间以来,房地产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从来没有什么像房价这样牵动这么多人的心。根据2013年10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69个城市房价继续同比上涨,其中北上广深这四个大城市的涨幅超过 20%,不断走高的房价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着人们敏感的神经和脆弱的心理底线,可以说,房地产市场状况已经成为关乎到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
西双版纳以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也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五十万人口的景洪市云集了上百家房地产公司,其中不乏世纪金源、万达、保利、华侨城等国内地产巨头的身影。市场是匹桀骜不驯的野马,如果不能摸透脾气,无论多大的力道都难以驾驭,甚至会适得其反,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房价走势也充分说明了单纯行政指令式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在强大的市场力量面前只是螳臂挡车。因此,面对火爆的市场形势,政府的应对之策就成为一个必须要认真对待的课题。
一、宏观环境分析
(一)自然地理及社会人文状况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处横断山脉的南延部分,位于云南省南部边缘,辖区总面积19124.5平方公里。周边西北连澜沧县,正北面与普洱市思茅区相连,东北连江城县,东西南三面与老挝、缅甸两国接壤。自治州首府景洪市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部,地处澜沧江大断裂带两侧,山原地形,北高南低,两侧高,中部低,最高海拔2196.8米,最低海拔485米。景洪市属于县级市,国家园林城市,总面积6958平方公里。
景洪市属于北热带和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四季不分明,干湿季分明,通常5~10月份为雨季,其余月份为干季。兼有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优点而无其缺点,日温差大,年温差小,静风少寒,基本无霜,水热资源丰富,有利于植物生长。境内森林覆盖率为84.46%,城市绿地覆盖率为46.65%。
西双版纳是以傣族为主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有傣、汉、哈尼、拉祜、彝、布朗、苗、瑶、基诺、回、佤、壮、景颇等13种世居民族。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州常住人口113.35万人,其中景洪市人口51.99万。
景洪市为多民族聚居地,民族文化璀璨。独具魅力的贝叶文化、南传上座部佛教、婀娜多姿的傣族少女、基诺族大鼓舞、哈尼山歌……傣族的“泼水节”,哈尼族的“嘎汤帕节”,拉祜族的“拉祜扩节”,基诺族的“特懋克节”,瑶族的“盘王节”等透射出独特而醉人的各民族风情。以傣族贝叶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傣族章哈,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傣族泼水节、基诺族大鼓舞等被文化部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双版纳州辖区内有1市2县(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三区”(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磨憨经济开发区、景洪工业园区)。景洪市辖1个街道、5个镇、5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允景洪街道、嘎洒镇、勐龙镇、勐罕镇、勐养镇、普文镇、景哈哈尼族乡、景讷乡、大渡岗乡、勐旺乡、基诺山基诺族乡。共有16个居委会、81个行政村。从古至今景洪一直是西双版纳州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城市名片:雨林景洪,柔情傣乡。
西双版纳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璀璨的民族文化每年都吸引大批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尤其是景洪,以其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前来置业定居。
(二)经济发展状况
景洪市经济主要以农业和旅游业为支柱,以加快发展工业(景洪市工业园区)促进经济增长,是全州旅游的主要集散地和旅游目的地。景洪交通便捷。西双版纳国际机场于1990年4月建成通航,先后开辟了至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武汉、郑州、大理、丽江、杭州、广州、合肥等国内航线,也可由景洪经昆明中转飞往全国各地。2000年后开通了至泰国曼谷和老挝琅勃拉邦的国际航线。景洪机场为省内重要的中型枢纽机场,国家一类口岸,云南省乃至东南亚重要的航空港。景洪至省会昆明的公路里程为550公里左右,全州一市二县40个乡镇全部通公路,全州总通车里程为3670公里。景洪至勐海、勐腊、大勐龙、打洛等主要干线均为柏油路,现已开通景洪到勐海、勐腊的高等级公路。坐落于景洪城北岸的水运口岸景洪港为国家一类,已开辟多条国际客运货运航线。规划中的泛亚铁路中线建成后景洪去往内地和东南亚将更为便捷。
根据2014年西双版纳州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272.3亿元,增长13.5%,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92.6%;固定资产投资209.1亿元,增长30.5%,累计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63.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8亿元,增长20.4%,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亿元,增长13.8%,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69.2%;对外经济贸易总额29.4亿美元,增长80.2%,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9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94元,增长12.2%,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97.8%;农民人均纯收入7107元,增长15.1%,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0.8%,后四项指标控制在“十二五”规划目标范围内。
(三)城市发展规划
西双版纳已经进入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20年全州城镇新增户籍人口25万人左右,城镇户籍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40%左右,城镇化率达55%左右,基本实现全州城乡人口在城市、城镇和农村的合理布局。景洪的发展目标是东方水城。打造成为休闲度假天堂、金融商务中心、行政文化中心、会展旅游中心、市域公共服务中心、旅游教育与体育休闲中心,建设一座全新的、具有独特魅力的山水园林城、热带雨林城、中国东盟贸易桥头堡。
景洪总体发展格局可以归纳为“两片一带”。城市控制面积达200平方公里、景洪(嘎洒)片区发展到60平方公里,橄榄坝片区30平方公里,沧江一带布置各种旅游设施。
景洪地产发展方向可以总结为:北控、东进、南移、西拓。
北控:北部用地受到江北山势的阻隔,不作为中心城区的发展方向,用地以继续完善内部功能,用地开发“填平补齐”为主,适当发展东北区块和城东路沿线地块。
东进:以曼弄枫度假区开发建设为主动力,以勐泐大道为发展轴线,用地向南发展,安排大片居住、公共设施、商业、绿化用地。
南移:以嘎洒新区开发建设为主动力。
西拓:西部以工业园区为中心,安排居住、公共设施用地,并外延安排工业用地。
除了北部区域是受地势限制以外,未来整个景洪的房地产发展重心将主要体现为东进、西拓和南移。本地块属于澜沧江中心地带,政府投资近60亿元的沧江新区的规划和建成,将在景洪沿江两岸区域打造一个集旅游、休闲、商务和民俗体验的滨江新经济带。
这种发展趋势在景洪在建在售楼盘图中也可以得到佐证。
二、市场供求分析
(一)土地供给分析
2011年,景洪市区共成交土地463101平米,合计约695亩,成交金额为61592万元,平均成交价约为88万元/亩。
近期景洪市供地数据整理汇总如下(2012.09—2014.01):(单位:平方米)
以下将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景洪近期供地用途分析;近期住宅和总供地面积波动趋势。
1、景洪市近期供地用途分析
从以上图表可见:
1) 景洪土地供给的三分之二以上为住宅用地,后期主要体现为商品房供给。商业用地所占比重为四分之一。以上两项占到所有供地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2) 相比之下,对社会低收入群体安居乐业极为重要的保障房用地所占比重反而极小。
2、景洪近期住宅和总供地面积波动趋势
出于统计口径统一的需要,每部分所采用的数据为月均数值。
从以上图表可见:
1) 2013年全年城区无论是总供地还是住宅供地都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水平,而2014年趋向高位,一月份单月的土地供应量超过2013年半年的总量。
2) 参考2011年的土地成交量,景洪整体土地供应较为充足,但市中心较为紧缺,土地供应主要集中在工业园区、旅游度假区、曼弄枫以及嘎洒、勐罕等新兴热点区域,整体符合景洪市总体城市发展规划。
3) 鉴于土地供应量较为充足,未来几年景洪整体房价大幅上涨可能性较低,但考虑到目前的房价水平、开发成本和社会心理因素,亦难出现大跌的局面。仅从土地供应方面考虑,全市房价会有小幅上涨,但整体相对平稳。
(二)房源供应和销售分析
2009—2012年四年时间西双版纳州住宅供应与销售的基本数据如下:
1、 批准预售面积与实际销售面积(单位:平方米)
2、批准销售套数与实际销售套数
3、待售面积(单位:平方米)
注:2009年、2010年为空置房数据。
4、商品房住宅均价(单位:元)
注:计算方式为商品房销售金额/销售面积
由以上四个图表可以看出:
1) 2012年是一个重要拐点,进入2012年之后,可预见批准预售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面积都将有很大提高。
2) 2011年批准预售套数有大幅增加,但市场需求的套数在次年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3) 待售面积逐年大幅提高,2012年相比2011年增长了69.44%。市场供应比较充足,从而直接影响到供求关系。
4) 2009年以来房价逐年增加,增长比例分别为25.76%、18.04%、26.76%。但考虑到图表三的情况,市场供应的充足将会极大地抑制房地产市场的上涨预期和投资需求,因此,在无较大政策变化的情况下,房价仍会延续上涨趋势,但涨幅会呈现缩小趋势。
另据景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统计数据,景洪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2006年至2013年,全市共建设保障性住房11545套,目前已建成6144套。2007年至今,全市共分配入住保障性住房5562套,其中廉租房3915套195750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855套56430平方米,经济适用房792套47520平方米。
(三)消费需求分析
消费者的置业需求分析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其中西双版纳州第四届房交会现场发放50份,网络形式发放100份,合计收回有效问卷118份。基于调研数据,以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消费者的置业意愿
整体来看,占比最大的人群考虑置业,其次为观望,考虑到部分问卷是在房交会现场发放,数值应该高于常态,所以可以理解为本市房地产市场消费者观望态度居上。
2、消费者的置业目的
整体来看,在有置业意愿的人群中,刚性需求占有大部分的比重,这其中既有首次置业,也有改善型需求。度假居住仍占较大比重,反映出景洪市房地产对于外地人仍有较大吸引力。投资需求所占比重较低,反映了消费者对景洪市房地产价格上涨的预期不是很高,这种心理在客观上也会抑制房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
3、优先考虑的置业区域
由图表可见,中心城区虽然房价较高,但仍是热点区域。江北虽受山势影响,难以进一步拓展,但因为房价较低,和较好的江景资源,仍受到很大的关注。曼弄枫是新兴热点区域,环境优美。嘎栋区域因为房产巨头万达的进驻而成为热点区域,优质的开发商品牌资源和较为合适的房价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
三、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政府调控分析
(一)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
以景洪为代表的西双版纳房地产市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市场供应量增大,房地产市场趋向饱和。本市人口基数少,自身需求有限,刚需不足,外来需求跟不上,供过于求格局明显,需要很长时间消化存量和增量。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房地产市场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极易受到财政收入的诱导,从而形成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这种趋势既不利于整体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也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良性发展。
2、房地产市场缺乏统一规划,导致局部与整体不协调。2014年西双版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高城镇化特色水平。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是建设傣乡水城的题中之义,也是推动以景洪市为代表的西双版纳旅游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配套设施有待于提升。简单复制的低级商业形态大量存在,大润发、沃尔玛等知名品牌主要集中在临江区域,包含高端奢侈品在内的大型商场缺乏,以及公共交通的不规范等都是留客率低的重要原因,进而导致房地产需求的瓶颈。
(二)理论与政策分析
1、全国范围来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具体到房地产市场,面对行政化调控“越调越涨”的怪圈,三中全会开出的药方是:调控回归市场调节,完善土地供应和房产税改革将成为调控楼价的主要手段。2014年两会时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部长姜伟新面对有关房价提问时透露出“双向调控”的楼市政策信号。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认为,所谓“双向调控”,是指在中央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过渡期”内,实施“托底盖帽”的双向调控方针。其中以政府提供最基本住房保障为“托底”,以抑制因过度投机导致的房价过快上涨是“盖帽”。这也为景洪的房地产调控提供了借鉴和思路。
2、政府的房地产调控会同时产生两个截然相反的作用力:一方面会释放一种信号,表明政府的态度和意志,从而促使市场回归理性,朝着期待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加重民众对房价上涨的预期,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引发抢购风潮,同时,政策影响力被市场消化之后也会大大提高房价报复性上涨的几率,加剧泡沫化,以致于结果适得其反,所以政府对于房地产调控的时机、内容、力度一定要基于充分的调研和严密的论证,慎之又慎,妥善把握,稳妥推进。
3、房地产调控首先是调预期,因为房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众对房价上涨的预期,恐慌性购房进一步加剧房价上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使房价回归理性,平稳预期是关键,而且只有通过长效机制才能更好地稳定预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认为“长效机制应该是一套政策的组合。这套政策的核心我认为应该是构建一个覆盖全体城镇居民的住房供应体系,不同的人在这个供应体系中能找到自己的需求和定位,然后配以财税、金融、土地等等这些政策来落实这套体系。”
4、同时也应该看到稳定房价是调控的重要目标但不是最终目标,房地产调控的最终目标应当是解决群众住有所居问题和促进构建健康、有序、规范的房地产市场,使不同层次的人群通过租赁和购买两种方式都能找到合理的住房定位。合理的住房供应模式应该是三位一体的,即满足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房、满足中高收入群体的商品房及介于二者之间的限价房。
(三)具体政策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结合景洪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1、从人口的区域容量规划入手,考虑土地、水资源容量和交通、能源环境容量,确定区域内房地产规模和功能定位,进而以地方法规形式确定市内房地产开发的空间布局和时间安排。不仅要控制房价快速上涨的风险,还要未雨绸缪,对房地产可能出现的崩盘风险有所预防。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供给土地,而不能为了一时财政需要,盲目供地,造成供过于求,为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和破裂埋下隐患。
2、应结合景洪市区傣乡水城的发展定位和“热、水、傣、边”旅游城市的特色,统一规划,突出特色,对于房地产项目的审核无论是结构、质量还是外观都应该更加严格,对于不符合本市发展规划和特色的项目应该严格控制。
3、面对有限的本地刚性需求和不断积压的库存容量,只有依靠外来人口消化吸收,因此必须充分发掘本地资源和旅游优势,在住宅房地产方面可以进一步细化,着力发展养生、养老及休闲、度假地产。同时,要积极发展完善商业、交通等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另外,政府可以引导本地房地产企业整合力量,充分利用明星效应、大型论坛会议、重大节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走出本市、本省,面向全国及海外进行宣传推广。
4、应综合运用税收、金融、行政限购等措施,增加超面积住房和多套住房的持有成本,同时应规范发展存量房交易和租赁市场,盘活存量,扩大供给。同时,政府要利用规划、土地储备等手段,掌控足够的房产资源,通过建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等方式,向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障性住房,逐步建立健全保障房开发、供应、回收以及再供应的良性循环体系。
(责任编辑:杨 林)
0o0Allow0o0Page0o0
发展西双版纳健康服务业的几点思考
段丽萍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云南景洪 666100)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健康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和重视,社会对健康的总需求急剧增加。在我国,健康服务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产业,其产业经济的规模和容量都在不断扩大。西双版纳州旅游资源在全国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独特性,发展健康服务业,最有利于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本文试图从发展西双版纳健康服务业的定位中寻求其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西双版纳;健康服务业;定位;建议
2013年10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扩大供给、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消费能力,促进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业协调发展。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战略地位的提升使得健康服务业这一概念开始进入公众视野,被公众所熟识。西双版纳是我国通向东南亚地区最便捷的水路通道和开放门户,是我国独有的一块热带雨林气候区,区位优势突出,生态环境优良,天然药物资源尤其丰富,具有发展健康服务业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和巨大的经济潜力。
一、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健康服务业是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是深化医改、改善民生、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和重视,社会对健康的总需求急剧增加。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的健康服务业成了21世纪引导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在发达国家,健康服务业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而在我国,健康服务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产业,其产业经济的规模和容量都在不断扩大。作为新兴产业,健康服务业具有节能、环保、高技术、高产出、高附加值等特点,发展潜力巨大。据介绍,2005年,中国保健食品的销售额为800亿元(约合100亿美元),按照人均计算约为61元/年;而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年均数已达1000美元。据此,保健食品在我国无疑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然而,目前中国保健品市场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关专家分析指出,目前影响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有五大问题:一是低水平重复生产严重;二是过分依赖广告促销;三是产品开发力量薄弱,较少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四是难以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五是产业法规不完善。目前,保健品产业还没有统一的行政归口管理部门,即没有一个操作性强的行业标准及规范统一的检测手段,在审查程序和管理办法方面,也是无所适从。
西双版纳州在发展健康服务业方面起步晚,但也还有一些自己的特色产品亮出来了。例如,在健康产品方面,勐海县出产的普洱茶品质优良,口感上乘,远销海内外。勐海有4.6万亩百年以上的古茶园,全县茶叶种植面积35.9万亩,有机生态无公害茶园22.92万亩,茶园面积排位全国县级第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勐海已形成“大益”、“陈升号”、“老班章”、“七彩云南”等著名品牌,“大益”还被列入“中华老字号”。2010年,大益集团成为广州第16届亚运会茶产品供应商、“七彩云南”普洱茶成功申报成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生产商品”。
此外,国家部委把西双版纳作为全国第一个保健品园区的选址,云南西双版纳保健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既是西双版纳探索后工业化发展道路,也是云南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生物资源优势,打造生物经济支柱的战略举措和有益尝试,并逐步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拟吸引270亿元社会投资,规划建设总规模30平方公里,力争经过10年的努力,建成一个以研究、生产、贸易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化园区。该项目拟利用西双版纳独特的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和区位优势,建设集研发区、生产区、流通区、健康疗养区、综合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区于一体的保健品示范园区。
二、发展西双版纳健康服务业的定位
西双版纳是久富盛名的地域品牌,具有“热带雨林、避寒胜地、和谐家园、神秘风情”等自然与人文多姿多彩的特点,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美国旅游杂志《旅游与休闲》,把西双版纳列为2012年全球12个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发展健康服务业,最有利于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发展西双版纳州健康服务业定位如下。
1、健康服务业与保健产业结合,积极扶持石斛等保健产品的开发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富裕的人们不再只关心衣食住行,而更多的注重如何生活得更加健康、充满活力,针对这一需求,各个保健品企业抓住这一市场机遇,在保健品上大做文章,市场上也出现了像太太集团、脑白金、万基药业等知名企业。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亚健康”群体的增加、高额的利润回报,使保健品业市场前景看好。西双版纳资源丰富,物种繁多,具有发展保健品的天然优势。比如近年来正在开发的石斛产业就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保健品。
石斛属(Dendrobium)是兰科中的第二大属,主要分布于华南及西南地区,有近40种可作药用。石斛作为一种名贵中药被《本草纲目》收录,其有养胃生津、滋阴清热、明目的功能,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等症状。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降低血糖等多种活性,同时在治疗胃肠道疾病和治疗白内障方面也有很好疗效。在中国野生石斛共有74个种,而已知西双版纳现有42种,说明西双版纳野生石斛资源极其丰富,地理和生态环境适宜石斛的生长,而石斛又有很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大力发展人工种植栽培技术是解决石斛资源保护与利用矛盾的主要方法,既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在不破坏野生石斛资源的前提下,获得更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
近年来,在西双版纳地区建成了铁皮石斛规范化生产基地,并采用人工仿野生栽培石斛的技术,对石斛属类植物进行了规模化的人工种植,目前已成为石斛类产品的主要原料之一。自2009年以来,西双版纳州还积极引进上海光明集团和康恩贝药业等国内知名企业发展石斛的种植和深加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以及“专业合作社”等形式的石斛发展模式。2012年12月以服务石斛企业和种植户、推动石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社团组织——西双版纳州石斛产业协会在景洪宣告成立。2011年,在大渡岗乡建立天然药物种植基地,经加工的石斛粉、石斛切片、石斛酒等系列产品,畅销南京、重庆、昆明等地,成为国内第一家仿野生种植的石斛基地。在大力发展石斛人工种植的同时,西双版纳州还把石斛的产品开发和深加工作为提高增值、增效空间,扩展产业链,促进就业的一项举措。目前,西双版纳州石斛种植企业已研发出石斛袋泡茶、石斛饮液、精品枫斗、石斛冲剂等产品。这些产品的问世,实现了石斛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路子,使石斛产业逐渐从原料生产型,向产品生产型转变。
西双版纳州在加快石斛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应该发展健康服务业相关的产业体系建设,以大种植为基础,大流通为引领,开发具有西双版纳特色的天然保健品、药用化妆品、日化产品等延伸产品形成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西双版纳特色的动植物资源和现有产业优势,重点扶持龙血竭、铁皮石斛等主要原料基地的规模化和规范化种植。依托生物产业园和产业基地,打造药品、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和保健品产业集群,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的路子,为西双版纳州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健康服务业与疗养产业结合,全面发展傣药医疗保健服务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提升中医健康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力争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随着人类回归自然思潮的兴起,传统医药在世界范围内又重新受到重视与青睐。在国内外,中医药有效成分的研究正成为新药研发的一条线索,为寻求用于治疗肿瘤、肝炎、艾滋病及免疫系统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西双版纳傣族医药学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各种药用植物的挖掘利用。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傣医药学以其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显著的临床疗效为傣族人民的繁衍、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西双版纳州于1979年成立了全国唯一一所专职傣药研究机构——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研究所。1988年4月建立了隶属于该所的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在傣医临床诊疗和傣医药研究方面不断发展和创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傣医传统特色疗法,如磨药、睡药、熏蒸等十余项。其中,傣医药(睡药疗法)于2010年5月被国家文化部办公厅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傣药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医药之一。早在2500年前傣族医学文献《贝叶经》中便有对傣药十分丰富的记载。傣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和医疗实践中不断探索、摸索到了利用西双版纳草药治疗骨折、风湿、痢疾、腹泻等疾病的特效药方,并积累和总结出丰富的傣医药理论、防病治病的经验、方法及方药,使傣医药独具傣族特色和地域特色。西双版纳药材资源丰富,被誉为“药物王国”。据统计,西双版纳有药材种类1776种,其中植物药材1715种,动物药材47种,矿物药14种,植物药材分属189种;名贵、珍稀药材17种,民族药材800余种,民间傣药材有228科372属1300多品种,常用植物药1858种。随着国际化步伐的加速,傣医药作为我国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其疗法独特、疗效稳定和生态的药用成分赢得多数患者青睐和好评,它对社会的贡献已不仅限于提供市场、患者的需求。
丰富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历史传承,特殊的治疗方式,这些都是傣药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因此,推广傣药保健知识及产品,加强药食同用傣药材的种植及产品研发与应用,开发适合当地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保健养生产品,宣传普及傣医药养生保健知识,鼓励有资质的傣医师在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服务,使傣医药在我国民族医药发展中的贡献及其科研成果惠及人民、造福百姓、流传后世,这是发展健康服务业中需要关注的。
3、健康服务业与休闲产业结合,大力发展康体养生旅游产业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正在从传统的疾病治疗转为更加重视疾病预防和保健,以及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发展健康服务业,需要支持发展健康体检和咨询、全民体育健身,以及发展健康文化和旅游等多样化健康服务,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群众预防保健和健身意识,进一步培育健康消费市场。
例如,昆明泰隆华瑞公司充分利用西双版纳独特的自然气候环境,投资43亿元,用6年的时间将项目建设成为集休闲度假、生态养生、康体娱乐、体育竞训、文化交流等为一体的国际高端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和国际体育冬训基地。该项目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勐罕镇,规划面积15753亩,规划建设以棒球、垒球、篮球、曲棍球、足球、橄榄球、沙滩排球、网球、轮滑、滑板、花样自行车、卡丁车、攀岩、马术、重竞技、民族舞蹈等项目为主体,集竞训、运动、康体、娱乐、文教于一体的文化体育产业;以高星级旅游度假酒店、商务会所、疗养中心、会展中心、儿童乐园、水上乐园、大剧院、国际商业贸易、体育博览馆、中华体育名人堂、高档商务住宅等为主体,集休闲、度假、商业、疗养、居住于一体的高端旅游休闲度假产业。
昆明泰隆华瑞公司投资的楠景新城根据项目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分为4大功能园区:民族文化体验园区、现代体育休闲园区、生态文化体验园区、国际会展园区。以特色文化展示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文化体验园区;以丰富热带植物、水文化、自然养生修身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化体验园区;以体育赛事、健身休闲运动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体育休闲园区;以会展和接待为主体的会展园区。
众所周知,养生旅游是恢复健康、增强体质为目的去它地旅行,构成要素和条件包含疗养、恢复、增进健康为目的各种资源、设施和服务。国内目前主要分为温泉养生、森林养生和海滨养生三大类。例如,海南旅游资源丰富,号称“东方夏威夷”,既有洋溢着椰风海韵的东郊椰林湾、“天下第一湾”之称的亚龙湾和被誉为“海上乐园”的大东海等海滨旅游度假区,又有兴隆温泉、官塘温泉、南洋温泉、南田温泉等温泉旅游胜地,还有通什旅游山庄及太平山度假村等,是发展养生游的乐土。西双版纳州也可以在楠景新城打造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打造属于自身特点的“勐巴拉娜西”休闲度假乐园。
三、发展西双版纳健康服务业的几点建议
促进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内需,促进就业,优化产业结构有积极意义。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应加大改革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加快发展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健康服务业,满足城乡居民不同层次健康服务需求,实现广大城乡居民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结合西双版纳优势,笔者对发展西双版纳健康服务业有几点建议:
1、建立大健康理念体系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资产,健康不只是个人资产,也是社会资产,维护健康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人们需要建立起健康的经济观,健康投资是回报最大的投资,把健康投资作为个人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健康投资作为提供公共产品、扩大内需、拉动发展的最直接增长点;人们需要建立起健康的社会观,把全民健康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构建健康型家庭、健康型社会;需要人们建立起健康的人文观,健康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更体现了文明进步的程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深入宣传健康知识,提高公民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和促进健康的社会风气。
2、完善健康服务业相关的服务体系
抓住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机遇,依托自身独特优势,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努力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使平台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引进一批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和龙头企业,扶持壮大一批主业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成长型企业。建立多元办医新格局,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医疗卫生发展体系,营造全民参与、共同受益的公共卫生与生活环境;不断完善健康专业服务,包括医疗预防、预警服务、健康专业体检、社会健康与个性健康管理服务;不断完善健康信息服务,包括健康文化。
3、加快健康服务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
要在坚持培养与培训相结合,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上多途径,多层次打造人才队伍:专业培养即在相关高校或职业技术学校开设健康服务专业,既要培养从事理论研究和研发的高级人才,又要培养能在一线进行专业化服务的实操人员;岗位培训即对医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理论,专业技能和服务礼仪等方面的定期培训;在职进修即选派基层或有发展潜力从业人员赴国内外高级医疗(教育)机构学习。
4、适时建立健康服务行业协会
健康服务业行业协会作为第三方组织,在协助政府制定行业发展规范,监督本行业的企业经营行为和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企业规范,诚信经营等方面发挥积极的桥梁和沟通渠道作用。例如,把分散的企业团结成有共同目标和诉求的大产业组合,办单个企业无力办或者无法办的事情,不断提高大健康服务业在政府部门、消费者中间,乃至全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影响力和话语权;帮助成员企业,尤其是核心企业在全产业的大发展中得到应有的和更快的发展,进而引领整个产业发展的方向。
5、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
在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支撑的同时,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在养老服务中充分融入健康理念,广泛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逐步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鉴于老年群体消费能力较低,养老护理服务机构盈利非常困难,政府一次性投入基础建设成本,由民营资本参与经营,可大大减低养老护理机构的运营成本。建议政府在养老机构的运营上给予一定财政补助。
6、精心打造“三个好地方”
西双版纳森林覆盖率78.4%,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一般为每立方厘米2800个,部分地方高达3万多个近4万个,是首都北京的100倍以上,被公认为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应紧紧抓住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机遇,开发澜—湄,联动内外,辐射周边,大力发展旅游业,努力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云南省精品旅游目的地和出入境客源集散地,充分发挥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着力打造北方人避寒过冬,东南亚傣民族寻根访源,国内外游客亲近自然、追求健康的“三个好地方”品牌,大力培育生态观光、民族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康体运动、科考探险新兴旅游产品,加快旅游业由以观光为主向观光和休闲度假,康体等多层次、多样化产品体系转变。
参考文献:
1.《云南日报——数字报纸》——《大渡岗仿野生石斛畅销》2013年5月28日
2. 《石斛资源的栽培技术及加工利用探讨》蔡云锋
3.《西双版纳地区铁皮石斛及齿瓣石斛品质的初步研究》赵俊凌、马洁、段立胜
4.《发展健康服务业的探讨》任秋凤、郭航远
5.《推动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瞿华、夏斐
6.《透视健康服务业》《天津经济2013年第11期(总第234期)》
7.《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
8.《发展健康服务业 全面提升全民健康素质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答问》——摘自《中国经贸导刊》
(责任编辑:李红云)
0o0Allow0o0Page0o0
对西双版纳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思考
罗晓佳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云南景洪 666100)
从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各级政府关于生态环保的执政理念不断提升,并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我州在2008年8月州委六届六次全会上就把生态立州战略充实到发展战略中,并列为六大战略之首,确定到2015年在全省率先建成生态州的目标。并与州委七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提出把我州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美丽云南的典范。我州在生态文明创建上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2004年我州被国家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州正在创建之中,现已有三个乡镇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野象谷景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野象谷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纵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我州发展思路是较为超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也一直在不断完善中,笔者认为我州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应依托“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思路,应注重以下几个生态建设定位:
一、热带国家公园建设先行示范区。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我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保护区资源。在推进生态州建设的同时,整合现有保护区,退耕还林,连片、扩大保护区面积,加强珍贵动、植物资源保护,建设完备的生态体系,增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创建西双版纳热带国家公园。在全州范围内实施“还头(山头)予发”,制定标准海拔以上全部退耕还林,适当发展珍贵林木替代种植。有序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城镇上山,退出耕地、湿地、河流,建设城市绿地公园,合理布置城镇规划,探索合理的空间开发格局。扎实推进生态州建设。笔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已经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的乡镇在实际中并未得到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这对乡镇创新中国成立家级生态乡镇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州委、州政府对已经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的乡镇应给予项目倾斜和政策支持。通过利用创建西双版纳热带国家公园争当生态保护的排头兵。
二、生态保护与经济和谐发展试验示范区。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第一产业发展特色化、本地化、生态化。继续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建设实施环境友好型胶园、生态茶园、无公害粮食(蔬菜、水果)基地。提升新兴产业,加强我州特有动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力度,切实将我州生物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实施退耕还林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珍贵林木用材林基地,发展林下种养殖,在保护的同时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庄园经济,扶持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加大生态产品把关力度,形成我州特有农产品品牌、名牌,形成规模经济,让西双版纳和生态产品在人们的脑海中联系起来。第二产业走生态环保的高能低耗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延伸农产品价值,壮大傣药南药生产研发,提升我州生态产业产值和品牌价值。提高入园企业的环保要求,创建绿色工业园区。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第三产业精品化,突出民族、生态、边疆、水等元素,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森林旅游等生态旅游,推广生态乡镇(乡村)旅游线路,倡导环保自行车游、徒步游等休闲旅游方式,打造康体养身产业。加快边境生态自由贸易区建设,以生态标准为要求,以生态产业为基础,以生态产品为抓手,做大做强我州自贸区建设。通过生态保护与经济和谐发展争当生态建设的排头兵。
三、生态文明教育创建示范区。我州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州,世居民族在与生态和谐共处生活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许多佳训,例如“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的朴素生态文明理念和村民种植“黑心树”的不向自然过度索取的森林文化精神等。我州长久以来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化也演变为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和合”文化,这是我州特有的民族生态文化。同时我州拥有“全国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教基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称号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花卉园和西双版纳自然博物馆、生态旅游景区等科普教育设施。另外,州委、州政府长期以来对生态文明的创建工作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通过总结宣传,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听西双版纳,讲西双版纳,学西双版纳”。通过创新中国成立家级生态州,提高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美丽西双版纳,将西双版纳打造成一张生态文明的名牌,让人们来到西双版纳就进入了生态文明科普教育基地。邀请资质作家、新闻和影视工作者编写出版生态画册、读物,拍摄我州生态保护与生态环境的宣传片、纪录片、影视作品等,从更高、更快、更广的维度宣传西双版纳,宣传生态文明。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宣传、弘扬我州生态文化,争当生态文明宣传的排头兵。
四、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创新实验区。十八届三中全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提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国家层面现已建立起了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水资源和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禁止开发区补助等生态补偿制度。我州现已成功开展了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对保护野生动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进一步创新补偿机制,更加有效的带动生态建设的实效性和积极性。我州现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超过同期GDP十倍,如何将这一价值实现,进而反哺生态文明建设值得我们深思,同时通过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调整我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也将作为我州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重要基础。我州应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编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自治条例,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笔者认为争取上级支持,举全州之力建设我州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高标准的环保要求,通过开展部分产业资源有偿使用来限制和淘汰落后产能,相关征收费用又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做到“以后促进”,早日实现“无后或少后”的生态文明格局。通过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的创建,争当生态制度建设的排头兵。
总之,笔者认为应继续加大我州对生态文明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强对我州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提炼总结,形成有特色、有成绩、有示范作用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尽快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的首个州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责任编辑:魏学红)
0o0Allow0o0Page0o0
西双版纳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张 婧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云南景洪 666100)
摘 要: 西双版纳是一个多山少坝的纯农业州。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西双版纳生态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份。文章以西双版纳新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实际出发,分析西双版纳新农村生态环境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挖掘理论内涵,透视问题本质,就如何推进西双版纳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应对之策。
关键词: 西双版纳;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西双版纳最大的特色资源和最有竞争力的优势资源,西双版纳农村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丰富多样,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美丽西双版纳建设至关重要,是实现西双版纳经济和社会发展“好”字优先的必然要求。随着西双版纳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村承受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出现了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忽视生态保护等环境问题,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会制约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而且还将影响全州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村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制约西双版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推进西双版纳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必须加快西双版纳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一、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特点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包括了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新农村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新农村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统一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将生态环境的容量和资源的接续能力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做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相互推动、相互协调。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就是使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农村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统一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农村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一)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提倡对资源、能源的循环节约利用,推进绿色生产,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农村的人居环境优化
实现农村生态文明,要求建设好农村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以实现净化、绿化、亮化、硬化、沼气化“五化”为目标,改善村容村貌,美化生态生活环境,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即在农村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生产、生活方式,让生态文明观念落实到农村的每家每户,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意识。
二、西双版纳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
西双版纳以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闻名于世,是我国生物多样性聚集区、物种基因库、森林生态博物馆,是我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功能区划中的重要热带雨林生态功能保护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森林”之一。到2012年,全州森林覆盖率已达78.3%(其中,天然林覆盖率达54.9%),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达25.94%。景洪市被评为“全国十佳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勐海县被列为“全国农村环境保护试点县”,勐腊县被命名为“全国绿化模范县”。2013年全州户籍人口96.14万,其中,农业人口66.75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69.4%;少数民族人口73.87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76.8%。
西双版纳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将生态建设摆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六大战略之首。为实现“生态立州”的战略目标,新农村建设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经过多年努力,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还建成了一批具有西双版纳特色的生态产业,西双版纳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可谓成绩显著。
(一)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省委提出的建设“小康村、文明村、生态村、和谐村”的目标,立足实际,推进新农村建设。至2012年,西双版纳有1210个村实现了连户水泥路,村内外道路基本实现了硬化、绿化、净化;1154个村达到有良好生态环境标准;99.8%的自然村实现通路;84.9%的村达到安全饮用水;有1130个村民小组和189个村委会建有活动场所;村委会建有文化室182个、卫生室219个。许多农村呈现出一派干净整洁、乡风文明、村容村貌改观的新农村景象。
(二)农村能源结构逐步优化
通过大力发展水、电,开发沼气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西双版纳农村能源生产结构不断优化,可再生能源比重不断提高。据图1所示,截止2012年,西双版纳农村新增沼气池建池户974户,年末累计达到10289万户,沼气池入户率6.99%。农民以秸秆、木材、枝条为主要生活能源的比例降低,越来越多的农民用上了太阳能和沼气等清洁能源,广大农村地区推广和发展沼气池,减少了木材的燃烧使用量,有效地保护了森林植被,减少了空气污染,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西双版纳新农村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扎实开展。
(三)节约型循环农业发展水平提升
西双版纳农村积极推广喷灌、渗灌、滴灌等先进节水技术并开展雨水集蓄利用,2012年,西双版纳节水灌溉面积达44.98千公顷,有效缓解人畜饮水困难;积极实践各种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2012年,西双版纳实施生态富民工程以来,大力推广示范“猪+沼+果+灯+鱼”等生态农业模式,循环农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四)热区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西双版纳立足热区“光、热、水、土”资源优势,在致力提升粮、胶、糖、茶4大传统支柱产业的同时,培育壮大印奇果、坚果、石斛、小耳朵猪、高山蔬菜、傣药等农村生态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林下经济,推广生态循环模式,打造绿色农业品牌,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特色专业村,景洪市嘎洒镇、景讷乡,勐海县勐遮镇等扶持发展了一批辣椒村、甜瓜村、蔬菜村、苦瓜村、竹编村等特色产业村,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共赢,促进农民增收。
(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和生态乡镇创建扎实推进
各级政府整合各方资金,对群众开展自身环境整治愿望迫切,积极性高的村寨给予重点专项补助。倡导“工业反哺农业、企业回报社会”的“乡企、村企”接对子创建活动。积极探索综合整治方法,建立管理长效机制,制定整治实施方案,村民自主管理,主动参与环境综合整治。2012年,西双版纳有116个行政村1177个自然村先后采用4种模式,积极主动地开展各自村寨不同程度和规模的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支撑、巩固和提升了生态乡镇的创建工作。同时大力倡导“工业反哺农业、企业回报社会”的“乡企、村企”接对子创建活动。经过创建,目前西双版纳31个乡镇已全部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创建率达100%,位居全省首位;创新中国成立家级生态乡镇3个(勐罕镇、大渡岗乡、勐旺乡);州级生态村178个,州级“环境友好”型企业27户,西双版纳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州。
三、西双版纳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虽然西双版纳农村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成绩背后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农村生活环境污染严重
农村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中的不合理或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及杀虫剂,农药用量增多,导致农作物、农产品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西双版纳虽没有重化工企业,但近几年来,农药、化肥施用量的上升且不合理施用,对农村环境造成的影响日益明显。此外,还有大棚地膜残留造成的白色污染,农村垃圾、生活污水、有毒的重金属等面源污染造成水土破坏并威胁食品、饮用水安全。据西双版纳农业系统2013年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和笔者2013年底抽样调查显示,西双版纳部分农村垃圾仍有乱堆乱倒或就地焚烧等现象存在,农村垃圾随意堆放和倒入江河的比例分别占25.2%和22%,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土、空气和农作物的污染,加重了农村脏、乱、差现象。这不仅影响了村寨自然环境的美观,更严重地危害着村民们的身体健康。
(二)农村资源缺乏合理利用
西双版纳山地比重大,山区面积占全州国土面积的94.5%,森林资源富集,但可开发利用和发展的空间较小,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据水利部门和中低产田地改造办公室统计,西双版纳现有155.54万亩耕地中,尚有12.07万亩是没有灌溉条件的“雷响田”,已建成的52.6万亩灌溉耕地,灌溉水利用率仅50%。近年来,西双版纳生态系统表现脆弱,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季节性、区域性干旱突出,生态植被遭受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及由此引发的景观资源价值逐渐降低等是最大的环境问题。2012年,全州橡胶种植面积434万亩,大面积单一种胶,导致胶林下物种单一、多样性降低、病虫害加剧。
(三)农村环境监管和综合治理不到位
农村环保机构匮乏、环保监测设备与经费不足,且力量薄弱;拥有污水处理或粪便处理设施的规模化养殖场所占比例低,致使大多数废弃物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各级环保部门拥有各自的发展规划和安排,缺乏综合统一的发展规划,导致其监管职责不明、配合不够,影响农村生态文明的推广。对农村环境治理投入不足,有些环保项目投资大、难推广。乡村“两污”设施建设水平低,一乡多村、多乡多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方法和整治技术需进一步研究探讨、优化提升,尽快找出科学、合理、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
(四)农村农民素质及环境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2013年,笔者通过随机调查了西双版纳2389人(景洪市931、勐海县704人、勐腊县754人)后,我们可以看出,在西双版纳农村常住劳动力中,具有初中以下文凭的人占到92%(如图2显示)。农民素质不高,对现代农业科技的运用能力有限,有不少农户在发展生态农业时,由于管理和技术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既影响了农村生态农业优势的充分发挥和农民进行生态农业开发的积极性,同时,也制约了农村生态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综合效率。为此,西双版纳农村环境保护的教育工作水平和环境管理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四、西双版纳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面对建设生态文明美丽西双版纳的大好时机,我认为,西双版纳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农民生态文明素质
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保护和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力量,农民生态观念和意识的强弱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须通过环境宣传教育,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新型农民。一是加强全民环境教育,培育新农村生态文明理念。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是关键。良好的环境意识是新农村建设总要求中“乡村文明”的内容之一。针对当前西双版纳农村缺乏系统、可持续的环境教育情况,应注重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宣传环保知识,让农民从思想意识上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并使之深入民心。二是推广农村生态示范区成果,营造新农村生态文明氛围。生态示范区的建成,既能改变农村环境落后面貌,也可对周边环境建设带来强大辐射作用。创建西双版纳农村生态文明,以农村生态示范区为载体,推广运用示范区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及其成果,把致富与环保的典型树立在农民身边,充分调动农民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的积极性,为西双版纳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氛围。三是抓好农业技术培训,推动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结合地方实际,加强农民科技培训,针对村干部、青壮年、农村妇女及农民企业家等不同培训对象进行因材施教。通过分类指导、试点示范、教育培训等方式,促进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应用,以人才建设打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动力,把农村的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让农民学会用知识去勤劳致富,用知识去维护生态环境。
(二)合理整合农村资源,发展农村生态农业
首先,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为目的,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为有效防治农村污染和生态破坏提供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科学规划和优化调整产业布局,使农村的工、农业生产与当地的资源环境特色相协调,与生态农业、循环经济要求相吻合,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其次,发展生态农业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注重特色产业的带动作用。在推进生态农业发展中,西双版纳要把特色产业建设与生态农业建设更好地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培育新兴生态产业,发展林下经济,打造绿色农业品牌,加快环境友好型胶园、生态茶园建设研究,推广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重点抓好西双版纳茶叶、咖啡、玉米、水果、蔬菜等作物良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千方百计提高良种覆盖率。此外,要充分利用极具特色的农村景观和民俗风情,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使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依托第三产业的发展获得更多就业选择,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建立环境监管体制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非营利性的公益事业,西双版纳财政要保障好和配备好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各级政府相关投入应向农村环保倾斜。协调农林、水利、卫生、环保等涉农部门,扶持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提高农村环保投入比重,建立由政府投入为主、受益地区集体和个人适当投入的资金保障体系,形成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建立健全覆盖农村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发挥部门联动优势,理清相关执法部门职责,形成农村环境保护齐抓共管、分工合作、协力推进的工作局面。一是加大各县级环境监管力度,加大农村环境监督执法力度,保障群众饮用水水源、规模化养殖场和农产品产地的环境监测,严格查处农村胶厂、砖厂等高污染行业违法排污行为。二是转变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各级环保部门应结合调查数据了解当地农村环境污染的特点和规律,指导环境执法方式转变(以预防污染为主,防治相结合;以引导公民环保为主,强制手段为辅),变消极被动执法为积极主动执法,切实提高农村环境执法效果。三是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通过培训、环保法律知识讲座、自学等多种形式,提高环保执法人员熟悉法律和相关业务知识,建立执法人员学习环保法律知识的长效机制。
(四)注重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良性循环生态农业和村容整洁新农村,必须依靠现代农业科技的支撑。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围绕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有效地抓好生态农业、测土配方施肥、植保综合防控等农业技术的应用推广,营造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解决农村面源污染主要应该依靠发展生态农业,西双版纳的传统和常规农业技术必须进行全面生态化改造。应充分考虑农村区域的特点,推广平衡施肥、精量施肥技术和生态防治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施用;结合节水灌溉技术,积极推行水、肥料、农药综合管理技术,提高农业水、肥利用率,在农田与水体间设置生态功能区消纳污染,对农用化肥、杀虫剂征税,以鼓励纳税人减少那些对环境有害的工序或活动,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此外,重视人才引进,提高科技能力。加强与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调动、激发本地科研单位的积极性,加快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增强农业科研攻关力度,研究开发循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技术,加大生态型、节约型、环保型生态农业新技术、新模式的研究创新,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生存生活环境。
(责任编辑:魏学红)
0o0Allow0o0Page0o0
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化 建设美丽西双版纳
魏学红 龚识俨 李琦璐忛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云南 景洪 666100)
摘 要: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工业化的发展,相伴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恶化,各种各样的污染环境的事件不断上演,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不仅威胁着自然资源,同时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法治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就如何系统、有效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战略部署,强调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是生态文明建设里程碑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必将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西双版纳州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成果显著,环境立法从无到有,已颁布实施了多部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西双版纳州实际,以多个单行生态环境和资源法集合为法群形态的环境法律体系。但是,笔者认为这些成果与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进程,仍需要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重构。
一、西双版纳州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现状
(一)生态文明立法的现状
建州以来,西双版纳州人大共制定和颁布了15部地方性法规(1部自治条例和14部单行条例),其中,《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环境保护条例》(2005年颁布)、《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森林资源保护条例》(1992颁布)、《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2年颁布)、《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条例》(1996年颁布)、《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城市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3年颁布,2010年修订)、《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橡胶树保护条例》(1992年颁布,2011年修订)、《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澜沧江保护管理条例》(1991年颁)、《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古茶树保护条例》(2011年颁布)等8部单行条例是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占单行条例的57%。生态环境保护的8部单行条例中除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古茶树保护条例》是近几年颁布的,其它7部都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颁布。2012年11月28日西双版纳州政府通过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古茶树保护条例实施办法》和《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橡胶树保护条例实施办法》。《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澜沧江保护条例》和《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森林资源保护条例》正在修订中。同时我州还制定出台了打击毁林开垦、停止集体林地和有林轮歇地开发流转等政府规章。州人民政府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发出了《关于对今年毁林开垦有关问题处理和规定的通知》、《关于坚决制止毁林开垦的通告》,表明了坚决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和遏制毁林开垦的决心。2006年7月,州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暂停集体林地和有林轮歇地开发流转的通告》,决定从2006年7月至2008年12月,全面暂停全州范围内集体林地和有林轮歇地的开发流转,控制种植橡胶、盲目发展的规模。为进一步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州委办公室、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08年2月联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大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力度 稳步推进配套改革的意见》(西办发〔2008〕2号),明确提出将全州集体天然林和有林轮歇地(农地天然林)全部纳入公益林管理,并由州、市县政府共同筹集资金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二)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构的现状
制定出台《西双版纳州生态立州战略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州、县(市)政府及磨憨管委会都及时成立了实施生态立州战略领导小组,设立各级领导小组办公室36个(州级1个、县级4个、乡镇31个),各乡镇成立环境保护所,层次签订生态创制责任书。建立森林资源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从2006年开始,州人民政府与县(市)政府、州直机关部门签订《森林资源管理保护目标责任书》,采取“州包县、县包乡、乡包村”的形式,建立了森林资源保护目标责任体系,划定责任片区3410块,总面积2169万亩,落实责任人2000多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将全州所有集体天然林和农地天然林310万亩纳入公益林管理并实施生态补偿,建立起了国家、省、州、县(市)四级1367.4万亩的公益林体系,2012年共兑现2011年国家和省级公益林补偿资金1387.44万元。坚持项目审批的环保一票否决制度,科学划定禁止开发、限制开发、鼓励开发的功能区,坚持在保护中开发产业和建设项目;严格产业和项目建设环保准入,达不到环保要求的项目,一律不追上马,在建项目环保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一律不准投产,已建项目经过限期治理仍未达标的,一律关闭。建立了生态创建督察制度,将生态创建工作纳入全州重点督察的重要工作中,州委、人大、政府、政协从不同角度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建立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领导小组。为了增强气象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能力,以更好地保护这片神奇的绿洲,州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州长为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生态创建的激励机制,对率先完成国家级生态县(市)命名的,给予100万元奖励;对完成国家级生态乡(镇)的给予10万元奖励;对完成省级生态乡(镇)命名的,给予3万元奖励。同时,还建立了督查制度,实行工作进度倒逼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现场督办制度和工作报告制度。对17个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进行每月工作进度一督查、半月工作信息一报送,并向州委、人大、政府、政协定期不定期报告工作开展情况,积极推进节能示范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建筑、交通、公用事业、政府机构和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节能工作。与三县市政府和州住建局等7个行业主管部门及9户重点耗能企业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加强节能评估审查和节能指标监测分析,积极推进8个省级节能示范项目建设。
(三)生态文明执法的现状
实施橡胶加工行业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建设,对机场周边11个小胶厂进行搬迁重组,截止2012年底依法关停并转32户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与2011年相比较,违法环境事件骤减。针对少数违法犯罪分子顶风作案,乱砍滥伐、毁林种胶时有发生的情况,州人民政府从2005年起,经常组织开展打击乱砍滥伐的专项行动,保持打击非法毁林植胶的高压态势,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2012年全州共查处各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案件1398起。铲除非法侵、抢占林地18435亩。严格审批新建的小采选项目,强化矿产资源“两费”的征收管理。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行动等环保专项行动。2012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期间累计处理污染投诉324件。还设立生态建设投诉中心和公众举报电话,实现有奖举报制度。认真办理环保信访投诉和环境纠纷案件329件,处理率达100%,全年未出现因环境问题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有力的工作措施促进了对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近年来,违法毁林开垦等现象得到了遏制,毁林案件大幅度下降;集体林和有林轮歇地无序流转的局面得到很好的控制;高海拔地区盲目种植橡胶的现象得到了扭转。
二、西双版纳州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态法治建设在经济社会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西双版纳作为一个资源优势明显的地区,保护生态环境,走生态立州之路已是社会各界共识。但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各方利益冲突明显,生态法制建设难以形成合力。
1、生态建设自主意识不强,绿色考核制度力度不大。我国传统的生态环境价值观是“人类中心主义”,即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是万物的主宰,人的利益高于一切,经济发展重于环境保护,人类可根据自己的利益利用环境和资源,并认为自然资源是无限的。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割裂了人与自然共存的和谐关系,给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都造成了极大损害。同时,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是在传统的“非持续发展”模式上建立起来的,忽视了自然环境在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方面的价值和权利,无论是立法目的确立,还是立法内容的设置均体现了“经济优先”的立法倾向。
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发展是第一要义”,环保责任虽然已经列入考核体系,但由于所占比例不大,位次考后,所以常常不能引起注意。在政府官员和老百姓的口中,广泛流传着西双版纳是大家的西双版纳,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西双版纳,所以应该由大家共同保护的说法。当地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西双版纳不同于其他地区所具有的巨大利益,对生态保护和与之相关的生态法制建设存在一定程度的抵制情绪。地方政府的绿色考核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没有得到强有力的执行。经过十年艰苦的工作,西双版纳州环保局以不可挽回的惋惜态度宣布西双版纳段澜沧江水质从二类降为三类:透过西双版纳生态法制建设之一斑,可窥视全省乃至全国生态法制建设之难。
2、地方科技力量薄弱,农林产业生产效率低,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西双版纳人口密度较低,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远远大于其他地区,但由于地处边疆,农村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较大,农业林业科技能力低下,普遍存在广种薄收的状况。人们习惯了农忙上山下地,农闲在家宰牛团聚的生活,对于自身技能的提升和投资都没有过多的思考,农林业的产出率较低,使得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愈发的突出。
3、思想道德建设缺位,导致部分人对资源的过度榨取。贪婪、懒惰、虚荣等的念头战胜了勤劳致富的美德,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过度的索取自然资源。对于野生动植物的砍伐盗猎除了当地老百姓存在打猎的陋习,很多时间也是出于一部分人虚荣炫耀的心理。违法耕种更为严重的往往不是家庭贫困不足以养家糊口的那部分百姓,而恰恰是资源占有量更大的那部分人,有的家庭和商人占有几百亩甚至上千亩的土地,依旧不满足,一味希望通过扩大面积提高收入,供给自己和家人奢华的生活。一些地方橡胶地的户主因为土地太多或者不愿意下地劳动,将土地包给别人,与其五五分成甚至四六分成。这样的坐享其成导致很多人(包括一些公职人员和外来经商人员)乐于、急于投资土地,出现了大面积的毁林热潮。
(二)生态法治建设在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生态法制立法队伍不强。立法部门的工作是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抓出最关键的矛盾所在,将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立法的程序规范起来,通过法律保护需要保护的社会秩序,惩罚破坏其所保护的社会秩序的行为,从而实现社会利益冲突各方的平衡,维持社会的有序推进。这对立法工作人员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州法制办的改制中从正处级单位被降级为副处级单位,现在只有2个科室、8个工作人员。这在全省十多个地州中实属罕见,但恰是这样的事实,暴露出问题的根本:一方面体现了州委州政府对州法制办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法制办工作人员队伍力量薄弱,不能赢得相关部门的首肯。生态法制立法队伍素质不强,是生态法制建设中的又一大瓶颈问题。
2、立法思维不科学。从目的任务上看,我国仍停留于保护人身和财产利益的传统立法思维,没有赋予环境利益和公众参与应有的法律地位。环境资源立法的终极目的之一是维护人体健康,但最直接的目的是保护环境对于人的利益,即环境利益。这对于早已摆脱了贫穷困顿而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现代人而言显得日益重要。但我国目前仍受“出现什么问题赶紧制定什么法律”的“救火式”立法陋习的影响,环境资源立法在整体上未能树立一种高屋建瓴的科学理念,缺乏顶层的设计和宏观的规划,亟待革新。
3、环境法在立法上并未转型,依然是以环境污染防治法为核心的传统型环境法体系。首先,我国和我州环境保护的立法大多是在传统的“非持续发展”模式上建立起来的法。无论是立法目的确立,还是立法内容的设置均体现了“经济优先”的立法倾向,例如,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条将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作为一项立法目的,这一目的是以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为代价来实现的,强调的是当代人的环境权利而未涉及后代人的环境权利和发展权利。例如,我州《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森林资源保护条例》(1992年颁布)、《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2年颁布)、《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条例》(1996年颁布)由于以上条例颁布实施的时间正处于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定历史阶段,因此以上条例不可避免地附带了一定的计划经济色彩,一些计划经济制度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提出的相关指标或目标已不符合国家和全州的实际情况。
4、部分法规陈旧,出现法规冲突或漏洞。在调研的过程中课题组发现,一部分法规陈旧,与现行的一些规定不符合,比如以前林地认定标准是密闭度为0.3,现在认定标准已经更改为0.2,但在法律中还没有进行更改。在上世纪80年代的农业三定中,普遍出现面积超标,由于超过了老百姓的耕种能力,这部分超标划给百姓的山地现在已经变成林地,应该怎么处理?在这些林地上的砍伐怎么定性?目前都没有定论。《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澜沧江管理条例》出台多年,但没有监管部门,事实上处于搁置状态,澜沧江沿岸的开发处于放任的状态。在木材运输方面按照国家《森林法》只有在林区才需要办理运输许可证,但云南省没有划定,西双版纳不属于林区,运输不需要办证,唯一的规定是跨县运输需要办证,但在西双版纳很多时候不需要跨县运输,也不需要办证。监管部门对木材运输不能监管,导致对砍伐状况也难以监管。此外轮歇地的管理、三类野生动物买卖处罚标准等等问题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5、部分单行条例没有出台与条例相配套的实施办法。除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古茶树保护条例》、《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天然橡胶保护条例》、《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环境保护条例》以及《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外其他条例的实施办法都尚未出台。致使条例执行力度不大,措施不明显,监管不到位,甚至部分条例形同虚设,毫无价值。
6、环境保护存在立法空白,有些重要领域尚无法可依。尽管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环境保护立法力度,出台了一大批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但是,在土壤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臭氧层保护、核安全和环境监测等方面,至今还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
7、下位法与上位法相冲突。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为保护天然林早在2007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条例》的修订中专章规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其中37条规定: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加强森林资源监测管理,严禁乱砍滥伐森林和毁林开垦。农用地森林可以由国家、集体收购赎买或者实行生态补偿。农用地森林及林木的采伐、更新及利用,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批准。为了推进农用地森林的保护,2008年州委、州政府连发了《进一步加大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力度,稳步推进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该意见中明确把所有农地天然林都纳入生态公益林的补偿范围,不允许开发和流转。而农地天然林的性质按照《物权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是允许开发和流转的。自治州条例和相关制度的效力低于国家基本法,我州人大从保护生态的高度将农地天然林纳入生态补偿范围的目的是好的,但也不能违背国家基本法的规定对老百姓的权益造成伤害。就立法的要求是不合法的。就依法行政中的合理要求中比例原则来分析也是不合理的。
8、法律修订难度大,长时间处于不适用状态。虽然已经看到法律的老旧或者漏洞,但由于上位法在修订意向中,或者本地立法时机不成熟等,都导致法律修订困难,使得法律长时间处于不适用状态。在调研中发现,州人大负责立法工作的人员觉得自己的水平十分有限,对地方一些实际情况不了解,了解地方情况的基层工作人员又不具备立法素质。人大希望可以学习普洱等地的做法,请省上专家代为承担立法工作,以提高立法质量。但这样做也存在着弊端,即上面的专家对地方实际情况可能不是十分了解,同时这些专家又会以俯视的角度,对地方诉求不能完全认同,会做一些全局性的平衡,从而导致一些地方特别的、不可忽视的需求被忽视。地方部门起草的规范性文件往往又从自身出发,不能平衡其他部门的利益需求,在全州范围内达成共识。法律修订难度大,长时间处于不适用状态。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是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它对健全我国环境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20余年过去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国民的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现行《环境保护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新需要,急需修改完善。同时,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由一般法律上升至基本法层面,使其在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相适应。
(三)生态法治建设在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生态法制制度体系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生态问题无所不在,环保局的一位同志说“环保就是个大口袋,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事实也如此,环保问题涉及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小到卫生筷大到空气土壤水体污染防治,涉及的部门也无所不包容。农林牧渔、工商、住建、保护区、工业园区、法制办、人大、公检法、党委、政府……涉及部门太多太杂,其中职责交错、利益纠缠难以协调。例如在调研中发现,人大部门认为《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陈旧过时、应当修改,但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认为这部条例虽然是在二十多年以前制定的,但当时的制定人前瞻意识超强,在今天使用起来依旧非常的符合保护区发展的需求,一旦修改可能导致保护区工作受阻。
2、规划不到位。如,景洪市工业园区规划不到位,对入驻企业缺乏合理布局,致使现入驻的个别企业间存在环境上的互相影响。对于小企业来说,由于没有统一的园区用地,找地难度大,致使小企业遍布全州的各个角落,特别是全州30多家砖厂,分布太广,大多地处橡胶林边,由于怫化物超标,往往造成周围橡胶树受害。我州长期实行的现拿地,边盖边办手续的流程,致使环评工作介入滞后,往往处于事后处理状态。
3、人员资金保障不足。去年全省环境监测、监控能力排名倒数第三名。警力严重不足,导致监管困难,案件多发。如,西双版纳州在编的森林警察是164人,按照国家标准严重不足,更加的不能适应西双版纳这样资源优势非常明显的地方,“大资源、小警种”现象导致了在西双版纳地区的森林警察工作量大,很多案件是等着处理,而不是去找案件来处理。虽然现在补充了部分协警,但由于协警没有执法权限,且专业能力不如正式的干警,仍不能改善实际人力缺乏的现状。这样的局面,使得犯罪分子怀着侥幸心理犯案,案件多发。如,生态环境监管方面,按照国家对西部100万以上人口的地区要有70名监测人员的标准,我州目前只有18名监测人员。每年监测一至两次,由于企业每天生产量的不同,监测当天气候的不同,致使监测采样的准确性难以保障。同时,监测资金不足,监测设备陈旧,致使在实际工作中处于被动工作状态,有人举报才处理,日常性的监测无法开展。
4、生态违法成本低。体现为执法部门执法权有限,环境违法案件容易过关。在已制定的生态法规制度的执法上,出现许多的问题,往往在规定中出现“不许……”但自此没有下文,并未明示如果违法应该怎么办,导致无法执法。承担法制工作的不同部门横向沟通不足,导致一些问题在寻求解决的过程中恶化,使得原本简单的事情变的更加复杂,增加了执法难度,另外一些处罚大部分为罚款等,这些罚款数额相较于获利金额往往又更低,因为生态违法成本极低,致使被执行方有恃无恐,罚款转变为成本的一部分,接下来继续违法获利。如,在野生交易中,在珍贵林木盗伐、木材违章运输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又如,在地方的毁林案件中,近年立案判处缓刑率达到80%,判处后被毁林地能不能恢复也不能得到保障,没有指定部门进行监管,往往还是被毁林人继续占用,其违法犯罪成本很低,使得部分人顶风作案。
5、多头执法,执法标准不统一,法律公信力较低。在地方上关于生态方面有环保监察大队、林业稽查大队、森林公安局等等不同的执法单位,各单位的执法权限不同,还处在委托执法的现象,各部门、单位执法标准不同,宽严不一,致使法律公信力下降。
6、有的条例在执行中难以落实。如,《州环境保护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造成环境污染的塑料制品的监督管理。县(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建成区、重点旅游集镇、旅游景区(景点)禁止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塑料制品。该条例已实施多年,但一直不到位。
7、环保的行政执法和司法方面亟待加强。第一,执法不严,怠于履职。一些行政机关担心,严格环境保护执法会给地方经济发展制造障碍,对一些重大工程项目的环评审查敷衍了事;对地方利税大户的环境污染行为不愿管理、不敢管理;对违法当事人的处理,根据其与执法人员关系的亲疏远近,选择性执法,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等。这些情况造成现有的法律制度效果未能完全显现,严重损害了法治的权威。第二,重行政、轻诉讼。我国目前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仍然是命令控制性环境政策,经济和法律手段应用明显不足,难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相适应。
三、西双版纳州生态文明法治化建设的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制度保障和路径选择。需要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必然形成推动全社会进步的制度红利。
(一)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化,应以提高公民生态文明意识为落脚点
1、要注重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仰。公民的环境意识与守法观念,不只是普法教育与司法权威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公民法律信仰的培养问题。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使民主与自由深入人心,法治现代化道路已达三百年之久,而中国由于长期封建统治思想根深蒂固,对法律总持一种排斥态度,尤其是环保法,历史上只有破坏环境与自然,而无保护环境的传统。由此,环保意识要深入人心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强化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的全方位生态教育体系,并出台相关法规,鼓励和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相关部门应从公众参与制度上保障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开展内容、对象、手段广泛和形式多样的全民环境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法治观念,调动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管理的积极性,拓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通过全方面的培养增强公民的法律信仰。
2、健全法制是唤起全民生态意识的有力保障。健全的法律制度和良好的法治氛围,对于增强全民的生态意识具有道德无法替代的作用。应按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加快生态补偿、资源有偿使用、环境责任终身追究等方面的立法步伐,现阶段要提高生态补偿标准,让群众得到生态建设的实惠。强化执法监管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特别是公职人员带头以身试法的应从重处罚。要大幅提高破坏环境罚款上限,从根本上约束、规范公民生态行为,教育引导公民不断增强生态意识,提高社会生态文明程度。
3、环境构成物的物权归属应以民利为基础。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水面资源等自然资源是构成环境的主要方面,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在我国这些财产所有权都属于国家或者集体的也就是共有制度,这种所有制在一定时期内使用权与所有权是相分离的,尽管法律明确规定使用人“有管理、保护、合理利用的义务”,但使用人往往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而逃避这种义务。当前西双版纳州存在多种因素影响,致使实际中行为人往往会置社会利益于不顾而追求个人利益。例如,我国为了保护环境而实行的退耕还林政策、封山育林政策、农地天然林保护政策等显然会减少农民的收入,而政府却没有有效的措施去补偿他们的损失。所以,许多地方盗伐、乱伐现象就屡禁不止。但是,如天源石斛开发的林内生态石斛和药材种植必依托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让老百姓从保护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相信人们会从自身的长远利益出发,做到最大的保护。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政府再加以宏观调控,效果应该是非常明显的。
(二)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以提升立法质量为前提
1、立法观念要转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现行法律给以重构。注入现代生态法制理念,确立尊重生态自然的立法精神。将立法重心前移,向“预防优先”倾斜,建立健全清洁生产、源头削减、环境影响评价等一系列环境预防制度,堵塞源头。由环境资源利益的代内公平向代际公平迈进,围绕“人类和生态共同利益”保持而重新建构法律体系。
2、应生态化改造现行立法体系。健全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立法体系的基本方略应是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应对现行立法体系进行生态化的改造。实施法律生态化,最根本的要求是,树立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产品保护两大立法理念。如,按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各地环境容量和资源禀赋的不同,将全州进行主体功能分区,科学制定全州主体功能区规划办法,优化国土开发利用空间格局。树立生态产品保护的立法理念,最重要的就是在法律上确认和保护环境权。环境权直接以环境质量这种生态产品作为客体,以停止环境侵害、恢复环境质量、生态损害赔偿等作为侵权责任形式,有利于直接、彻底地保护环境利益,也有利于更好地保护与环境相关的人身和财产利益。截至目前,世界上已有美国、俄罗斯、韩国、菲律宾、土耳其、刚果等60多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宪法和环境法中确认了环境权。可以说,环境权的法律化已成为世界环境立法的大趋势。
3、为了保证立法的统一性,应加快修改环保法使其成为基本法。从域外经验来看,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制定和实施大量单项环境资源保护法律的基础上,纷纷制定了高位阶的可统领各单项法的环境基本法。譬如,美国于1969年制定了国家环境政策法;我国台湾于2002年制定了环境基本法。我国也急需由全国人大制定一部高位阶的环境保护法基本法,使其能作为母法指导和统领各单项环境资源保护立法,为早日形成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立法体系奠定框架基础。
4、抓紧完善、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全面正确地运用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自治权,通过完善配套法规,解决好西双版纳州生态文明建设科学立法的问题,保障民族区域自治法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要加大对西双版纳州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单行条例制定及原有单行条例修订的工作力度。民族立法工作,必须坚持四项原则。即一是坚持立法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实事求是,既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又注重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到既考虑满足当代社会发展需要,又不影响到后人发展的需求,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三是遵循“下位法不得违背上位法”的原则。这一原则意味着,一旦已经通过的“上位法”正式生效,与“上位法”法律精神、法律原则或者具体规定相违背的“下位法”,必须通过法律程序进行修改甚至废止,以实现法律体系在相关规定上的和谐一致。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的各项自治权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权力,而是受制于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相对权力。立法权是自治权的一种,它的行使只能限定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三)实现生态文明,执法到位是保障
1、要加大司法力量对建设生态文明的保障作用。从当前“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象来看,由于大多数群众的素质不高,污染防治和野生动物的餐储要向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相融合的行政刑法方向发展,将现行大量的行政处罚上升为具有刑事责任性质的处罚。提升法律的威慑性和权威性。此外,还需加强对企业违法责任的惩治力度,提高罚款的上限,增强行政处罚的威慑力。对于检察机关应积极参与其中,建立起以检察院为主体的公益诉讼制度,检察院代表环境公害的受害者提起诉讼。现行环境侵权诉讼是由民法通则规定的,由于环境侵权的受害民众较广,在诉讼中容易出现“搭便车”现象,不利于共同诉讼人的共同求偿,而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能够克服此弊端,并且在当今我国公众法律意识普遍淡薄的情况下实施此举不失为良策。建立健全生态执法、司法保护的组织体系。生态问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复杂性,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运用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为了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国家执法、司法机关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组织处理生态案件。建立环境维权律师援助队伍。以提高生态执法、司法保护的质量。
2、建立起一套规范和约束政府行为的长效管理机制。健全和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规范信息公开的程序,规定违反信息公开的法律责任和救济机制等;健全和完善公众参与环境行政决策的有关制度,尤其是听证制度等;要改革干部考核指标体系,把环境保护目标考核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干部政绩和干部升迁的主要参考指标之一;严格落实生态环境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和完善环境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主体和生态资源破坏主体的处罚力度,严惩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破坏资源环境刑事责任的追究和对环境执法活动的行政监察;应进一步整合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各政党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资源,要完善相关监督机制,健全相关操作性规范,从制度上真正保障监督的力度和方向。
3、健全执法机构,提高执法水平。足够的执法人员是及时主动发现和纠正生态违法案件的前提。长期以来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由于人员严重缺乏,导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长处于被动应对状态,致使事后打击变成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要手段,最终还是以生态环境的破坏的结局收场。为了更有效的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制止于萌芽阶段,加大执法人员的力量提前介入预防是关键。在人员的配备上应避免大量的使用协管员来补充力量,协管员无执法权只是起到协助作用,协管员的执法素养不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执法中的实际问题。应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对无执法权的人员进行全面清理。对省编下发的执法人员不足的问题可参照文山州由地方财政供养的方式来解决。应积极组建三县市森林公安派出所,提高执法的效率,如地方财政不足可扩宽资金的来源途径。同时,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直接决定着法律是否能被准确执行和适用。应该对执法人员进行有关自然资源、环境知识及其他法律知识的培训,增强他们对生态法律保护的责任感,提高他们重视生态保护的自觉性、主动性,提高执法水平。同时,生态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人人有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明确责任主体和职能界限,建立各司其职、互相监督、协调运行的管理机制。结束生态建设“多头治山”、“多龙治水”的局面。
(责任编辑:段丽萍)
0o0Allow0o0Page0o0
建设服务型农村党组织 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何山河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云南 景洪666100)
摘 要: 随着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步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阶段是农村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西双版纳州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成绩显著,但由于合作社发展起步较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已成为“瓶颈”。在深入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加快建设服务型农村党组织,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是实现西双版纳基层党建与农村发展双赢的最佳结合点。
关键词: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社;作用
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西双版纳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传统农业存在三大弊端:其一,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其二,自给自足,生产经营模式老套、老旧,技术难以革新。其三,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随着人口增加,传统农业发展中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的过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其经营模式、技术条件和发展能力,决定它既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又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运作模式。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它以市场为导向、重视生态环保、实行产业化组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体系,已成为农业发展势不可遏的新潮流、新阶段。
我国是一个农业和农民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根本问题。西双版纳全州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占总户籍人口的70%,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事关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庞大的农业人口说明,当前,西双版纳州农业发展仍然处于传统模式主流之下,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西双版纳州提出“生态立州”引领发展的重大战略,而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体系将是必然选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将是实现传统农业迅速转型、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第一章“总则”第二条中,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定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从概念上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另一方面,从服务对象上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西双版纳也在这一机遇下,加快组建合作社,扶持其发展。
二、西双版纳州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成效显著
西双版纳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起步较晚,从2004年在农经部门的指导下开始成立运作。到2006年底,全州在民政、农业等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仅有20家,其中涉及种植业的13家,畜牧业的4家,渔业的2家,农机的1家,农民成员4039人,带动农户848户。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云政发[2005]168号)和《云南省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云财农[2004]139号)精神,2006年,省级财政扶持西双版纳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个,分别是景洪市嘎洒镇蔬菜协会;嘎洒镇曼景罕村甜瓜专业合作社;勐海县打洛镇勐板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勐腊县勐仑镇石乌龟橡胶生产合作社;曼俄冬季蔬菜瓜果合作社。合作社的扶持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
2012年5月15日,《云南日报》刊登《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农民专业合作社促农增收》报导:“如今的勐腊县,像磨憨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这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46个。”2013年1月18日,《和讯新闻》报导《美丽中国:傣族乡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之路》,介绍了勐遮镇曼根村优质稻米产业专业合作社——曼根傣贡。
2013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刊登报导:“西双版纳州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共投入财政资金152万元,扶持1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报导介绍,西双版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收到四大效益:一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区域性发展;二是推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四是推广了农业先进技术。
以上新老数据对比及典型案例的报导,体现了西双版纳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历程和七年之中取得重大成就,成绩斐然,鼓舞人心。但是,还应该看到,西双版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第一,规模小,合作经济组织服务层次较低,服务内容单一,难以抗拒较大的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从而影响了农村产业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二,内部运行机制不够规范。合作组织章程不够规范、制度不健全,缺乏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既影响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也不利于长远发展。第三,发展后劲不足,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很低,支持力度还需要持续加强。
三、以服务型农村党组织建设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步伐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并赋予新的定位。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建设服务型农村党组织,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其核心就是实行服务机制创新,建立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形成一套科学管用,具有当地特色的新时期服务群众的工作方法和运行机制。指导筹建和运作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为农民群众打开市场、收取订单,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无疑是实现服务群众机制创新的良好切入点。
合作经济是一个全球性的概念和实践活动。19世纪初,以欧文、傅立叶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开始进行合作经济的探索,成立了一些生产、生活高度集中统一的合作社,由于脱离实际,都以失败告终。1844年,为了应对零售商的盘剥,英国罗虚代尔镇28名纺织工人组建了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合作社的诞生。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每个人出1英镑股金,同意采购面包等生活必需品,为大家提供服务。到20世纪30年代,罗虚代尔先锋社社员发展到4万多人,创办了屠宰场、加工厂,拥有上百家分店。罗虚代尔先锋社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其章程规定的社员入社、退社自由,管理充分民主,按社员的交易额分配盈余等原则,同时也激发了欧美其他地区劳动者创办合作社的积极性,罗虚代尔原则也被各国合作社所采纳,形成了国际公认的合作社原则。从中可见,专业合作社发育于社会主义理想的大胆尝试,生长于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土壤,成功于劳动者朴素的群众联合,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适应市场竞争、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伟大创造,可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亮点。
西双版纳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实现“生态立州”战略顺利推进,应当进一步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以服务型农村党组织建设为引领,建立“支部+合作社”工作模式,攻坚克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开展党建活动中体现出示范带动效应,既为推动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树立成功典型,又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有益尝试:
一是找到农村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新途径。通过“产业政策共同学习、实用技术共同探讨、特色产业共同带动”,形成支部党员带头组社、带头入社、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良好态势。二是搭建农民党员体现先进性的新平台。建立入社党员帮扶制度,使党员在合作社中动起来、亮起来,使一批党员干部成为致富带头人,使一批符合入党条件的致富带头人加入党组织。三是拓展提升农村党建水平的新思路。“支部+合作社”模式把党的建设融入到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上来,凝聚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形成促进农民增收和提升农村党建水平的双赢局面。
西双版纳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现在已获得了一些经验教训,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和阶段,应坚持发展数量服从于质量,形式服务于内容,坚持重规范、重实际效果。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具体工作中,应注意做到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合作制原则。应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党支部的组织引导核心作用,实施政治上领导、政策上积极争取扶持、行动上予以有力支持,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运营和发展纳入整个新农村建设的范畴之内。要坚决摒弃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指令性、发号施令式的强制方式,要建立在各方面条件相对成熟、农民有意愿要求的基础上,要与农民的需求、与当地的产业发展、与农民群众现阶段的思想观念、文化素质、运作能力等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绝对避免人为的以揠苗助长式去强行推进,真正体现“入社自愿”和“民有、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切实体现“为民服务、务实为民”。
(责任编辑:段丽萍)
0o0Allow0o0Page0o0
对勐海县边境一线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马 宁
(西双版纳州中共勐海县委党校,云南 勐海 666201)
摘 要: 勐海县边境一线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体现边境这个特点,突出基层这个重点,抓住服务这个着力点,努力实现服务常态化、长效化,确保边境民族地区群众安居乐业、守土固边、持续发展。本文对勐海县边境一线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的一些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近年来,勐海县各级党组织,按照“强组织、建阵地、聚人心、固边疆”的要求,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际,积极推动勐海县边境一线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新形势下,勐海县边境一线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打造西双版纳春城,普洱茶第一县,为桥头堡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就必须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深入领会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寻求建设党员管理新途径,服务新办法,搭建基层服务新平台,寻求推动勐海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新路子。
一、勐海县边境一线农村基础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经验
勐海县隶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打洛镇是通往缅甸的重要口岸。全县共有基层党组织1265个,党委19个,党总支110个,党支部1140个;全县人口近33万,党员仅有13212人,仅占全县总人口的24.98%。
勐海县边境一线农村基础服务型党组织经过多年的建设,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更加突出,边境地区各项工作得到有力促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断增强,保障了边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开展。这一切是勐海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长期不懈奋斗的经验总结,需要我们在新的实践中加以深化和拓展。
(一)开展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边民就是一个哨兵的活动。为加强边境一线党员的政治使命感,勐海县边境党支部开展“军警民共建联建团支部”,“爱边、固边共建美好边关”主题实践活动,边境党支部,固边防、树国威,使党的光辉形象永远屹立在边境一线。
(二)制定边境党员管理制度。勐海县针对边境一线党员,制定了《边境一线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边境党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长效机制。例如,为增强基层党员爱边护边的责任感,制定边境一线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增设“国防安全岗”、“禽畜出入境检查岗”、“党员民兵岗”等6类岗位,使边境农村无职党员“有岗有责、有位有为”,增强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另外,在边境党员管理办法中还规定:党员出境到缅甸做小生意,超过一个星期的要向党组织汇报,不断增强党员的国籍意识和国防意识。
(三)促进党务、村务管理的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边境的党支部与时俱进地修改、完善、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求每个党员、村干部带头遵守各项制度,村党支部要号召全体党员、村民,严格遵守各项制度,既要将制度内容挂在墙上,写在纸上,放在心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
二、勐海县边境一线农村基础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认真总结以上经验的同时,我们更要积极探索推进边境地区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好思路、好做法,充分认识加强边疆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继续深入开展边境一线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对全面提高边境地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水平,为巩固边防,繁荣边贸经济,边民安居乐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但从目前来看不容乐观,勐海县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党员结构和整体素质呈现年龄老化、知识老化、作用弱化的倾向。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观念日益更新,农民的价值观趋于多样化。许多中青年党员涌出国门,外出寻找发展机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造成有的村难以找到合适的党员发展对象。特别是一些老、少、边、穷的村寨,能外出的都外出打工了,致使勐海县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难以深入发展。
(二)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仍不明显。在新的形势下,对边境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勐海县有些村的党组织,在实施具体领导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方式方法上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如党支部班子软、懒、散,作风不正,威信不高,没有战斗力和凝聚力,党支部无权威性,领导作用无法发挥,有时村两委班子互相对立,形成两股势力两大派别,如此内耗,使得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削弱。
(三)党组织大多是集体经济空白。大多数边境一线农村集体经济为空白,使得很多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不了,甚至连自身运转的一些必要开支费用都难以保证,严重影响了边境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
三、对勐海县边境一线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要实现勐海县边境一线农村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做好、产业发展抓好、基层党建搞好、群众生活过好的“四好”农村,真正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和群众检验、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笔者有以下思考:
(一)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边境一线的执政基础,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有人认为,党建工作是务虚,是形式主义,可抓可不抓。由此可见,抓党建工作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勐海县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各级党组织书记的本职和主业,“书记抓,抓书记”的核心是抓人,抓人的思想,人抓对了,工作就有进展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实践也证明,凡是发展的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地方,都是党的基层组织力量强、领导班子强、带头人强的地方。
(二)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边境一线的执政基础,我们必须树立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党的基层组织是全党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提高其战斗力,确实推进桥头堡建设,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一要按照政策素质高、群众信得过、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条件配备好书记。二要配强支部班子,加强支部班子建设。三要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把每个党员的特长、优势集中起来,加以分类,真正使党员做到“无职有位,有位有责”。
(三)进一步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在边境一线的执政基础,必须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标准尺度。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边境一线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否真正取得实效的根本标准。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服务群众工作当“家业”,在征求服务需求中,要采取走访调研、民情恳谈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实现“群众想的就是我们做的、我们做的就是群众盼的”。对群众需要服务的事项,要及时做好服务,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在服务评价上,要不断增强群众参与评价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最终以“群众标尺”来衡量服务效果。
(四)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边境一线的执政基础,我们必须提高党员的素质。在新的形势下,首先,我们要紧密结合十八大精神,抓好农村基层党员的培训工作,紧密结合党员的思想和生活,积极帮助党员和群众去化解思想矛盾,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其次,要加强致富能力培训,广泛开展挂钩联系贫困户制度,加大对农村贫困党员的帮扶力度,先富的党员带动贫困党员和群众,形成一富带百富的生动局面。最后,要提高基层党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这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是党的领导与党的当前任务相适应的要求。基层党员更要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的精神,努力掌握农村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兴边富民贡献力量。
(五)进一步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在边境一线的执政基础,必须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一要从政治待遇上着手,让村干部干有所盼。二要从工资待遇上着手,让村干部干有所值。福利待遇可根据村干部的工作年限、职务高低确定。例如,被评为优秀的,每人每年有一定的奖励。三是要从政策扶持上着手,让村干部离有所帮。“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对落选的村干部,要出台一定的扶持政策帮助其安心归隐。预防离任一个村干部,产生一个大刁民的现象,使离任村干部在今后的生活上不忘党,思想上不脱党。
(责任编辑:魏学红)